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 尊 者

伽藍 尊 者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伽藍

伽藍 尊 者

伽藍菩薩(关羽),攝於澎湖縣西嶼鄉的大池西林寺。

佛教
伽藍 尊 者

基本教義

  • 四圣谛
  • 八正道
  • 十二因缘
  • 五蘊
  • 緣起
  • 空性
  • 因果
  • 戒律
    • 毗奈耶
    • 尸羅
    • 五戒
  • 禪那
  • 业处
  • 轮回
  • 波罗密
  • 涅槃
  • 真如
  • 佛性
  • 皈依
  • 三寶
  • 三法印
  • 佛教共識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 菩萨
  • 辟支佛
  • 四向四果
    • 阿罗汉
    • 阿那含
    • 斯陀含
    • 須陀洹

人物英语List_of_Buddhists

  • 释迦牟尼
  • 十大弟子
  • 迦多衍尼子
  • 馬鳴
  • 龍樹
  • 提婆
  • 无著
  • 世亲
  • 覺音
  • 鸠摩罗什
  • 慧遠
  • 菩提达摩
  • 智顗
  • 玄奘
  • 惠能
  • 蓮花生
  • 宗喀巴

宗派、國家和地區

  • 部派
  • 大乘
  • 金剛乘
  • 上座部
  • 三乘
    • 大乘
    • 中乘
    • 「小乘」
    • 一佛乘
  • 漢傳
  • 藏傳
    • 藏傳佛教史英语History of Tibetan Buddhism
  • 印度
  • 斯里蘭卡
  • 緬甸
  • 泰國
  • 中國大陸
  • 台灣
  • 日本
  •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 蒙古國
  • 歐美

歷史

  • 佛教历史
    • 佛教時間線
  • 集结
  • 原始佛教
  • 初期佛教
  • 根本分裂
  • 部派佛教
    • 大眾部
    • 上座部
  • 阿育王
  • 南傳佛教
  • 北傳佛教
  • 於印度衰落英语Decline of Buddhism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 法難
  • 佛教現代主義英语Buddhist modernism
    • 人間佛教
    • 左翼佛教

經籍舉要

  • 大藏经
    • 巴利大藏經
    • 漢文大藏經
    • 藏文大藏经
  • 阿含經
    • 南传尼柯耶
  • 法句經
  • 大般若经
  • 心經
  • 金剛經
  • 法華經
  • 解深密經
  • 華嚴經
  • 維摩經
  • 涅槃經
  • 楞伽經
  • 大悲咒
  • 楞嚴經
  • 圆觉经
  • 藥師經
  • 地藏經
  • 阿彌陀經
  • 坛经
  • 瑜伽論
  • 大智度論
  • 俱舍論

聖地

  • 佛寺
    • 精舍
  • 八圣地
  • 四道場
  • 汉地寺院
  • 佛塔列表

相關主題

  • 艺术
  • 修学制度
  • 組織
  • 人物
  • 佛教模板
    • 佛教主題
    • 上座部佛教
    • 巴利聖典
  • 批評
  • 論諍
    • 大乘非佛說
    • 十方諸佛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伽藍 尊 者
佛教主題

伽藍神,又稱為伽藍菩薩,是佛寺(伽藍)的守護神,相當於道教的「境主神」,也是佛教護法。專責保衛寺院轄區,以及四眾弟子。

目录

  • 1 佛陀時代之伽藍神
  • 2 中國佛教供奉傳統
    • 2.1 關羽為伽藍神
  • 3 其他伽藍神
  • 4 參照
  • 5 外部連結

佛陀時代之伽藍神[编辑]

伽藍菩薩係原本指記載於《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的十八位護法伽藍聖眾:「護僧伽藍神斯有十八人各各有別名。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五名歎美。六名廣妙。七名雷音。八名獅音。九名妙美。十名梵響。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歎德。十四名廣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徹聽。十七名徹視。十八名遍觀」等十八名護法天神。

後來祗園精舍的三位功臣──拘萨罗国的國王波斯匿王(梵名: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祗陀太子,及給孤獨長者(Anathapindik,又名Sudatta〔須達多〕,意為「善授」)因為捐贈「祗樹給孤獨園」給釋迦牟尼佛,於是也被列入伽藍聖眾之列,使伽藍聖眾增至二十一位。

中國佛教供奉傳統[编辑]

中國唐宋時,禪宗道場已有供奉伽蓝菩薩的風俗。《釋氏要覽》云:「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又云:「一切神皆有無數眷屬,即是分任守護也。」時至今日,佛教道場每日的早晚課誦中,都會誦《伽藍讚》:「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以感恩伽藍菩萨護法的功德。也有人會把伽蓝菩萨印在佛教书籍的末页,以此希望得到護法的护持。

然而,今天的中國佛教道場大都會将伽藍菩薩塑造成關羽的造型,而非原本的二十一位伽藍聖眾。

關羽為伽藍神[编辑]

查佛經並沒有以關羽為伽藍菩薩的記載,隋代以前,本來也無這種習俗。其由來,傳說跟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有關。

傳說智者大師在荊州的玉泉山尋覓建寺地點,晚上在山中入定時,關羽顯現,願助智者大師建寺。寺成之後,關羽又依止智者大師皈依受戒,成為佛弟子,並發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天台宗的寺院開始供奉關羽。

然而,以關羽一人取代原來的二十一位伽藍菩薩,似非智者大師的本意。查《智者大師別傳》卷四對此事的記載:「其夕雲開月朗,見二人,並諸部從,威嚴如王,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髮,來前致敬!師問何來?曰予乃蜀前將軍關羽,指少者曰:吾子平也。漢末紛亂,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孫權自保,予義臣蜀漢,期復帝室,時事相違,有志不遂,死有餘烈。」「師即秉爐,授以五戒。」這些記載,都沒提到智者大師要以關羽一人代替原來的二十一位伽藍聖眾。

不過,自天台宗寺院開了供奉關羽的先例後,各宗寺院爭相效法,漸漸地,關羽被捧成伽藍菩薩,跟韋馱菩薩並稱,成為中國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在彩繪或塑造的《全堂佛像》可看到站立在韋馱菩薩像右邊的關羽像),在佛道融合的廟宇中若設有三寶殿或觀音殿,普遍殿前安有一左一右立姿的韋馱與關羽像。

後來更有把關羽的祭典日──農曆五月十三日或者六月廿四日──當成伽藍菩薩的聖誕。有部分佛寺還專門為此舉行佛事以示紀念。更有甚者,少數佛寺還為關羽建了「關帝殿」(或稱「伏魔殿」)。

跟一般其他宗教崇拜關羽的造法不同的地方是,作為伽藍神的關羽必為立姿(獨殿供奉則採坐姿),且習慣上造像上會多了一條綬帶,無風自飄地繞著神像;但是綬帶也並非必然,例如中台禪寺的關公塑像即無綬帶。

其他伽藍神[编辑]

漢地佛寺以關羽為伽藍神,係一種佛教融合中國文化的現象,由漢族神祇守護佛寺,可見民間文化輸往佛教、或是佛教欲接引(或謂拉攏[1])民間信仰之情形[2]。佛教寺院尚有其他的伽藍神[3]:

  • 大權修利菩薩:是一位山神、海神、財神,相傳為阿育王之第七子[4],封號「大權修利(理)」,曾護送舍利至中國,後為人尊為「大權修利菩薩」,供奉在浙江定海縣之招寶山,故又稱「招寶七郎」,屬於財神。其經典形象,一手放在額邊作眺望狀,被尊為海神。曹洞宗寺院供此神為伽藍神,此文化傳至日本。
  • 「迦毘羅王」(Kapila),又作「刼比羅王」。為伽藍之守護神,故時稱伽藍尊王。係四夜叉之一,守護東方,又以意譯稱黃衫大神。此神司掌財運,若人心誠祈福,得滿其願。
  • 祠山尊王:名張渤,字伯奇,古時的水利專家,相傳有法力,化身為「豨龍」(龍首的豬)治水。
  • 五嶽大帝:道教的知名山神。
  • 平水大王:即大禹。
  • 華光大帝:如普陀山普濟寺景區普濟禪寺伽藍殿所供、日本京都黃檗宗大本山萬福寺之伽藍神即是華光大帝。
  • 五福大帝:如長樂市潭頭鎮厚福崇聖寺供奉五福大帝為該寺伽藍神。

參照[编辑]

  • 伽藍
  • 護法

外部連結[编辑]

伽藍 尊 者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伽藍神
  • 伽藍聖眾之由來及其訛傳

  1. ^ 關公信仰初探. www.chinesetheology.com.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2. ^ 关公与伽蓝殿. 新华网.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3. ^ 國家圖書館:日本禪宗寺院之宋明伽藍神-二階堂善弘. [2017-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2).
  4. ^ 《海絲紀行》之寧波篇:東渡佛法 通商南洋.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