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型 思 觉 失调 症

違規偵測!! 您的 URL 存取請求已被拒絕... Violation Detected!! Your requested URL was rejected...

我們發現您存取網頁的方式為惡意請求,並違反了網頁安全原則,請您檢視請求是否合乎規範。

您的事件號碼為: 8349485979303217353

返回上一頁

Your request is suspicious and blocked by our web security policy. If you believe it is legitimate, please contact us and provide the following support ID.

Your event ID: 8349485979303217353

Go Back

精神病疾患(Psychotic Disorder)或稱精神病,指個人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導致適應生活的能力發生障礙,患者也可能脫離現實,分不清楚現實和幻覺。

精神病疾患是長久以來最受汙名化和歧視的心理疾病,加上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媒體的報導以「恐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異常」這樣嚴重且偏頗的用詞,加深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恐懼,除了對精神病患的歧視,也造成許多人因為不願背上「精神病」的罪名而拒絕就醫。但是,多數人對於精神病的恐懼,其實有一部分是來自對疾病的不了解。

《Hello醫師》為你介紹精神病疾患的定義、成因、症狀與治療方式,以及帶您認識何謂思覺失調症。

精神病疾患定義

國內精神衛生法給予精神疾病的定義為:指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致其適應生活之功能發生障礙,需給予醫療及照顧之疾病;其範圍包括精神病、精神官能症、酒癮、藥癮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精神疾病,但不包括反社會人格違常者。

精神疾病的症狀表現繁多,一般而言可藉由以下5個層面評估是否罹患精神疾病:

(總是打不起精神?認識「行屍症候群」:精神萎靡恐自殘!行屍症候群3個真相)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

精神障礙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舊稱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腦內不同區域的腦神經功能失調,產生出思想和感知錯亂,並衍生出語言和行為的異常及情緒的顯著轉變。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資料顯示出思覺失調症的成因為何,不過醫學界相信,基因、腦內物質(多巴胺和穀氨酸能)和環境等,都有可能造成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分成正性和負性,正性症狀包含妄想、幻覺、解構語言、行為紊亂等;負性則包含對周遭事物不關心、與人相處不自在、無法專心、沒有任何感覺、想法或動力等。

思覺失調症需要接受長期治療,包含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有時甚至需要住院,其中以藥物治療作為基礎,多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藥(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簡稱 SGAs)為主。(想過找醫生談談嗎?認識談話治療:傾聽與表達:談話治療的 5 種心理療法)

情感性思覺失調症

情感性思覺失調症(Schizoaffective disorder),包含了一部分思覺失調症的症狀,例如妄想和幻覺,但同時又有情感疾患(Mood Disorder)的症狀,如重鬱或狂躁。也因此,情感性思覺失調症又分成兩種型態

  • 雙極型(Bipolar type):狂躁症(Mania)會偶爾發作,但大部分是重鬱時期。
  • 重鬱型(Depressive type):只包含偶爾發作的重鬱時期。

不過,在 DSM-5 中有提到,躁狂發作或重鬱發作,必須曾經與思覺失調症的特徵症狀同時出現,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必須曾經單獨自出現至少兩週,並且全部罹病時期,必須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有明顯的情感發作,符合以上條件才會判定是情感性精神分裂疾患,否則還是歸類在思覺失調症底下。此外,情感性思覺失調症還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說話顛三倒四,失去溝通、說話的能力。
  • 不尋常或奇怪的行為舉止。
  • 有些憂鬱症(Depression)的症狀,例如感到空虛、傷心,或覺得自己沒用。
  • 狂躁發作的期間,會因為體力、精神太好而好幾天不睡覺,行為也失常或逾矩。
  • 工作、學業和社交功能失常。
  • 自我的生活管理有困難,包含個人整潔或是儀容打扮。

患有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多半需搭配藥物、心理治療和技能訓練,三管齊下才能更有效治療,不過因為症狀不同、嚴重程度也不一,治療方式當然也不同,如果藥物和心理治療沒有顯著效果,有的醫師可能會採用電痙攣療法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 ECT)等物理治療的方式治療。

類思覺失調症

類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是一種短期的思覺失調症,發作期約長達1~6左右。根據APA的資料,類思覺失調症多半在18~24歲時發作,男女發作的機率各為一半,不過約有1/3的患者會發展成思覺失調症,也有一些患者發展出憂鬱症,所以罹患類思覺失調症自殺的風險也高。

類思覺失調症會扭曲患者的思考、行為、情感表達和現實感知,也可能會出現妄想、幻覺、解構語言、混亂或緊張的行為和負性症狀等類似思覺失調症的症狀。目前較適合治療類思覺失調症的方法多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藥(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簡稱 SGAs)為主。

(本篇文章還未結束唷!繼續閱讀 「精神病有哪些種類?壓力也會導致精神病?認識精神病疾患(中)」)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