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打白蛋白?

答:皮革癌是因為胃癌細胞惡性度較高,廣泛地分佈在胃黏膜及黏膜下組織造成胃部硬化有如皮革的現象,這種型態的胃癌很容易轉移且因為胃的蠕動及吸收差,造成進食及營養不足,嘔吐的症狀就會很明顯,若要進行化學治療,身體的基本狀況要夠好才能承受,因此多補充營養增進體力之後才有接受化療的希望。

白蛋白是肝臟製造的一種蛋白質,它主要存在於人體的血清中,並不是營養劑,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血管的滲透性,因此血清中白蛋白不足,血管內的滲透壓降低就會造成身體水腫,在肝臟不好黃疸的病人,白蛋白另外有吸附肝毒素的功能,在營養不足的病人身上,因為肝臟製造蛋白質的原料不夠,血清中的白蛋白就會降低。

白蛋白(Albumin)對重症病人很重要,必要時要自費注射才能救命!!! (文:王明純)

很高興告訴您, 9/21日因為敗血性休克,進入加護病房的92歲家母已經康復,並於10/17返家繼續靜養。

9/21急診轉加護病房以來,承蒙許多朋友的關心與祈禱,家母終於能康復回家。昨天(10/20)我問她,家裡好還是醫院好,她說當然家裡好目前, 家母在家不用氧氣筒、導尿管與鼻胃管。頭腦清醒,睡眠好,吃得飽,體溫在37.2(+/-0.5) 之間。還是有輕微感染,因此繼續服用抗生素(Amoxicillin)控制。 

這次家母能夠康復,除了要感謝眾多好友的祝福與祈禱之外, 也要感謝國軍松山醫院的醫師與護理師們的愛心與用心治療。其中最令我感謝的是急診室的內科洪俊斌醫師與普通病房的王美珍護理長,以及腎臟科親切又仔細的張春偉醫師(經我要求,10/8日更換的主治醫師)。他們三人都對家母關懷備至,見到我就關心的問我母親的近況。 

在此,我要與您分享白蛋白(Albumin)的重要性,以及家母總共注射16瓶白蛋白之後的濃度變化。 還有,感染科主治醫師輕忽重症病患白蛋白過低的問題,沒有主動追蹤,也沒有告知家屬其濃度變化的嚴重問題。
 

家母入院時因為尿道感染,嚴重尿蛋白(+++),造成白蛋白僅1.38 (標準3.5-4.5),健保給付標準是2.5以下。在加護病房四天打了四瓶,9/25離開加護病房後,感染科的紀醫師即停止注射它我問他是否有追蹤新的濃度,他說沒有,並說健保只能給付3瓶(???),如果我們要再注射就要自費。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我不問、不要求,家母可能因此陷入白蛋白過低,嚴重水腫而病危去世。幸好我問了,並堅持自費繼續施打並簽了同意書。總共注射了16瓶 BAXTER BUMINATE 25%,Albumin  (Human), 25%Solution,結果白蛋白濃度變化如下: 

日期         9/21  9/26   10/2   10/11   標準

白蛋白    1.38   1.99    2.54    3.39    3.5~4.5gm/dL . (健保給付標準 2.5  以下)

總計施打  0        5         10        16      (健保給付四瓶,自費12瓶,每瓶台幣1350)
 

原本嚴重積水的心臟膜、肋骨膜及兩邊腎臟隨著白蛋白的提升, 9/27再做超音波檢驗時,已消退一些,但是心臟背後、肋骨膜及左腎還是有積水。9/27感染科醫師早上巡病房時,告訴我家母心臟包膜"積水混濁"是腸球菌嚴重感染造成,若是白蛋白造成,積水是清澈的。9/27下午臟科曾主任與放射科鄭醫師分別做超音波檢查時,我都在旁仔細觀查,並詢問他們實際狀況。 他們都說超音波無法看出心臟包膜積水是混濁或清澈,並肯定主要是白蛋白低下造成積水而不是細菌感染。只要白蛋白持續提升, 心臟積水就會愈來愈少曾醫師並告訴我家母的心臟功能良好,除了部分積水,沒有其他問題。他的觀察和判斷與我的推測吻合,而堅持自費並持續注射白蛋白對於家母的復原是極其重要的關鍵。 否則,家母可能因為持續尿蛋白造成白蛋白濃度過低,全身與心臟水腫,最後器官衰竭,病死醫院,卻被感染科的醫師,歸因於嚴重細菌感染造成。

白蛋白負責體內水分與電解質的平衡,並運送養分與藥物到組織裡。國外已經將白蛋白濃度作為生命跡象的重要指標。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外科年報,綜合1998年以來,90個有效研究291,433病例的研究報告:(2015.8.8補充。)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nnals of Surgery 
Hypoalbuminemia in Acute Illness: Is There a Rationale for Intervention?  為什麼重症病人白蛋白低下需要介入治療(補充白蛋白)?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514323/ 

摘要重點如下: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90 studies was 291,433 and the median number of patients per study was 281 (range 32–54,215). Forty-nine of the studies, with 200,413 patients, representing 69% of the total patient population, were published since 1998.

研究結果,肯定白蛋白對於死亡率,併發症發生率,ICU住院天期等都有直接的關係。

Thus, the odds of death were increased by 137% with each 10-g/L decline in serum albumin, and the effec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bumin 每降10-g/L(例如3.0gm/dL 降到2.0gm/dL ), 死亡率增加137%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89% increase in odds of compl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10-g/L reduction in serum albumin.  

Albumin每降低10g/L,(例如3.0gm/dL 降到2.0gm/dL ), 併發症發生率明顯增加89%。


Hypoalbuminemia was significantly predictive of mortality in all strata.

從所有不同層面的實驗得知,白蛋白低下是預測死亡的有效指標。

We found hypoalbuminemia to be a powerful, reproducible, dose-dependen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oor outcome in the acutely ill. This association was striking both for its consistency and pervasiveness. 我們發現,針對重症病患治療結果不佳,低白蛋白症是

影響力很大,可重複測試,與劇量相關,獨立的危險因子。這個關聯的一致性與普遍性大得令人驚訝。Hypoalbuminemia was a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rolongation in both ICU and hospital stay. 低白蛋白症是加護病房與一般住院天數延長的獨立又重要的指標。

反觀國內,健保局為了節省昂貴藥費支出(一瓶台幣1,350),立下嚴格規定,造成許多醫師怕麻煩,不願填寫健保申請書,更怕被健保局退件,醫院受重罰(藥費100倍???),因此常常不願主動為病患追蹤白蛋白的濃度變化並告知病人家屬加以補充,因而造成許多病患病情急速惡化而冤枉病死。主要原因是白蛋白太低,造成全身及心臟水腫,無法運送養分與藥物到全身器官組織,造成器官衰竭而病亡。

健保局「藥品給付規定」修正規定(104111日生效, 比96年舊規定放寬許多。)

4血液治療藥物 Hematological drugs

(104111日生效)

//www.nhi.gov.tw/Resource/bulletin/5953_1040036407-1.pdf


民國104年健保局對於Albumin的使用新規定 

比民國96年舊規定,放寬許多。 

以下是96年的舊規定,已經被取代。

//www.nhi.gov.tw/Resource/bulletin/1846_W0960000040-A03.pdf



以下醫師使用Albumin的106年規定的申請書。



請大家多注意重症病人的白蛋白濃度, 主動詢問醫師,持續追蹤白蛋白濃度, 必要時一定要自費將它補足到2.8(老人) 或 3.0(年輕人)以上。才能讓病人恢復元氣,早日康復!!!

祝福大家闔家平安,健康愉快!!!
 

王明純 筆 2013.10.21

東海大學生物系14屆,1972年畢業

************************

 以下是我的相關報導: 

1. 有一些罕見疾病並不適合補充白蛋白,請參閱以下報導:

201508081931把白蛋白Albumin 當“補品” 濫用帶來更大風險 (王明純分享)

2. 王明純: 為什麼重症病人白蛋白低下需要補充白蛋白? Hypoalbuminemia in Acute Illness: Is There a Rationale for Intervention?

(繼續閱讀)   

3.  王明純與馬偕醫院 施壽全院長討論『低白蛋白重症病人』的醫療問題

(繼續閱讀)

4. 王明純: 92歲媽媽急診轉加護病房過程與省思

//blog.xuite.net/linmark.alumni/blog/122141207

5. 避免誤診,重大疾病一定要徵詢多位醫師以求自保 (文: 王明純)

(繼續閱讀)

6. 檢討家母在普通病房的醫療問題與進展      文:  王明純

(繼續閱讀)

7.  王明純: 寫給主治大夫,家母血色素急速下降 可能是注射抗生素 Sintrix造成溶血性貧血

(繼續閱讀)

8.  媽媽脫離加護病房,後續治療報導  文: 王明純 2013.09.28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