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春明 兒子 的 大 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
The Sandwich Man
黃 春明 兒子 的 大 玩偶

臺灣版《兒子的大玩偶》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侯孝賢《兒子的大玩偶》
萬仁《蘋果的滋味》
曾壯祥《小琪的那頂帽子》
监制吳鐘靈
编剧吳念真,原著:黃春明
主演陳博正
楊麗音
崔福生
卓勝利
江霞
顏正國
配乐溫隆俊
摄影陳坤厚
剪辑廖慶松
制片商中央電影公司
三一股份有限公司
片长105 分鐘
产地
黃 春明 兒子 的 大 玩偶
臺灣
语言華語
臺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黃 春明 兒子 的 大 玩偶
臺灣:

  • 1983年9月2日


黃 春明 兒子 的 大 玩偶
 
日本:1984年10月18日
发行商三一股份有限公司
预算$5,000,000
票房$6,832,263[1]

《兒子的大玩偶》(英語:The Sandwich Man)為依據臺灣作家黃春明所撰寫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和《蘋果的滋味》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集錦電影作品。上映前,雖已通過行政院新聞局審核,卻遭保守派的影評人士運用「中國影評人協會」名義書寫黑函密告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指稱本片貧窮落後及違章建築的畫面不妥當[2],恐有影響國際形象的疑慮;導致屬於黨營企業的中央電影公司在未經過導演萬仁同意下,打算逕自修剪《蘋果的滋味》部份片段[3]。為此,萬仁透過《聯合報》記者楊士琪於報紙上披露後,隨即引發臺灣輿論界一陣譁然,紛紛批評中影的官僚作風,迫使中影放棄刪減影片內容。最終,影片逃脫過被刪剪的命運,一刀未剪通過上映,讓此片的創作理念得以保全,而此事件也經常被戲稱為「削蘋果事件」。

黃 春明 兒子 的 大 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的行政院新聞局電影片准演執照

上映後,寫實傳達臺灣記憶的電影風格,擄獲大多數觀眾口碑,兼具票房收益。至今,本片也被普遍視為「臺灣新浪潮電影」的開端作品之一,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中有幾段取景自台北市立大橋國民小學)

目录

  • 1 概述
  • 2 劇情簡介
  • 3 人物角色
  • 4 獎項
  • 5 逸事
  • 6 相關條目
  • 7 參考資料
  • 8 外部連結

概述[编辑]

故事劇情描述早期臺灣民眾艱困的生活環境,從幾位卑微的小人物所面臨的掙扎及挑戰,圍繞在工作和生活的無奈,傳達出開發中國家的國民在面臨外來文明引入的那種心酸和無知,亦赤裸裸看到生命中堅毅不拔的韌性。整個舞臺分別在嘉義縣竹崎鄉和布袋鎮,以及臺北市林森北路與南京東路上取景,勾勒出早期臺灣社會面臨轉型與時代變遷之記憶[4]。

劇情簡介[编辑]

把歡笑帶給兒子
把眼淚留給自己
——引自電影海報標題
《兒子的大玩偶》坤樹為求得一家生活溫飽,從事為劇院做活動廣告的工作,經常在身體前後各掛一張電影海報,打扮成小丑遊走在大街小巷,返家後,坤樹立刻卸下工作時的小丑裝扮;但年幼的兒子竟然認不出他,放聲大哭起來。自此,坤樹體認到,在家裡也必須保持著小丑的裝扮……《小琪的那頂帽子》王武雄退伍後找到一份推銷員的工作,公司遣派他跟隨林再發到沿海城鎮推銷日本生產的壓力鍋,他在小鎮內遇到小女孩李小琪。只是,王武雄最感到不解的是,小琪頭上總是緊扣著那頂帽子,讓他覺得非常奇怪。同時,鏡頭另一邊的壓力鍋也發生問題。林再發被爆炸的壓力鍋炸傷,生死未卜;他的懷孕的妻子卻寄來一封信,說到自己流產的消息,希望他能盡速回家……《蘋果的滋味》江阿發在上班的路途上,不幸被美國海軍陸戰隊駐臺軍官格雷上校所駕駛的汽車撞倒,因此撞斷了雙腿,住進臺北市天母的美國海軍醫院療養。沒料到,阿發的整個家庭沒有因此陷入困境:格雷上校賠償新臺幣五萬元現金,又願意帶阿發的啞女兒到美國留學。前來探望阿發傷勢的老婆、孩子及朋友,見到他能待在豪華的醫院裏,反而對他被撞之事感到羨慕不已。後來,阿發讓老婆和孩子品嚐格雷上校送來作為禮物的美國蘋果,此刻全家人品嘗到天堂的果實……

人物角色[编辑]

〈兒子的大玩偶〉
The Sandwich Man
角色名稱演員備註
坤樹 陳博正 戲院看板工
阿珠 楊麗音 坤樹的妻子
未具名 曾國峰 戲院經理
阿水伯 賴德南 坤樹的大伯
許阿龍 侯甫嶽 坤樹的兒子
〈小琪的那頂帽子〉
Vicki's Hat
角色名稱演員備註
未具名 崔福生 李小琪的父親
王武雄 金鼎 壓力鍋推銷員
林再發 方定台 王武雄的同事
李小琪 張毓芝 小學女生
美麗 陳琪 林再發的妻子
〈蘋果的滋味〉
The Taste of Apple
角色名稱演員備註
江太太 江霞 江阿發的妻子
江阿發 卓勝利 建築工人
江阿吉 顏正國 江阿發的兒子
江阿松 蘇志賢 江阿發的兒子
未具名 王惠君 學校老師
未具名 丹陽 江阿發的工頭
格雷 柏森林 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
未具名 何台 外事警察
啞吧 石安如 江阿發的女兒
江阿桃 姜慧姈 江阿發的女兒

獎項[编辑]

  • 第20届金馬獎 (1983年)
獎項 入圍者 結果
最佳男配角 陳博正 提名
最佳改編劇本 吳念真 提名
最佳童星 顏正國 提名
  • 曼海姆影展
「佳作」

逸事[编辑]

《兒子的大玩偶》制作前,當時小野與吳念真十分明白審查的規則,其劇本必需通過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和中央電影公司內部高級行政人員核可,以企劃案的方式進行意識形態審查。為此,小野在繳付《兒子的大玩偶》的企劃書中,他吹噓「為了闡揚國父(孫中山)生前所強調的『為中國蒼生、為亞洲黃種、為世界人道』的崇高理想,藉著三段市井小人物之間誠摯的愛心為出發,同時引發出民族自尊心和對自己同胞的愛」,才得以通過審核並正式拍攝。但是,本片第三段作品《蘋果的滋味》在試映會後,才讓明顯與原企劃案背道而馳的「謊言」被揭穿,遭受到預期之外的「削蘋果事件」衝擊[5]。事件中,整個導火線為《蘋果的滋味》片尾內,江阿發一家七口人津津有味地吃著格雷上校探病送的美國蘋果之畫面,加上影片使用方言超過三分之一的限制,招致諸多非議[6]。

《蘋果的滋味》在臺北市林森北路與南京東路上一片違章建築群取景,這處凌亂不堪的生活環境亦遭「削蘋果事件」牽連,差點面臨立刻拆除房屋和住戶搬遷的命運;事件落幕後,才不了了之。1997年3月4日,此處違章建築群被臺北市政府拆除成為十四號及十五號公園預定地(詳見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萬仁也出現在場弔念,目睹這片經常出現在自己電影中的違建景觀步入歷史,他形容當時的心情是「感觸良多」[7]。

《蘋果的滋味》中的美國海軍醫院,於駐臺美軍撤離後成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東院區。

《聯合報》記者楊士琪不畏懼強權揭露「削蘋果事件」,引起各輿論界的注意與支持,使此片的創作理念得以保全。因此,楊士琪備受新電影導演們感念於心裏,紛紛大力讚揚她對臺灣新浪潮電影的推動不遺餘力、以及對臺灣電影文化的貢獻。1984年,楊士琪不幸因為氣喘病發作而辭世。1985年,導演楊德昌在他的電影《青梅竹馬》片頭,特地以中文黑底白字並加註英文字幕寫著「獻給楊士琪,感激她生前給我們的鼓勵。——製作全體同仁致敬」,全長六秒鐘。隨後,楊士琪前友人及電影界與新聞界的25位好友聯合倡議組成「楊士琪紀念獎工作委員會」,決定每年選出一位富有道德勇氣並努力開創新局、提升電影地位的傑出人士,頒給「楊士琪電影紀念獎」以資鼓勵,並彰顯楊士琪生前熱愛電影、勇於創新的精神[8]。

引發「削蘋果事件」的中國影評人協會無人出面承認發出黑函,但雙方心結已深,彼此間觀點漸趨尖銳,相互杯葛與批評對方。而且,歷經諸多爭論之後,對該協會更是不滿(李幼新,1986,46-48頁)。

相關條目[编辑]

黃 春明 兒子 的 大 玩偶
维基语录上的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语录
  • 兒子的大玩偶
  • 台灣新電影
  • 中國影評人協會

參考資料[编辑]

  1. ^ 1983年臺灣票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電影資料庫〉
  2. ^ 萬仁:政治是虛假的,社會才是真實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台灣新聞周刊〉
  3. ^ 台灣電影史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電影資料庫〉
  4. ^ 〈兒子的大玩偶〉小說與電影的比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嘉義女中3年7班
  5. ^ 小野〈小小撒個謊:新電影傳奇〉。楊澤編,1999年,《狂飆八O: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臺北:時報文化,第132—140頁
  6. ^ 蔡明燁,《印象之旅:台灣電影、戲劇和景觀藝術的口述歷史》,2006年。
  7. ^ 1997年3月5日,《中國時報》,第22版
  8. ^ 【電影新訊】 楊士琪紀念協會將成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立中央大學

  • 第二十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 李幼新(2006年後更名為李幼鸚鵡鵪鶉),1986年,《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台北,自立晚報。
  • 鄭玩香,2001年,《戰後台灣電影管理體系之研究(1950~1970)[永久失效連結]》,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世倫,2001年,《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儒修,2002年4月13日,《【異言堂之其他】遙遠的凝視:二十年後重看《兒子的大玩偶》[永久失效連結]》,〈台灣電影筆記〉
  • 葉月瑜、戴樂為,2002年5月30日,《【異言堂之歷史篇】重訪新電影:小野、吳念真、王童[永久失效連結]》,〈台灣電影筆記〉
  • 胡清輝,2005年2月26日,《華語電影參加國際影展得獎紀錄、重要回顧展(1982~2003)》,〈台灣電影資料庫〉

外部連結[编辑]

  • 開眼電影網上《兒子的大玩偶》的資料(繁體中文)
  • 香港影庫上《兒子的大玩偶》的資料(繁體中文)
  • 时光网上《兒子的大玩偶》的資料(简体中文)
  • 豆瓣电影上《兒子的大玩偶》的資料 (简体中文)
  • 爛番茄上《兒子的大玩偶》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上《兒子的大玩偶 》的资料(英文)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兒子的大玩偶》的资料(英文)

侯孝賢電影作品

1980年代

就是溜溜的她 (1981) - 風兒踢踏踩 (1982) - 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2) - 兒子的大玩偶 (1983) - 風櫃來的人 (1983) - 冬冬的假期 (1984) - 童年往事 (1985) - 戀戀風塵 (1986) - 尼羅河女兒 (1987) - 悲情城市 (1989)

1990年代

戲夢人生 (1993) - 好男好女 (1995) - 南國再見,南國 (1996) - 海上花 (1998)

2000年代

千禧曼波 (2001) - 珈琲時光 (2003) - 最好的時光 (2005) - 紅氣球 (2007)

2010年代

刺客聶隱娘 (2015)

2020年代

舒蘭河上 (TBA) - 我將前往的遠方 (TBA)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票選「影史百大華語電影」(統計至2010年8月)

1-10

001 悲情城市 · 002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003 童年往事 · 004 阿飛正傳 · 005 小城之春 · 006 臥虎藏龍 · 007 一一 · 008 戀戀風塵 · 009 龍門客棧 · 010 花樣年華

11-20

011 梁山伯與祝英台 · 012 恐怖份子 · 013 愛情萬歲 · 014 黃土地 · 015 俠女 · 016 甜蜜蜜 · 017 英雄本色 · 018 無間道 · 019 阳光灿烂的日子 · 020 马路天使

21-30

021 重庆森林 · 022 紅高粱 · 023 喜宴 · 024 神女 · 025 風櫃來的人 · 026 春光乍洩 · 027 胭脂扣 · 028 兒子的大玩偶 · 029 破曉時分 · 030 海灘的一天

31-40

031 精武門 · 032 阮玲玉 · 033 霸王別姬 · 034 色,戒 · 035 秋菊打官司 · 036 小武 · 037 倩女幽魂 · 038 秋決 · 039 海角七号 · 040 一江春水向東流

41-50

041 蓝风筝 · 042 戲夢人生 · 043 黑暗之光 · 044 鎗火 · 045 三峽好人 · 046 活著 · 047 董夫人 · 048 再見阿郎 · 049 功夫 · 050 無米樂

51-60

051 养鸭人家 · 052 大路 · 053 東邪西毒 · 054 大红灯笼高高挂 · 055 青梅竹馬 · 056 流氓大亨 · 057 小畢的故事 · 058 小姐撞到鬼 · 059 猛龍過江 · 060 老井

61-70

061 青少年哪吒 · 062 不能沒有你 · 063 天水圍的日與夜 · 064 盲井 · 065 香港製造 · 066 少林足球 · 067 飲食男女 · 068 稻草人 · 069 母親三十歲 · 070 半斤八兩

71-80

071 醉拳 · 072 新蜀山剑侠 · 073 玉卿嫂 · 074 星星月亮太陽 · 075 獨臂刀 · 076 光陰的故事 · 077 多桑 · 078 大話西遊(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 079 女人四十 · 080 可可西里

81-90

081 站台 · 082 頤和園 · 083 瘋狂的石頭 · 084 一個都不能少 · 085 海上花 · 086 藍色大門 · 087 河流 · 088 無言的山丘 · 089 投奔怒海 · 090 汪洋中的一條船

91-101

091 天才與白癡 · 092 藍與黑 · 093 舞台姐妹 · 094 早春二月 · 095 小玩意 · 096 林家铺子 · 097 十字街头 · 098 警察故事 · 099 武狀元黃飛鴻 · 100 鬼子来了 · 101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