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英语:cost-benefit analysis,简称CBA)是一种评估替代方案优缺点的系统方法,用于确定提供实现收益的最佳方法同时保持节约的选项。例如,在交易、活动和功能性业务需求中。[1] CBA 可用于比较完成或潜在的行动过程。还根据决策、项目或政策的成本估计(或评估)价值。它通常用于商业交易、商业或政策决策(特别是公共政策)和项目投资。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制定法规或取消法规之前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2]

CBA 有两个主要应用:[3]

  1. 确定一项投资(或决策)是否合理,确定其收益是否超过成本,以及超过金额之估计。
  2. 为比较投资(或决策)提供基础,将每个选项的总预期成本与其总预期收益进行比较。

CBA 中的收益和成本以货币形式表示,并根据货币随时间变化的价值进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收益和成本的流动都以其净现值表示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无论它们是否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其他相关技术包括成本效用分析、风险收益分析(英语:Risk–benefit analysis)、经济影响分析(英语:Economic impact analysis,缩写作EIA)、财政影响分析和社会投资回报 (英语: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缩写作SROI) 分析。

组织经常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给定政策的可取性。它是对收益和成本的预期平衡的分析,包括对任何替代方案和现状的说明。相对于其他替代方案,CBA 有助于预测一项政策的收益是否超过其成本(以及超过多少)。这允许根据成本收益比对替代政策进行排序。[4] 一般来说,准确的成本收益分析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确定了增加福利的选择。假设 CBA 准确,通过实施成本效益比最低的替代方案来改变现状可以提高帕累托效率。[5] 尽管 CBA 可以提供最佳替代方案的明智估计,但很难对所有当前和未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完美评估;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完美没有得到保证。[6]

成本收益分析的价值取决于个别成本和收益估计的准确性。比较研究表明,这样的估计通常是有缺陷的,阻碍了帕累托和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提高。[7] 利益团体可能会试图在分析中包括(或排除)重大成本以影响其结果。[8]

成本效益分析过程示例[编辑]

运用经济学概念来做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大致如下[9]:

  1. 搜集相关数据,例如这间公司手头上的财政资源和每一个方案的成本等[10];
  2. 按照数据同经济学理论(以及别的相关的知识),列出每一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3. 按照数据同经济学理论(以及别的相关的知识),估计每一个优点会造成的得益和每一个缺点会造成的损失,得益和损失要用某些数位量度,在实际应用上,得失大多是用钱来量度的;
  4. 按照汇整后的资讯,估计每一个方案的投资报酬率 ( return on investment;ROI,指纯利和成本所成的比例);
  5. 选择对自己最有利(投资报酬率最高)的方案。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现在有一间工厂的老板,他在想要不要购买机器人回来协助生产(方案 ) 。按照他对机器人学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知识,他知道每部机器人可以生产相当于5个人类工人的成品,并且依此作出以下的分析(搜集数据,再按照数据和相关知识,估算每个方案的得失):如这间工厂目前有20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工资是20,000元一个月,所以每个月这间工厂需要花费400,000元用于雇用工人,而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或者工资上涨等现象的话,这间工厂在未来10年要使用大约48,000,000元来雇用工人(方案1的得失);相比之下, 如果这间工厂要全面自动化,就要买4部机器人,买一部机器人要花1,000,000元,这个价钱包括了维修的费用,而且用机器人的话,这间工厂要请个机器人专家帮忙,而机器人专家每个月的工资是50,000元,请他请足10年就要花6,000,000元,所以把这间工厂全面自动化的成本= 4,000,000元+ 6,000,000元= 10,000,000元(方案2的得失)。假如全面自动化和用工人所得的营业额一样的话,对一个老板来说,他会比较有诱因选择全面自动化(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11]。

功能说明

“成本分析”功能,可以支持多维度查看资源成本的趋势(最大支持12个月),查看全面的成本组成结构,进行未来成本的预测等,并可将一组筛选后的数据及对应条件保存为报告,便于快捷查看。

操作说明

如果您拥有多个账号,可以先通过企业财务功能将涉及的所有账号建立关联,然后登录“用户中心”,进入“成本管理 - 成本分析”,实现登录主账号查看全部或部分财务关联账号数据的效果。

说明

  1. 成本分析数据延迟一天更新。

  2. 预测费用是根据用户的历史后付费费用估算的,因此仅预测后付费费用变化,可能与预测时段内的实际费用不同,预测数据仅供参考,最大支持90天的预测(详见费用预测)。

查看费用趋势

在费用趋势板块,可查看多类维度下的费用变化趋势。

  1. 分类维度:支持根据产品、产品明细、财务单元等多个维度查看费用变化趋势。

    • 实例标签:用户必须选定具体的标签值,系统提供对应标签的费用趋势。

    • 实例ID:用户最多可以选择10个实例进行趋势分析。

  2. 查看费用:可查看官网原价或账单应付金额。

  3. 时间粒度:支持按小时、天、月等不同粒度,查看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数据。

    • 按实例查看数据时,支持最多查看14天数据。

    • 按小时查看数据时,支持最多查看14天数据。

  4. 图形类型:支持堆叠柱状图、折线图、条形图。

  5. 筛选条件:用户可针对多个维度,筛选并展示出更明细的费用趋势;筛选条件默认为包含全部,用户可自定义选择包括或排除某项数据;选择应用筛选条件后,费用趋势图内的数据,将仅包含用户所选择的筛选条件内容。

  6. 数据表:用户可预览或导出所选范围内的数据。其中“总成本”是所选消费金额的求合数据,用户可省去自己加工计算的过程。

    说明

    在可视化图表上,每个时间粒度图形内,仅显示TOP10的项目,剩余金额汇总为“其它”;在导出的数据中可查看全部分类明细。

报告管理

成本 分析
在查看费用趋势图表时,用户可将当前所选择的一系列筛选条件,保存为一个报告,并为报告命名。

用户可以在“报告管理”页面,查看已保存的全部成本分析报告,及每个报告对应的筛选条件;点击查看,即可快捷访问该报告对应的费用趋势图。

费用预测

成本 分析

用户可在费用趋势图表的日历控件内,选择查看一定日期范围的总费用预测(最多90天)。

说明

  1. 预测费用是根据用户的历史后付费费用估算的,因此仅预测后付费费用变化,可能与预测时段内的实际费用不同,预测数据仅供参考;

  2. 用户的消费历史需满足大于60天,日均消费金额大于1元;

  3. 开通成本分析24小时后,可查看预测费用;

  4. 仅支持总后付费费用的预测,不支持详细类别费用的预测。

  成本分析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控制实际成本的支出,揭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对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第二,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正确地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第三,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成本分析还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正确选定适应新情况的最合适的成本水平。

  成本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对比分析法,连锁替代法,相关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的数据的对比,来揭露矛盾的一种方法,成本指标的对比,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

  比较形式

  (1)绝对数比较,如上年产品单位成本10元,本年产品单位成本为9.5元;

  (2)增减数比较,如本年成本比上年降低0.5元;

  (3)指数比较,如本年成本比上年降低5%。

  连锁替代法

  也称连锁置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确定引起某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适用范围: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某一指标的情况下,可应用这一方法来计算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影响程度。

  计算方法

  (1)在计算某一因素对一个经济指标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个因素在变动而其它因素不变;

  (2)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替代计算;

  (3)把这个指标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确定该因素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计算原理

  设某一经济指标A是由x, y, z三个因素组成。其计划指标A0是由x0, y0, z0三个因素相乘的结果;实际指标A1-是由x1, y1, z1三个因素相乘的结果:

  A0=x0·y0·z0

  A1=x1·y1·z1

  其计划与实际的差异(V)为:

  V=A1-A0

  在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指标影响时,首先,确定三个因素替代的顺序依次为x, y, z;其次,假定其它两个因素y, z不变,先计算第一个因素x变动对指标的影响;然后,在第一个因素已变的基础上,计算第二个因素y变动的影响;依此类推,直到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都计算出来为止。用公式表示:

  第一个因素变动的影响(V1)计算如下:

  A0= x0·y0·z0 (1)

  A2=x1·y0·z0 (2)

  V1=(2)-(1)=A2-A0

  上述计算,也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出V1来。

  V1=(x1--x0)y0z0

  第二个因素变动的影响(V2)计算如下:

  A3= x1·y1·z0 (3)

  V2=(3)-(2)=A3-A2

  第三个因素变动的影响(V3)计算如下:

  A1= x1·y1·z1 (4)

  V3=(4)-(3)=A1-A3

  将各因素变动的影响加以综合,其结果应与实际脱离计划的总差异相等:

  V=V1+V2+V3

  相关分析法

  企业的各种经济指标,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一个指标变了,就会影响到其他经济指标。例如:生产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成本的相应变化,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找出有关经济指标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即为相关分析法。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其包括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

  成本的事前分析是指在成本未形成之前所进行的成本预测。进行事前成本分析,可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有可靠的目标。

  成本的事中分析是指对正在执行的成本计划的结果所进行的分析。事中分析主要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防止实际成本超过目标成本的范围。

  成本的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实际执行的结果所作的分析。事后分析主要是对成本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成本降低的经验,以利于下一期的成本控制活动的开展。

  1、正确计算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计算产生的差异;

  2、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3、正确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4、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

  1、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4、事后分析与事前、事中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及其各个成本项目的变动情况,查明单位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单位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

  单位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是根据“产品单位成本表”上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首先分析单位成本实际数与基准数的差异,确定单位成本是升高还是降低了,升降幅度是多少;然后再按成本项目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每个项目的升降情况;最后,可针对某些主要项目的升降情况,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查明引起项目成本升降的原因。

什么是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控制实际成本的支出,揭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如何做成本分析?

成本会计如何做成本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对比分析法 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的数据的对比,来揭露矛盾的一种方法,成本指标的对比,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 ... .
因素分析法 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