我 和 我家 附近 的 野 狗 們 繪本

專家導讀

會說故事的圖畫
文/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

這本書是第十屆信誼幼兒文學獎的入選作品,經過編輯的努力,於1997年11月第一次出版,廣受好評與喜愛。就圖畫書的文圖關係和圖像語言來看,它一直是原創作品中極佳的範例之一。

  它的文字很少,除了少數幾頁有成人(父親)角色的發言以外,幾乎每一頁不超過兩句話。文字風格簡明、素樸,沒有花俏的裝飾語或贅字,恰如其分的發出小男孩的 聲音,傳達他的態度和困惑。至於角色(包括人和狗)的塑造、場景氛圍的安排、情節推展的節奏和層次、引人入勝的戲劇張力,全用圖畫來表現。圖畫的風格與文 字風格相稱,只是更大膽並充滿情緒,沒有華麗瑣碎的裝飾圖案,以精準有力的圖像語言完成高明而精彩的圖畫故事。

  書名頁上巨大的黑影,暗 示恐懼的氣氛。故事一開始,整個畫面全是大大小小的野狗,塑造氾濫成災的感覺,設定問題。緊接著連續兩頁誇張的想像畫面,強化問題的嚴重性,「這實在太可 怕了!」這句話既可以視為前一頁文字的延續,也可以指涉野狗和骷髏的圖像,明快的展現文圖的緊密合作。圖像的線條與顏色隨著情節而變化,描繪了野狗從可 怕、可憐到可愛的形象。巧妙的構圖亦隨情節發展,從狗大人小(可怕)、人大狗小(可憐)到人與狗的肢體接觸(可愛),轉換人與狗的強弱消長關係。清晰的邏 輯思考引導讀者從認識問題的表象開始,進而追究問題背後的成因;從人的情緒感覺開始,進而思索人的責任,並落實在「我」的現實行為上。小男孩獨自「想了一 想」的畫面,表現出思考對於這個故事主題的重要意義。

  將近十九年之後,創作者修改了線條肌理,並增添了背景圖和細節。新版的字體改為兒 童手寫字,符合小男孩第一人稱的敘述語氣,也和手繪地圖的感覺一致。父親趕狗的背景塗上顏色,增添沉重無奈的氣氛,加強與前一頁的連續性。捕犬隊的車子左 上方,新增一名抱著狗的女子,與被捕的野狗形成對比。原本空白的車牌有了數字,以「救救我」的諧音表達訴求的訊息。結局的畫面改為向右行進的方向,延展出 更多的想像空間。

  想像空間是圖畫書最迷人之處,讓作品經歷時空考驗而歷久彌新,也是兒童擅長與感興趣的地方。希望這本書繼續讓孩子們享受圖畫書的樂趣。

  作者的話

小時候,怕狗的我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會故意繞開有野狗的路,我曾經被鄰居的大狼狗咬過,那真是太可怕了,其實我到現在都還滿怕狗的!

  19年前畫這本書時,我畫得很快,拿著蠟筆畫得滿臉通紅,有種一氣呵成的快感。改版時,我反覆斟酌,結果花了比當年更多的時間,在畫面中增加了細節和背景,想達到更好的效果和氛圍。

  當年,我希望可以藉圖畫書讓大人小孩都想想野狗的問題,可是隔了多年,現在台灣仍有各種流浪動物問題。我自己現在有了三個孩子,遇到小狗可愛的模樣,我跟孩 子都會覺得心動,但我們會先一起討論「可以養牠嗎」這個課題,養狗要付出很多的心力,狗的壽命又比人類短,主人還要面對分離的痛苦等等。我的初衷還是一 樣,希望父母藉這本書讓小朋友知道,狗也是一個生命,所以決定要養狗之前,一定要仔細的考慮清楚。

專家導讀

會說故事的圖畫

這本書是第十屆信誼幼兒文學獎的入選作品,經過編輯的努力,於1997年11月第一次出版,廣受好評與喜愛。就圖畫書的文圖關係和圖像語言來看,它一直是原創作品中極佳的範例之一。

它的文字很少,除了少數幾頁有成人(父親)角色的發言以外,幾乎每一頁不超過兩句話。文字風格簡明、素樸,沒有花俏的裝飾語或贅字,恰如其分的發出小男孩的聲音,傳達他的態度和困惑。至於角色(包括人和狗)的塑造、場景氛圍的安排、情節推展的節奏和層次、引人入勝的戲劇張力,全用圖畫來表現。圖畫的風格與文字風格相稱,只是更大膽並充滿情緒,沒有華麗瑣碎的裝飾圖案,以精準有力的圖像語言完成高明而精彩的圖畫故事。

書名頁上巨大的黑影,暗示恐懼的氣氛。故事一開始,整個畫面全是大大小小的流浪狗,塑造氾濫成災的感覺,設定問題。緊接著連續兩頁誇張的想像畫面,強化問題的嚴重性,「這實在太可怕了!」這句話既可以視為前一頁文字的延續,也可以指涉流浪狗和骷髏的圖像,明快的展現文圖的緊密合作。圖像的線條與顏色隨著情節而變化,描繪了流浪狗從可怕、可憐到可愛的形象。巧妙的構圖亦隨情節發展,從狗大人小(可怕)、人大狗小(可憐)到人與狗的肢體接觸(可愛),轉換人與狗的強弱消長關係。清晰的邏輯思考引導讀者從認識問題的表象開始,進而追究問題背後的成因;從人的情緒感覺開始,進而思索人的責任,並落實在「我」的現實行為上。小男孩獨自「想了一想」的畫面,表現出思考對於這個故事主題的重要意義。

將近十九年之後,創作者修改了線條肌理,並增添了背景圖和細節。新版的字體改為兒童手寫字,符合小男孩第一人稱的敘述語氣,也和手繪地圖的感覺一致。父親趕狗的背景塗上顏色,增添沉重無奈的氣氛,加強與前一頁的連續性。捕犬隊的車子左上方,新增一名抱著狗的女子,與被捕的流浪狗形成對比。原本空白的車牌有了數字,以「救救我」的諧音表達訴求的訊息。結局的畫面改為向右行進的方向,延展出更多的想像空間。

想像空間是圖畫書最迷人之處,讓作品經歷時空考驗而歷久彌新,也是兒童擅長與感興趣的地方。希望這本書繼續讓孩子們享受圖畫書的樂趣。

作者的話

小時候,怕狗的我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會故意繞開有流浪狗的路,我曾經被鄰居的大狼狗咬過,那真是太可怕了,其實我到現在都還滿怕狗的!

19年前畫這本書時,我畫得很快,拿著蠟筆畫得滿臉通紅,有種一氣呵成的快感。改版時,我反覆斟酌,結果花了比當年更多的時間,在畫面中增加了細節和背景,想達到更好的效果和氛圍。

當年,我希望可以藉圖畫書讓大人小孩都想想流浪狗的問題,可是隔了多年,現在台灣仍有各種流浪動物問題。我自己現在有了三個孩子,遇到小狗可愛的模樣,我跟孩子都會覺得心動,但我們會先一起討論「可以養牠嗎」這個課題,養狗要付出很多的心力,狗的壽命又比人類短,主人還要面對分離的痛苦等等。我的初衷還是一樣,希望父母藉這本書讓小朋友知道,狗也是一個生命,所以決定要養狗之前,一定要仔細的考慮清楚。

書籍簡介:

本書取材自現代大街小巷常見的「野狗」,很能引發幼兒們閱讀的興趣。
作者在表現上,不但對狗與人的造形有很敏銳的觀察,在色彩方面更是活用了蠟筆的質地柔軟效果,表現出「塊面」與線條之美。

色彩的運用也活用了白、灰、黑、藍灰等等中間色調,畫出極度明快又和諧的色感效果來。
作者充分運用大塊面塗擦,且線條流暢,留白的背景處理得宜,創造出有生活味又具童趣的插畫來。
就內容而言,「裝作是一棵樹以避免被狗咬」,以及畫一地圖表明要「找一條沒有狗的路」,都是神來之筆,很有創意。曾獲第十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類入圍作品。

獲獎紀錄:

小太陽獎(已停辦)-第三屆小太陽獎-個人獎-最佳插圖獎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已停辦)-1997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讀物類-0

圖書館借閱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台中市立圖書館
  • 台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國立臺灣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
  • 花蓮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澎湖縣公共圖書館
  • 金門縣文化局圖書館

话说那天在图书馆走运,除了成功借阅《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也斩获赖马另一作品《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们》。

书中的主角因为怕被家狗狂吠、被野狗狂追,宁可走远路绕道避开危险地带。作者画的那张绕道图很有趣,共读时还充当迷宫玩了几回。虽然怕狗,但从不会想要伤害它们。看到小腿短短,身体胖嘟嘟,可爱到不行的小狗,还想抱回家养。这个情景大家应该很熟悉,可能曾经发生在儿时的我们,或许最近孩子也跟你要求养小狗小猫。你怎么回应孩子?立即给他选一只可爱的宠物带回家,还是一口拒绝呢?

赖马以自己从小与狗狗接触的经验作灵感,以一贯幽默作风,创作了这部绘本。 但是,作者这次明显有比较严肃的讯息想要转达:除了制造一张决策树(Decision Tree)让孩子家长作出各种考量,以决定自己是否适合养狗以外,他也提供关于狗狗的常识以及台湾流浪狗的统计数字。台湾普遍上保护动物意识比马来西亚高,即便如此,弃养和人道毁灭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回头看看马来西亚的狗狗,被弃养被虐打虐杀,加上宗教因素,命运更是坎坷几倍。

多妈小时候虽怕狗,但身边总不乏狗狗的存在。为了看管杂货店,爸爸曾经抱了几条狗狗回来养,所以赖马描述的情景我有很深的体会。结婚以后,狗狗就成为我们一家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几乎就是我的孩子,管吃管喝管屎管尿管看病管玩管洗澡,狗狗即使被骂被揍,它们永远殷切地等待我回家,用那萌爆表的眼神看着我训话。因此,我很难谅解弃养狗狗的主人,更无法接受虐杀狗狗的残暴行径。

希望这样的绘本能教育孩子和父母,在决定养狗前三思,更希望大家对狗狗多一份了解与认识,不要蓄意伤害无法为自己发声的流浪狗。

作者: 文/图:赖马 出版社: 信谊基金出版社 出版年: 1997年11月 页数: 36 适合共读年龄:5 - 8岁

注:图书馆馆藏内的这本已经绝版,以下提供最新版本的资料(书名和封面都有更动),供想要直接购买的家长参考。

《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 作者: 赖马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出版年: 2018-3-1

多妈是个住在吉隆坡的全职妈妈,有个儿子,多多。多妈喜欢搜罗中文幼儿绘本,从多多两岁开始与多爸一起进行亲子共读,并相信学习中文可以更愉快。

更多关于亲子共读经验分享、中英巫幼儿绘本分享与幼儿中文教育,请浏览://wereadtoourkids.wordpress.com/   或关注//www.facebook.com/wereadtoourkid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