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國人多元保險商品及資產配置選擇於何時開放保險業辦理以人民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商品

開放保險業辦理以人民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業務

02/20/2014

張淑芬/許瓊文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於2013年12月20日開放保險業辦理以人民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業務,相關配套措施重點如下:

一、備查壽險公會所報修正「新型態人身保險商品認定標準」,增列「各公司第一張以人民幣為收付幣別之傳統型保險商品」為須採核准制送審之保險商品。

二、修正「人身保險業辦理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業務應具備資格條件及注意事項」,規範人身保險業送審此類商品時,其資產配置計畫及執行方式應包含項目,以及銷售此類商品之人身保險業其RBC比率應達200%暨應依主管機關規定之限額辦理。

三、考量人民幣資金去化管道有限,爰訂定公司人民幣傳統型保險商品之銷售限額計算方式。如各公司擬將人民幣傳統型保險業務以再保險方式辦理,限以比率再保險方式辦理,且分出比例50%以內之再保險分出業務得不計入限額範圍。

四、訂定人民幣傳統型商品適用之責任準備金利率,另為避免保險公司以銷售繳費期間較短之類定存人民幣傳統型保險商品,爰此類商品開放初期將限制以繳費年期應至少4年(含)以上之商品為原則。

第 一 章 總則

本辦法有關保險業之規定,於保險法所稱之保險業及外國保險業均適用之。

保險業得辦理外匯業務如下:

一、以外幣收付之人身保險業務。

二、以外幣收付之財產保險業務。但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所訂之業務範圍為限。

三、以外幣收付之再保險業務。

四、以外幣收付之投資型年金保險,於年金累積期間屆滿時轉換為一般帳簿之即期年金保險,約定以新臺幣給付年金者。

五、以第一款所指保險之保險單為質之外幣放款。

六、財富管理業務涉及外匯業務之經營者。

七、辦理擔任外幣聯合貸款案參加行之外幣放款業務。

八、其他經中央銀行(以下簡稱本行)許可辦理之外匯業務。

第 二 章 外匯業務之申請及開辦

保險業有關外匯業務之經營,應向本行申請許可後,始得辦理。

保險業得申請辦理前條各款全部或一部之業務項目,並由本行依其業務需要,於該條各款範圍內分別許可之;本行並得就同條第八款許可之業務,另訂或於許可函中載明其他應遵循事項。

未經本行許可之外匯業務不得辦理之。

保險業申請辦理外匯業務,除本辦法另有規定者外,應由總機構備文,檢附第六條規定書件向本行申請許可。

外國保險業申請辦理外匯業務,應由在我國境內設立之分支機構備文,檢附第六條規定書件向本行申請許可。

保險業申請辦理第三條外匯業務時,應檢附下列書件:

一、金管會核發之營業執照影本。

二、董事會決議辦理各該業務議事錄或外國保險公司總公司(或區域總部)授權書。

三、金管會核准辦理各該業務之證明文件。

四、經法規遵循、稽核及會計部門單位主管簽署符合主管機關相關法令規範或會計準則之聲明書。

五、營業計畫書(內容應包括業務簡介、作業流程、款項收付等項目)。

六、重要事項告知書(含風險告知)。

七、其他本行規定之文件。

保險業申請辦理第三條第三款及第七款業務時,免檢附前項第三款及第六款規定文件。

保險業申請辦理外匯業務時,所送各項書件不完備或應記載事項不充分,經通知限期補正,屆期未補正者,本行得退回其申請案件。

保險業申請許可辦理外匯業務,經審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行得駁回其申請:

一、申請資格不符第五條規定。

二、最近一年有違反本辦法或其他外匯相關規定且情節重大,或經本行限期改正,屆期仍未改善者。

三、其他事實足認為有礙業務健全經營或未能符合金融政策要求之虞者。

保險業經辦各項外匯業務,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本行得按其情節輕重,廢止或撤銷許可外匯業務之一部或全部:

一、發給許可函後六個月內未開辦者。但有正當理由申請延期,經本行核准,得延長三個月,並以一次為限。

二、違反第四條第三項規定,或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且情節重大,或經本行限期改正,屆期仍未改正。

三、經本行許可辦理各項外匯業務後,發覺原申請事項有虛偽情事,且情節重大者。

四、有停業、解散或破產之情事者。

五、其他事實足認為有礙業務健全經營或未能符合金融政策要求之虞者。

第 三 章 外匯業務之經營

保險業辦理各項外匯業務,應先確實辨識顧客身分或基本登記資料及憑辦文件是否符合規定。

本行得要求保險業報送外匯業務相關報表,其格式由本行另定之。保險業並應確保報表之完整與真實。

保險業辦理外匯業務應確實依收付款項向銀行業辦理結匯,並將結匯明細資料留存以供查核。

本行於必要時得派員查閱保險業辦理外匯業務有關帳冊文件,或要求其於期限內據實提出財務報告或其他相關資料。

除本辦法或本行另有規定外,以外幣收付之保險,其相關款項之收付均不得以新臺幣為之;其結匯事宜應由要保人或受益人依外匯收支或交易申報辦法(以下簡稱申報辦法)之規定,逕向銀行業辦理。

投資型年金保險累積期間屆滿時轉換為一般帳簿之即期年金保險,得約定以新臺幣給付年金,並由保險業依申報辦法等有關規定辦理結匯。

以外幣收付之財產保險,得依下列規定進行新臺幣收付:

一、憑要保人提供之保險標的涉及出、進口貨物或提供跨境服務之相關證明文件,及與要保人約定收受等值之新臺幣保險費。

二、憑受益人提供之新臺幣證明文件為新臺幣保險給付,如涉及結匯事宜,則由財產保險業依申報辦法等有關規定逕向銀行業辦理結匯。

前項要保人或受益人應為申報辦法第三條定義之公司、行號、團體、個人。

保險業辦理第三條第二款及第三款業務,其收付幣別得依保險契約約定之外幣收付,如涉及外幣間兌換並應由保險業逕向銀行業辦理。

保險業辦理第三條第五款及第七款業務之資金來源,應以保險業用於國外投資之自有外幣資金為限。

保險業經許可辦理第三條第七款業務者,應遵循下列規定:

一、放款對象以國內顧客為限。

二、應確認主辦行確依本行「銀行業辦理外匯業務作業規範」第六點有關憑辦文件、兌換限制及外債登記等規定辦理。

保險業銷售之投資型保險商品,如連結衍生性商品並涉及外匯者,其投資標的內容不得涉及下列範圍:

一、本國貨幣市場之新臺幣利率指標及匯率指標。

二、相關主管機關限制者。

保險業經本行許可辦理保險相關外匯業務者,得於其經許可業務範圍內接受同一保險業之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委託,代為處理國際保險業務;其受託處理業務應依國際金融業務條例、國際金融業務條例施行細則及其他有關規定辦理。

保險業辦理外匯業務,涉及以人民幣收付者,除本行另有規定外,準用本辦法之規定。

第 四 章 附則

    • 成立緣起
    • 本會組織
    • 首長簡介
    • 聯絡資訊
    • 大陸工作體系

    • 兩岸及大陸情勢
    • 大陸政策
    • 政府兩岸政策重要措施
    • 行政院重大政策說明
    • 推展兩岸制度化協商
    • 相關民意調查結果

    • 主管法規查詢
    • 大陸事務法規
    • 兩岸協議
    •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 法規預告專區

    • 兩岸文教交流
    • 兩岸經濟交流
    • 兩岸社會交流
    • 兩岸統計

    • 港澳情勢
    • 港澳事務法規 ( 學生法規請見「港澳學生交流專區」 )
    • 臺港澳交流統計
    • 港澳學生交流專區
    • 答客問及旅遊資訊
    • 國人赴港澳動態登錄
    • 相關網站

    • 新聞園地
    • 重要議題專區
    • 政府資訊公開
    • 公文服務
    • 公布欄
    • 出版品
    • 典藏資料
    • 訴願服務
    • 國賠案件統計

    • 首長信箱
    • 政府因應『港版國安法』專區
    • 陸港澳緊急服務資訊與旅遊警示專區
    • 國人赴港澳動態登錄
    • 臺商窗口
    • 國人赴陸任職規範
    • 因應中國大陸居住證專區
    • 大陸廣告規範平台
    • 網路申辦
    • 本會補助及委辦活動
    • 陸配專區
    • 陸生專區
    • 臺生專區

  • 大陸政策
  • 交流
  • 大陸
  • 網路申辦業務

  • 進階搜尋

  • 總統兩岸政策談話
  • 行政院及本會有關推動大陸政策及事務說明
  • 相關機關大陸事務發言
  • 大陸政策文件資料
  • 歷史資料

  • 首頁
  • 政策與情勢
  • 大陸政策
  • 相關機關大陸事務發言

  • 列印內容
  • 注音符號

金管會核准保險業以人民幣為收付幣別之傳統型保險商品

  • 張貼日:103-04-01
  • 發布單位: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已核准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富邦人壽、中國信託人壽、國泰人壽及全球人壽送審之以人民幣為收付幣別之傳統型保險商品共6張,此類商品之問世將使保險商品更加多樣化,並提供國人多元保險商品及資產配置之選擇。
金管會於102年12月20日開放保險公司得銷售以人民幣為收付幣別之傳統型保險商品,依據「人身保險業辦理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業務應具備資格條件及注意事項」第7點及「新型態人身保險商品認定標準」第2點規定,各公司第1張該商品應採核准方式辦理。截至目前為止,金管會已接獲13家壽險公司共送審13張以人民幣為收付幣別之傳統型保險商品,已經獲核准之6張保單如附件,其餘商品正積極審查中。
金管會表示,壽險業經營以人民幣或其他外幣收付之傳統型保險業務時,應落實相關法令遵循、風險控管機制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並應加強對招攬人員之教育訓練,及設置專責人員妥善處理外幣傳統型保險業務開辦後可能產生之客戶申訴事宜,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聯絡單位:保險局壽險監理組 聯絡電話:8968-0194

  • 回上一頁
  • 回最上面
  • 回首頁

    • 成立緣起
    • 本會組織
    • 首長簡介
    • 聯絡資訊
    • 大陸工作體系

    • 兩岸及大陸情勢
    • 大陸政策
    • 政府兩岸政策重要措施
    • 行政院重大政策說明
    • 推展兩岸制度化協商
    • 相關民意調查結果

    • 主管法規查詢
    • 大陸事務法規
    • 兩岸協議
    •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 法規預告專區

    • 兩岸文教交流
    • 兩岸經濟交流
    • 兩岸社會交流
    • 兩岸統計

    • 港澳情勢
    • 港澳事務法規 ( 學生法規請見「港澳學生交流專區」 )
    • 臺港澳交流統計
    • 港澳學生交流專區
    • 答客問及旅遊資訊
    • 國人赴港澳動態登錄
    • 相關網站

    • 新聞園地
    • 重要議題專區
    • 政府資訊公開
    • 公文服務
    • 公布欄
    • 出版品
    • 典藏資料
    • 訴願服務
    • 國賠案件統計

    • 首長信箱
    • 政府因應『港版國安法』專區
    • 陸港澳緊急服務資訊與旅遊警示專區
    • 國人赴港澳動態登錄
    • 臺商窗口
    • 國人赴陸任職規範
    • 因應中國大陸居住證專區
    • 大陸廣告規範平台
    • 網路申辦
    • 本會補助及委辦活動
    • 陸配專區
    • 陸生專區
    • 臺生專區

  •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無障礙網頁宣告
  • 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

本會地址:10051 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2之2號15樓
聯絡電話:(02)2397-5589
傳真號碼:(02)2397-5300
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768以上
本網站支援IE11以上、google chrome、Firefox與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