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由農業社會加速轉型為工業社會下列何者不是臺灣的社會變遷

【站僕】摩檸Morning>試卷(2021/01/20)

國一歷史下第二次題庫 下載題庫

選擇:50題,非選:0題

立即測驗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1.1. 民國36年,寡婦林江邁在天馬茶房 前遭查緝私菸人員以槍托敲打頭部, 導致血流如注,而後另一查緝員開槍 示警,卻擊傷一位市民,引起群眾激 憤,多起衝突陸續爆發。請問:以上敘述是在描寫哪個事件的導火線?
(A)苗栗事件
(B)戒嚴事件
(C) 霧社事件
(D)二二八事件。

2.2. 陳爺爺曾經歷過發生於臺灣光復初期 的二二八事件,後來又歷經白色恐怖 時期,使他對臺灣政治更加失望,因 此他常告誡後輩不要介入「政治」以 免惹禍上身。請問:二二八事件發生 後,對臺灣社會造成何種影響?
(A)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B)全民經 濟水準提高
(C)省籍族群關係惡化
(D)社會風氣逐漸敗壞。

3.3. 1945 年,為了接收臺灣,中華民國 政府派至臺灣的第一任行政長官是下 列何人?
(A)蔣經國
(B)陳儀
(C)陳誠
(D)蔣中正。

4.4. 發生於民國 36 年的二二八事件,是 臺灣現代史上重大的事件,也是全體 臺灣人應該深切了解的一段歷史。請 問:有關二二八事件的發生與影響, 何者正確?
(A)緝煙事件只是導火 線,政治腐化是事件的主因
(B)大 量起用臺籍菁英擔任公職,導致外省 人士的不滿
(C)之後中央政府進行 清鄉,逮捕滋事腐化的軍警官員
(D)政府一直未對當年的處置失當道 歉,企圖掩蓋事實。

5.5. 戒嚴令曾經限制了臺灣人民言論、出 版、集會、結社等自由。請問:戒嚴 令是在何時開始實施?
(A)民國 34 年
(B)民國 36 年
(C)民國 38 年
(D)民國 39 年。

6.6. 政府遷臺後,領導國民黨的蔣中正為 鞏固政權,藉由戒嚴統治,壓制反對 意見,此一情況稱為下列何者?
(A)國共內戰
(B)白色恐怖
(C) 民主改革
(D)和平統戰。

7.7. 下列關於解嚴以前臺灣政治發展的敘 述,何者錯誤?
(A)實施黨禁、報 禁
(B)總統只能連任一次
(C)壓 制反對意見,造成「白色恐怖」
(D)民國 67 年起,蔣經國擔任總統。

8.8. 民國 36 年,國民政府明令動員戡亂 ,適用於全國。當時宣布動員戡亂的 原因為何?
(A)國共內戰情勢緊張
(B)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
(C)為了 凝聚國人向心力
(D) 1937 年中日 戰爭。

9.9. 民國 40、50 年代,情治單位往往不 依法律程序逮捕民眾,也未經正常、 公開的司法審判便予以定罪,造成人 心惶惶不安,稱為什麼?
(A)白色 恐怖
(B)綠色執政
(C)國共內戰
(D)動員戡亂。

10.10. 某資深媒體人曾提到:「每當十月分 所謂的普天同慶時,也是我們電視及 新聞工作人面臨關頭、要度過艱難困 苦的一個月之時……雙十節這天,不 能發生不吉利的新聞,任何火警、兇 殺、搶劫、車禍等社會新聞案件一律 不播出,就連地震都不能發生。」其 上文描述的時代背景應為下列何者?
(A)國共內戰
(B)戒嚴統治
(C) 三月學運
(D)二二八事件。

11.11. 豐奇想了解臺灣光復到中國大陸淪陷 、國民政府遷臺之間的史事,若將在 這期間發生的重要大事:(甲)臺灣發 布《戒嚴令》(乙)發生二二八事件( 丙)頒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依其先後順序排列應為何?
(A) 乙丙甲
(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12.12. 政府遷臺以後,民主政治的實施,首 先表現在哪一方面?
(A)取消戒嚴 令
(B)實施縣市地方自治
(C)中 央民意代表增補選
(D)解除報禁與 黨禁。

13.13. 近年來,臺灣人民請願遊行的情況屢 見不鮮。臺灣人民真正擁有集會、請 願的權利,其關鍵應是下列何事?
(A)國共內戰導致國民政府遷臺
(B)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
(D)解除戒嚴。

14.14. 民國 77 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推 行一連串的改革措施。下列何者不是 李登輝的施政成績?
(A)全面改選 中央民意代表
(B)臺北市市長民選
(C)總統民選
(D)開放黨禁、報禁

15.15. 民國 69 年 3 月,在一個政治案件的 審判法庭上,有如下的對答:法官: 「當初你們五人(按:黃信介、施明 德、姚嘉文、張俊宏、許信良)一起 討論要辦雜誌嗎?」施:「辦雜誌是 其中一項。」法官:「目的是什麼? 」施:「我們辦雜誌目的是要政府改 善人民生活狀況及民主政治等問題, 其中包括黨禁、報禁、戒嚴令及『萬 年國會』。」請問:對談中所指的雜 誌為何?
(A)《自由中國》
(B) 《臺灣日日新報》
(C)《臺灣民報 》
(D)《美麗島》。

16.16. 政府遷臺不久,有人以五四傳統自居 ,辦雜誌以提倡自由主義與民主制度 ,但後來以「涉嫌叛亂」的罪名被逮 捕。請問:此人為何?所辦的雜誌為 何?
(A)林獻堂,《臺灣日日新報 》
(B)蔣渭水,《臺灣民報》
(C)黃信介,《美麗島》
(D)雷震 ,《自由中國》。

17.

17. 附圖為民國 73 年~78 年臺灣報紙家 數統計。請問:造成臺灣報紙家數大 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由農業社會加速轉型為工業社會下列何者不是臺灣的社會變遷

(A)國民黨改採革新保臺政策
(B)結束戒嚴
(C)終止動員戡亂
(D)民進黨成為執政黨。

18.18. 民國 79 年 3 月臺灣大專生發起一次 運動,並且決議本次運動的代表物為 野百合,取其為臺灣固有種,又有堅 毅不拔的草根性。請問:這個運動的 訴求應為下列何者?
(A)為二二八 事件平反
(B)要求解嚴
(C)廢除 黨禁報禁
(D)廢除《臨時條款》。

19.19. 正宇家裡很貧窮,幸好有「阿逗仔」 對臺的援助,才得以溫飽。他常常穿 著上有「中美合作」字樣的麵粉袋內 褲,打著赤膊跑去迎接「阿逗仔」的 軍隊,快樂地撿著他們給的罐頭食品 。請問:此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A)臺灣光復
(B)中美斷交
(C) 韓戰爆發
(D)解除戒嚴。

20.20. 在美國與中華民國斷絕邦交之後,美 國通過哪一文件以保持和臺灣之間的 經貿及文化關係?
(A)中美共同防 禦條約
(B)解嚴令
(C)臺灣關係 法
(D)六三法。

21.21. 中華民國遷至臺灣之後,由於國家分 裂的特殊局勢,以及國際局勢的變化 ,因此外交政策幾經調整。民國 77 年李登輝就任總統之後,當時他所採 取的外交政策為下列何者?
(A)武 力對抗
(B)三不政策
(C)務實外 交
(D)臺灣獨立。

22.22. 韓戰爆發後,美國與臺灣簽訂下列哪 一條約,以加強中美間的合作關係?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 中美日安保條約》
(C)《臺灣關係法》
(D)《對華白皮書》。

23.23. 國民政府遷臺後,臺灣在外交上的處 境日益艱難。下列何事的發生,使臺 灣的國際地位更加孤立?
(A)退出 聯合國
(B)宣布解嚴
(C)八二三 炮戰
(D)國共內戰。

24.24. 自從我國退出聯合國後,在中共的強 力封鎖下,國際外交處境日益艱難。 近年來,我國改採務實作法,以下列 哪一項優勢做為突破中共外交封鎖的 利器,以確保我國的國際地位?
(A)悠久歷史
(B)多元文化
(C) 軍事國防
(D)經濟實力。

25.25. 國民政府遷臺後致力於外交工作的推 展,但卻一直有重重的阻力,使臺灣 陷入外交困境。美國於何時與我國斷 交,並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A)民國 60 年
(B)民國 62 年
(C)民國 68 年
(D)民國 76 年。

26.26. 臺灣解嚴後,積極展開與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相關交流事務,為了處理兩岸 問題,臺灣成立了什麼官方機構,處 理相關事宜?
(A)海協會
(B)海 基會
(C)陸委會
(D)國臺辦。

27.27. 中華民國政權在中國大陸的戰事失利 之後,遷移至臺灣,因意識型態的對 立及軍事的緊張衝突,政府斷然決定 終止兩岸之間的往來,許多家庭因而 支離破碎,分隔海峽兩岸。面臨這樣 的歷史悲劇,臺灣至民國幾年才開放 人民至中國大陸探親?
(A)民國 68 年
(B)民國 76 年
(C)民國 80 年
(D)民國 86 年。

28.28. 在臺灣與中國大陸終止交流 40 年之 後,政府終於開放臺灣人民至中國大 陸探親,這是哪一位總統任內的措施 ?
(A)嚴家淦
(B)蔣經國
(C) 李登輝
(D)陳水扁。

29.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之後,其 對臺灣的外交政策,下列何者錯誤?
(A)三不政策
(B)提出三通四流
(C)不放棄以武力解放臺灣
(D)一 國兩制。

30.30. 下列何者是臺灣設置用來負責處理中 國事務的民間機構?
(A)大陸委員 會
(B)海峽交流基金會
(C)海峽 兩岸關係協會
(D)國務院臺灣事務 辦公室。

31.31. 蔣經國時期,臺灣面對中共的和平統 戰,採取「三不政策」加以回應。請 問:「三不政策」的內容為何?
(A)不接觸、不通商、不妥協
(B) 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C)不統 一、不交流、不通話
(D)不通航、 不通郵、不通商。

32.32. 在和平統戰的策略下,中共對臺灣提 出「三通」的口號。下列哪些是「三 通」的內容?(甲)通航(乙)通郵(丙) 通話(丁)通商
(A)甲乙丙
(B)甲 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33.33. 中共在「和平統戰」的策略下,採取 了對臺的兩面手法。下列有關中共策 略應用的敘述,何者錯誤?
(A)宣 布放棄以武力統一臺灣
(B)強調中 共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C) 提出「一國兩制」模式
(D)倡議開 放「三通四流」。

34.34. 下列哪些措施,使得臺灣在民國 50 年代能較其他發展中國家搶先一步取 得吸引外資的有利地位?
(A)高速 公路便捷的交通
(B)新竹科學工業 園區的成立
(C)實施耕者有其田
(D)加工出口區的設置。

35.35. 臺灣經濟發展的階段或策略為:(甲) 出口導向(乙)進口替代(丙)經濟自由 化。若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應為何?
(A)乙甲丙
(B)甲乙丙
(C)乙丙 甲
(D)丙乙甲。

36.36. 民國 60 年代,下列何人在擔任行政 院院長時提出十大建設,發展臺灣的基礎建設,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
(A)蔣中正
(B)陳水扁
(C)蔣經國
(D)李登輝。

37.37. 政府遷臺初期,臺灣社會上有許多大 地主,此種現象在政府實行哪一政策 後才有了改變?
(A)解除戒嚴
(B)土地改革
(C)引進外資
(D) 發展高科技工業。

38.38. 珍珍要出國觀光,她可利用中山高速 公路到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搭乘飛機。 這是享受下列哪一項重大建設的成果 ?
(A)四年經建計畫
(B)十大建 設
(C)十二項建設
(D)國家建設 六年計畫。

39.39. 下列臺灣土地改革的措施,若依時間 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甲)公地 放領(乙)耕者有其田(丙)三七五減租
(A)乙丙甲
(B)丙甲乙
(C)甲乙 丙
(D)丙乙甲。

40.40. 民國 60 年代,許多知識分子對臺灣 的發展有更多的反省,知識分子把寫 作重點轉移到周遭環境,強調鄉土情 感,掀起何種文學類型的盛行?
(A)鄉土文學
(B)懷古文學
(C) 保護環境文學
(D)教育創作文學。

41.41. 1980 年代某一社會運動,高舉「還 我正名」、「還我土地」、「還我語 言」的訴求,此社會運動是由哪一族 群所發起?
(A)閩南族群
(B)客 家族群
(C)原住民族群
(D)外省 籍族群。

42.42. 近年來,臺灣人口成長速度已逐漸緩 和。臺灣哪一年齡層的人口比例有增 加的趨勢?
(A)老年人口
(B)幼 年人口
(C)壯年人口
(D)各年齡 層皆是。

43.4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由農業社會 加速轉型為工業社會。下列何者不是 臺灣的社會變遷?
(A)都市化現象
(B)多元社會的形成
(C)城鄉均衡 發展
(D)人口變動問題。

44.44. 戰後初期,由於政府遷臺帶來軍民, 加上醫療衛生改善,人口數量增加, 形成社會發展的一大負擔。政府為防 止人口增加過於迅速,早期推行了什 麼政策?
(A)一胎化
(B)生產計 畫
(C)社會福利
(D)家庭計畫。

45.45. 師資培育管道開放、教科書審定制度 的建立、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等教育 多元化現象,均出現在何者之後?
(A)臺灣光復
(B)土地改革
(C)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
(D)解嚴。

46.46. 「1970 年代這兩次能源危機使許多 中小企業倒閉,幸賴政府早已推動該 項經濟建設,協助產業界度過災厄。 」請問:上述的「該項經濟建設」是 下列何者?
(A)政府積極拓展外銷
(B)全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C)十大 建設
(D)推動貿易自由化、國際化

47.47. 民國 69 年,政府所設立的新竹科學 工業園區,是以下列哪一項產業為主 力?
(A)機械業
(B)電子業
(C)電機業
(D)紡織業。

48.48. 政府為解決臺灣農村長期地權不均的 問題,乃在民國 40 年前後,徵收地 主的土地,讓佃農取得土地所有權。 這是實施下列何種措施?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耕者有 其田
(D)農地重畫。

49.49. 下列何者是民國 40 年代,政府發展 經濟的策略?
(A)大量設立加工出 口區
(B)推動貿易自由化、國際化
(C)全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D)採取 進口替代的策略。

50.50. 明賦若要從臺北直接到高雄,在交通上他可能會運用到十大建設中的哪兩項建設?
(A)中正國際機場、北迴 鐵路
(B)中山高速公路、北迴鐵路
(C)蘇澳港、中正國際機場
(D)鐵路電氣化、中山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