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要 做 一個 不動 聲色 的 大人 了

Facebook

電子郵件地址或手機號碼 密碼

忘記帳號?

建立新帳號

你暫時遭到封鎖

看來你過度使用了這項功能。你已被暫時停用此功能。

  • 中文(台灣)
  • English (U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Français (France)
  • Bahasa Indonesia
  • Polski
  • Español
  • Português (Brasil)
  • Deutsch
  • Italiano

  • 註冊
  • 登入
  • Messenger
  • Facebook Lite
  • Watch
  • 地標
  • 遊戲
  • Marketplace
  • Facebook Pay
  • Oculus
  • Portal
  • Instagram
  • Bulletin
  • 本地
  • 募款活動
  • 服務
  • 投票資訊中心
  • 社團
  • 關於
  • 刊登廣告
  • 建立粉絲專頁
  • 開發人員
  • 工作機會
  • 隱私政策
  • Cookie
  • Ad Choices
  • 使用條款
  • 使用說明
  • 聯絡人上傳和非用戶
  • 設定
  • 活動紀錄

Meta © 2022

凌晨過後,社群總有一群心碎俱樂部的成員準時出沒,夜深了,人的寂寞就加倍,總想哀嚎幾聲,於是,你有酒,我有故事的戲碼都爭相上演。

三年不見的朋友又「失戀了。」,從大學同學的字字傾訴,你也知道他正在煩心工作,以前你會給幾句安慰,漸漸你連安慰都詞窮,其實你也曾經這樣,只要發生各種大小倒霉事,就得到 FB 分享,直到有一天,你不再讓情緒輕易昭告天下。

成熟,是要學著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

不久前,某位朋友遇到傷心事,他連續數天,一天數則,以寫文緬懷、分享照片的方式,重複講同個人、同件事,一開始,多數朋友都會回覆他,但漸漸地,回應他的人越來越少,這齣「我難過」的戲碼,最後我只想幫他配樂 5566 的神曲一起上演。

接著,我也不禁做了次回想:「Wow..在 Fb 這麼多不熟的人面前大肆宣揚情緒,有多久沒有做過了?」

村上春樹的《舞!舞!舞!》著作中,有一段話寫著:「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以前我也很情緒化,隨著歷練越多,我開始不再將很多事情看這麼重,並懂得去調適心情,收斂情緒,不再一不開心或生氣,就要矯情的鬧到整個社群都知道。

成人的難過選擇自行消化

最後「僅限自己可見。」

長大後,我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喜怒哀樂都要表現出來,反而很習慣去裝作無所謂,裝到後來,也不知道自己是真的不在意還是沒關係,當面對一切不如意,漸漸已經練就高超的無喜、無悲、不動聲色的本事。

難道成為成人後,就非得要這麼沒心沒肺嗎?其實並不是,當成年人感覺到「難過」時,都是真的好難受,內心快要崩解了,但是難過的表達是種選擇,成人的難受,經常習慣自行消化掉,最後「僅限自己可見。」

只要一不順心,就鬧脾氣,跟別人產生爭執,整個世界就隨之崩垮,這都是還不成熟的小孩才會做的事,就像我的姪女曾經在家大哭大鬧,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跟朋友吵架了,小孩子的哭泣是本能,但作為成年人,最基本的,是要學著控制情緒。

於是,從學生到成為一名職場老鳥,這些年下來,你練就成為不動聲色的大人,你明白那些密密麻麻的難受,不需要強迫別人跟著承擔,怕麻煩朋友跟家人、也不想得到同事的過度關心,後來的你,不管是要大哭還是大鬧一場,甚至要滿嘴粗口宣洩,都選擇安靜地發洩。

在夜晚,輕輕關上房門,用幾首快歌作為掩飾,痛快大哭一場,將隱忍許久的情緒像轉開的水龍頭盡情宣洩,頂多,最多,也只打擾最親密的人,而不是連半生不熟的朋友都拖下水,因為你很清楚,沒有人有義務得為你的情緒分憂解勞。

誰的生活沒有故事,大家都不容易,只是有的人學會慢慢控制,有的人則還不願放過自己。

Cover/ Photo all:《北京女子圖鑑》

 Art Design: Alice

累積了很多 LIKECOIN 不曉得怎麼用?我想拿出一部份來懸賞好了XD

我自己拿出 1500 LIKECOIN+本篇讚賞數,提供給出示證據的朋友~

總之呢,希望可以找出一段在網路上已經流傳超過十年的句子,出處標示為村上春樹的《舞舞舞》

原文如下: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但是,從來沒有人可以明確地指出這一段出自《舞舞舞》的第幾頁!

當提出質疑時,立刻有人說是出自《海邊的卡夫卡》或《挪威的森林》......

作為村上春樹迷,實在完全不能理解,這種文字怎麼可能出自村上春樹呢?

經過個人一番追查,這段文字目前最早可考的網路文章是 2009 經典說說的一篇,

但當時並未標示出於村上春樹。

再來,將這段話塞給村上春樹的是 2011-10-15 名言通的紀錄:

其實在這篇底下,就已戰得亂七八糟的,有人說肯定是出自《舞舞舞》

有人說根本沒有在《舞舞舞》中看到過。

也有人說是出自林少華翻譯的早期譯本《青春的舞步》

還有說是安妮寶貝的心得、卓越泡沫改寫的,甚至有一說是幾米寫的

總之呢,這十年來,出處也眾說紛紜!

始終沒有得出一個第三方可驗證的答案!

所以,本篇想要集結 MATTERS,台港中各地網友的力量

看能不能集結眾人之力,找出這段話的確實出處。

懸賞金發送標準:(二擇一發送)

1、提供比 「經典說說」2009-12 更早之前的網頁截圖,含內文與日期、附網址。

2、出版品內文照片,需有出版品出版相關資訊

很有趣吧?難道沒有人跟我一樣好奇,這麼芭樂的句子風靡流傳十年以上

可是竟然沒有人知道到底是誰寫的!實在太奇妙了。

希望可以解破這宗十年懸案,光想我就好期待~

實在很想知道答案啊啊啊,好奇心爆炸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