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命 記的意思

申命记》(希伯来语:דְּבָרִים‎)是《圣经》全书也是《希伯来圣经》的第5本书。这本书含有对耶和华的百姓发出的有力信息。在旷野流浪了40年之后,以色列的子孙正站在应许之地的门槛上。在这个时候,摩西写下此书来阐述他们的前景;他们在约旦河的对岸会遭遇的困难和摩西向百姓提出最后训示。

犹太教圣经正典《塔纳赫》
及基督教《旧约圣经》
目录
申 命 記的意思
犹太教《塔纳赫》
妥拉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先知书
前先知书
·约书亚记
·士师记
·撒母耳记
·列王纪
后先知书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以西结书
小先知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圣录
诗歌书
·诗篇
·箴言
·约伯记
五书卷
·雅歌
·路得记
·耶利米哀歌
·传道书
·以斯帖记
历史书
·但以理书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历代志
天主教《旧约圣经》
梅瑟五经
·创世纪
·出谷纪
·肋未纪
·户籍纪
·申命纪
历史书
·若苏厄书
·民长纪
·卢德传
·撒慕尔纪上
·撒慕尔纪下
·列王纪上
·列王纪下
·编年纪上
·编年纪下
·厄斯德拉上
·厄斯德拉下(乃赫米雅)
·多俾亚传(次正经)
·友弟德传(次正经)
·艾斯德尔传
·玛加伯上(次正经)
·玛加伯下(次正经)
诗歌智慧书
·约伯传
·圣咏集
·箴言篇
·训道篇
·雅歌
·智慧篇(次正经)
·德训篇(次正经)
先知书
大先知书
·依撒意亚先知书
·耶肋米亚先知书
·耶肋米亚哀歌
·巴路克先知书(次正经)
·厄则克耳先知书
·达尼尔先知书
小先知书
·欧瑟亚先知书
·岳厄尔先知书
·亚毛斯先知书
·亚北底亚先知书
·约纳先知书
·米该亚先知书
·纳鸿先知书
·哈巴谷先知书
·索福尼亚先知书
·哈盖先知书
·匝加利亚先知书
·玛拉基亚先知书
基督新教《旧约圣经》
摩西五经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历史书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
·列王纪上列王纪下
·历代志上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诗歌智慧书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先知书
大先知书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小先知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转到《新约圣经》目录 →

名称由来编辑

塔纳赫 / 旧约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接受为正典的书卷
创世记 · 出埃及记 · 利未记 · 民数记 · 申命记 · 约书亚记 · 士师记 · 路得记 · 撒母耳记 · 列王纪 · 历代志 · 以斯拉记 · 尼希米记 · 以斯帖记 · 约伯记 · 诗篇 · 箴言 · 传道书 · 雅歌 · 以赛亚书 · 耶利米书 · 耶利米哀歌 · 以西结书 · 但以理书 · 小先知书(何西阿书 · 约珥书 · 阿摩司书 · 俄巴底亚书 · 约拿书 · 弥迦书 · 那鸿书 · 哈巴谷书 · 西番雅书 · 哈该书 · 撒迦利亚书 · 玛拉基书)
天主教与东正教都接受的次经
多俾亚传 · 犹滴传 · 马加比一书 · 马加比二书 · 所罗门智训 · 便西拉智训 · 巴录书(耶利米书信) · 但以理书补编(即比新教的但以理书多出的3个段落) · 以斯帖记补编
此外东正教还接受的次经
以斯拉续篇上卷 · 诗篇续编(即第151篇和玛拿西祷词) · 马加比三书 · 马加比四书(附录)
  主题:圣经

本模板:

  • 查看
  • 讨论
  • 编辑

“申命记”这一说法(英文:Deuteronomy)来自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书名狄特罗诺米安(Deu·te·ro·no′mi·on);这字是由狄特罗斯(deu′te·ros),意即“第二”,与诺模斯(no′mos),意思是“律法”,这两个词所组成的。因此它的意思便是“第二份律法;重申律法”。这个字来自希腊译文[1],译自申命记17:18的希伯来文片语米殊尼·哈托拉(mish·neh′ hat·toh·rah′),正确地译作‘律法的抄本’。 不论申命记这个名字含有甚么意思,这本圣经小书却并不是第二份律法或仅是重申律法而已;反之,它阐明律法,规劝以色列人要在他们即将进入的应许之地继续爱戴耶和华和服从他。(《申命记》第1章第5节参)

写作背景编辑

申命记是耶和华与以色列人所立之约的申述;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前,摩西以领袖的身份,向以色列人陈述律法及约的关系,好使在以色列人在所赐他们为业的地方,能敬虔度日,与崇拜偶像的异族有所分别,成为圣洁的选民。

申命记是以色列人生活行为的权威,指引根源,默想的中心,并后代教育的支柱。它不单是 神与人之间的律例规范,也是人际间的共有准则,更是选民应有的历史方面。

那些要进入迦南地的以色列人,因有亲身经历过红海及西奈山之立约,所以在进入迦南展开争战,面对诱惑及过新生活之前,必须认定耶和华 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律法及大能,然后才能在新领袖约书亚带领下确立信心。

作者传说是摩西,以先知的身份申述:公义守约的神必把流奶与蜜之地赐予听从并遵行律法之人,就好像耶和华赐福列祖坚固他们的产业一样;但那背信违约的人,耶和华 神必惩治并从民中剪除。

发现传说编辑

根据列王纪下第22章的记载,约西亚作为耶路撒冷王第18年的时候,因为要修理圣殿,大祭司希勒家于过程中发现到了一本律法书,并让人读给约西亚听。约西亚听了之后大为震撼,认为现下以色列受灾祸的原因,便是忘了这律法书的内容与盟约,且大量的违反。[2]而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这本律法书很可能就是申命记。同时申命记的创作乃是一群奉行“唯耶和华独尊之运动”(Jahwae-allein-Bewegung)人群的作品与声明。透过申命记的创作,让以色列人从原先的多神但耶和华拥有至高地位的信仰,转变成为完全只独尊奉耶和华的信仰。[3]

其它内容引用编辑

希伯来文圣经中被基督教希腊文新约圣经引用得最多的四本书之一,其馀三本是创世记、诗篇及以赛亚书。这样的引述共有83句;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中,只有六本书没有间接提及申命记。[4]

在四福音书中,耶稣多次引用申命记的内容。当耶稣开始传道的时候,他一连三次遭受魔鬼试探,他回答时总是说:“经上记着说”。就是记在申命记里。[5]耶稣引用这些经文作为权威:“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他。”[6]后来,法利赛人以上帝的诫命试探耶稣,他随即引用《申命记》第6章第5节参说:“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7]

主题特色编辑

宪法大纲编辑

对立国以后的以色列人来说,申命记可说是耶和华权管治的宪法大纲,它的写作特色是与当时流行的赫人条约的体裁十分相似,即可分为以下五部份:

  • 一)遵行
  • 二)历史前言
  • 三)主要条例
  • 四)祝福与咒诅
  • 五)约之延续方案

申命记的重点在于教育百姓,指导他们的宗教意识巩固他们对上帝的忠诚,使他们不忘作为神恩典选民的地位及责任。

强调至高地位编辑

摩西在书里自始至终均强调耶和华是至高的上帝;耶和华要求百姓对他作专一的效忠,并且‘尽心、尽性、尽力爱他’。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至大的上帝,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贿赂”。他不会容许人与他抗衡。服从他的可得生命,背逆他的必死亡。耶和华在申命记中所赐的训示正是以色列人所需要的,足以装备他们应付前头的工作。

本书大纲编辑

  • 一)遵行(《申命记》第1章第1节至第5节参)
  • 二)摩西第一次陈词——历史前言(《申命记》第1章第64节参-《申命记》第4章第43节参)
  • 三)摩西第二次陈词——耶和华神的律法(《申命记》第4章第44节参-《申命记》第26章第19节参)
    • 宣告律法的前言, 基本律法。
    • 其他律法,宣告律法的小结。
  • 四)摩西第三次陈词——祝福与咒诅(《申命记》第27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29章第1节参)
  • 五)摩西第四次陈词——总结的律例(《申命记》第29章第2节参-《申命记》第30章第20节参)
    • 吩咐忠于圣约。
    • 抉择的呼召:生命与祝福或死亡与咒诅。
  • 六)圣约自摩西传与约书亚(《申命记》第31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34章第12节参)
    • 律法的吩咐与约书亚蒙召。
    • 摩西之歌,摩西死亡的预告。
    • 摩西的祝福。
    • 摩西之死与约书亚之领导。
    • 总结。

主要内容编辑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摩西在耶利哥城对开的摩押平原上对以色列人发表的几个演讲。第一个演讲在第4章完结,第二个演讲止于第26章,第三个演讲结束于第28章,另一个演讲则一直延续至第30章的末了。 摩西接着替自己的身后事作妥安排,并且委任约书亚为继承人,然后他写了一首优美动人,赞美耶和华的诗歌。他最后祝福以色列的各支派。

摩西的第一个演讲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1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4章第49节参)摩西首先回顾耶和华怎样以忠诚待他的百姓。他吩咐他们占取应许赐给他们的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土地。他追忆耶和华起初如何督导这个神治社会在旷野的艰苦旅途上的一切活动,并且指引他选出一些有智慧、有见识、经验丰富的男子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耶和华领导以色列民以有组织的方式“经过……那大而可怕的旷野”。(《申命记》第1章第19节参)

摩西回想那日探子从迦南带回不利的报告,百姓因此犯了反叛的罪,埋怨耶和华由于恨他们才把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交在亚摩利人手中。耶和华因他们缺乏信心,声言除了迦勒和约书亚之外,这个邪恶世代的人连一个都不得见那块美地。但以色列人竟敢再度悖逆行事,在激动之下擅自攻打敌人,结果亚摩利人如同蜂群一般追赶他们,把他们驱散。

他们转而在红海附近的旷野中流浪。在38年之内,那世代曾经参战的兵丁已悉数死去。 耶和华于是嘱咐他们前往夺取亚嫩以北之地,说:“从今日起,我要使天下万民听见你的名声都惊恐惧怕,且因你发颤伤恸。”(《申命记》第2章第25节参)以色列人相继攻取了西宏的土地以及噩的国境。摩西向约书亚保证,指出耶和华必照样替以色列人争战,助他们征服这一切国家。摩西后来恳求耶和华容他过去,看看约旦河那边的美地;上帝仍旧拒绝,却吩咐他委任和勉励约书亚,使他心坚胆壮。

摩西再三强调上帝律法的重要性,并警告人切不可把诫命加添或删减。不听命便会招致大祸:“你只要谨慎,殷勤保守你的心灵,免得忘记你亲眼所看见的事,又免得你一生、这事离开你的心;总要传给你的子子孙孙。”(《申命记》第4章第9节参)耶和华在何烈山上以令人懔然生畏的方式宣示十诫,那时他们只听见声音,却看不见形像。现在他们倘若转而崇拜假神偶像,便会遭受毁灭,正如摩西指出:“因为耶和华你的上帝乃是烈火,是要求专一效忠的上帝。”(《申命记》第4章第24节参)他因爱以色列人的列祖才拣选他们。天上地下再无别的上帝。摩西劝谕人要服从上帝,“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地上得以长久”。(《申命记》第4章第40节参)

这个演讲结束后,摩西随即在约旦河东面设立比悉、拉末及哥兰城作庇护城。

摩西的第二个演讲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5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26章第19节参)这个演讲吁请以色列人要听从耶和华,他在西奈山曾面对面与他们说话。摩西重申律法典章,但同时作出若干必需的调整,以帮助他们适应渡过约旦河后所过的新生活。演讲并非仅是把律例典章重述一遍而已,其中的每字每句均显出摩西的内心充满了对上帝的热心和虔诚。他为了整个国家的福利而发言。演讲由始至终都大力强调务要遵守律法——必须心悦诚服地遵守而非出于勉强。

首先,摩西重申十诫,叮嘱以色列人要紧守这些诫命,不可偏离左右,这样他们的日子便得以长久,在那地人数也会增多。“以色列阿!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申命记》第6章第4节参)以色列人必须尽心、尽性、尽力爱他,并且必须教导子孙晓得耶和华在埃及曾经显示神迹异能。他们不准跟崇拜假神的迦南人通婚。耶和华拣选以色列人,并非因他们的人数众多,只因耶和华爱他们,又因要守他向他们列祖所起的誓。他们务要远避鬼魔崇拜的陷阱;要毁灭那地的神像,紧紧倚靠那“大而可畏的上帝”耶和华。(《申命记》第7章第21节参)

耶和华领他们到旷野,苦炼他们40年,教导他们明白人活着不是单靠吗哪或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在这40年的管教期内,他们的衣服没有穿破,脚也没有肿。现在他们即将进入一处丰饶富庶的地方!可是,他们务要提防落入物质主义、自以为义的陷阱,并且要紧记耶和华‘赐力量使人富足’,同时会剪除邪恶的列国。(《申命记》第8章第18节参)摩西重提以色列触怒耶和华的事迹。他们必须紧记耶和华在旷野发烈怒,降瘟疫、烈火,大大击杀百姓!他们亦必须记得,他们竟堕落到崇拜金牛犊而招惹耶和华的烈怒,以致要重造法版![8] 现在他们必须事奉和依附耶和华,他因他们列祖的缘故爱护他们,并且使他们“如同天上的星那样多”。(《申命记》第10章第22节参)

以色列人务要紧守“一切诫命”,完全服从耶和华,尽心、尽性事奉他。(《申命记》第11章第8节参,《申命记》第11章第13节参)只要他们听从吩咐,耶和华必然会支持、奖赏他们。此外,他们应当以身作则,悉心教导儿女。摆在以色列众人面前的选择十分明确:顺从的蒙福,背逆的受祸。他们切不可‘事奉别神’。[9]摩西列出具体的律例以指引以色列人前往领受应许之地。这些律例可分为三方面:

  • (1)与宗教、崇拜有关的律法;
  • (2)涉及公正,政府行政及战争的律法;
  • (3)影响到百姓的私人及社交生活的律例。

宗教与崇拜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12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16章第17节参)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时必须把一切伪宗教的遗迹,包括一切大小祭坛、柱像、木偶、神像,都完全除掉。以色列民应当往耶和华上帝为自己选定立名的居所去,欢喜快乐的事奉他。吃肉和祭物的规例也包括再三提醒人不可吃血。“只是你要心意坚定,不可吃血。……不可吃血,这样,你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你和你的子孙就可以得福。”[10]然后摩西坦率地指责偶像崇拜。以色列民甚至不可涉猎伪宗教。要将叛逆上帝的假预言者治死;叛道者,即使是至爱亲朋,甚至是全城的人,也必灭亡。接着是食物中洁净和不洁净之例、什一税之例及照顾利未人的若干规例。欠债者、穷人及奴婢均受到律法的保护。至此,摩西重提为了向耶和华感恩而设的节期:“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上帝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却不可空手朝见。”(《申命记》第16章第16节参)

公正、政府及战争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16章第18节参-《申命记》第20章第20节参)摩西定下一些牵涉到审判官和官长的律法。公正是非常重要的,因耶和华恨恶贿赂与屈枉正直的事。律例中列明如何确立证据及处理司法案件的正当程序:“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将那当死的人治死;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将他治死。”(《申命记》第17章第6节参)演讲也列出君王需要遵守的律例。祭司和利未人也要守若干典章。律法指出巫术的事是“耶和华所憎恶”的。(《申命记》第18章第12节参)摩西瞻望长远的未来,宣布说:“耶和华——你的上帝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11]可是假先知必被治死。这部分最后论及设立逃城,报血仇,免役者的资格及争战之例。

私人及社交生活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21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26章第19节参)这一部分律例涉及以色列人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例如:遇见被杀的人,娶被掳的妇女,长子权,悖逆的儿子,把罪犯挂在木头上,对待外族人,卫生,放债取利,起誓,离婚,拐带,借贷,工价及收割庄稼等。杖打男子的限度是40下。牛踹谷时不可笼住它的嘴。律法也列出娶兄弟遗孀之例。当用公平的法码,因耶和华憎恶欺诈的行为。

临结束这个热诚的演讲之前,摩西重提亚玛力人趁以色列人出埃及疲乏困倦之际从后偷袭他们一事,因此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了”。(《申命记》第25章第19节参)一旦进入应许之地,他们必须欢欢喜喜,将地上初熟的土产及一切土产的十分之一奉献给耶和华,并要感谢说:“求你从天上、你的圣所垂看,赐福给你的百姓以色列与你所赐给我们的地,就是你向我们列祖起誓赐我们流奶与蜜之地。”(《申命记》第26章第15节参)他们若尽心尽性地紧守这些诫命,耶和华必然会尽他的分,‘使他们得称赞、美名、尊荣,超乎所造的万民之上,并照所应许的,使他们归耶和华上帝为圣洁的民。’(《申命记》第26章第19节参)

摩西的第三个演讲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27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28章第68节参)以色列的众长老和祭司聚集起来聆听摩西的演讲,他详述耶和华如何咒诅悖逆的人及赐福给忠贞的人。演讲提出严重的警告,指出不忠会招致甚么可怕的结果。上帝的圣民以色列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他们上帝的话,就必蒙大福,天下万民都必晓得耶和华的名与他们同在。但他们若不听耶和华的话,他便会使“咒诅、扰乱、责罚”临到他们。(《申命记》第28章第20节参)他们必受灾病、干旱及饥荒所打击;仇敌会起来攻击和奴役他们,他们必分散各处,在所要进去的地上必被拔除。他们若不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律法的一切话,敬畏耶和华上帝可荣可畏的名”,更大更重的诅咒就必然会临到他们身上。(《申命记》第28章第58节参)

摩西的第四个演讲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29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30章第20节参)耶和华在摩押地与以色列人立约。正如摩西所重申及说明一般,这约将律法包括在内,能够指引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这个约及上帝所起的誓提醒以色列人必须负起他们的义务。最后,摩西呼天唤地向百姓作见证,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他们面前,接着他劝勉说:“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上帝,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这样,你就可以在耶和华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所赐的地上居住。”(《申命记》第30章第19节至第20节参)

约书亚受委任,摩西之歌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31章第1节参-《申命记》第32章第47节参)第31章描述摩西将律法写下来,并指示百姓要经常公开诵念律法书,然后他委任约书亚,吩咐他要刚强壮胆。摩西接着写了一首纪念歌,并且也把律法写完了,于是安排将律法书放在耶和华上帝的约柜旁。摩西将这首歌的内容说给全会众听,以此作最后的勉励。

这首摩西之歌开始显明他的教训的真正来源:“我的教训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语要滴落如露,如细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我要宣告耶和华的名。”将大德归与“我们的上帝”及“磐石”(《申命记》第32章第2节至第4节参),宣述他的完美作为,使人知道他行事无不公平、忠信无伪,又公义又正直。以色列人行事邪僻,羞辱上帝,忘记了耶和华曾在旷野中野兽吼叫的荒凉之地环绕他们,保护他们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又如鹰搅动巢窝,展翅接取雏鹰。他称他们为耶书仑,意即“正直者”,使他们肥壮,但他们竟惹动他的妒恨,转向假神而成为“心中无诚实的儿女”。(《申命记》第32章第20节参)伸冤报应在耶和华。他操有生杀予夺之权。他若磨锐他闪亮的刀,手握审判之权,就必报复他的敌人。这一切事应当对他百姓的信心产生强化作用。正如这首歌的高潮所吁请一般:“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申命记》第32章第43节参)

摩西临终前的祝福编辑

(覆盖《申命记》第32章第48节参-《申命记》第34章第12节参)摩西为他临终的事提出最后的训示,但他的神治服务尚未彻底完成。首先,他必须为以色列祝福。他再次显扬在耶书仑中为王的耶和华,带领着千千万万的圣者。摩西指名祝福各支派,并接着赞美满有威荣的耶和华:“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命记》第33章第27节参)最后他怀着衷心的体会对全会众说:“以色列阿,你是有福的!谁像你这蒙耶和华所拯救的百姓呢?”(《申命记》第33章第29节参)

摩西登上尼波山观看应许之地之后便死去了。耶和华将他埋葬在摩押地,从那时起一直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所在。他虽达120岁的高龄,但“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 耶和华曾任用他行各样神迹奇事,因此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评论说:“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申命记》第34章第7节参,《申命记》第34章第10节参)

注释与参考文献编辑

  1. ^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的Deuteronómion,是由deuteros (意思是“第二”)和nomos(意思是“律法”)合起来的. [201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8).
  2. ^ 参看《列王纪下》第22章第1节至第20节参
  3. ^ 参见扬˙阿斯曼(Jan Assmann)著,甄飞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与政治身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页219-235。
  4. ^ 参考The New Testament in Original Greek, by B. F. Westcott and F. J. A. Hort, 1956, pages 601-18,the list of “Quotations from the Old Testament” .
  5. ^ 参看《申命记》第8章第3节参;《申命记》第6章第16节参,《申命记》第6章第13节参
  6. ^ 参看《马太福音》第4章第1节至第11节参
  7. ^ 参看《马太福音》第22章第37节至第38节参;《马可福音》第12章第30节参;《路加福音》第10章第27节参
  8. ^ 参看《出埃及记》第32章第1节至第10节参,《出埃及记》第32章第35节参;《出埃及记》第17章第2节至第7节参;《民数记》第11章第1节至第3节参,《民数记》第11章第31节至第35节参;《民数记》第14章第2节至第38节参
  9. ^ 参看《申命记》第11章第26节至第28节参
  10. ^ 参看《申命记》第12章第16节参,《申命记》第12章第23节至第25节参,《申命记》第12章第27节参;《申命记》第15章第23节参
  11. ^ 参看《申命记》第18章第15节至第19节参

外部链接编辑

  • 基督教文艺出版社藏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华人基督宗教文献保存计划
  • 思高圣经学会藏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华人基督宗教文献保存计划

阅读圣经编辑

  • 申命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申命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

参见编辑

  • 摩西五经
  • 创世记
  • 出埃及记
  • 利未记
  • 民数记
  • 摩西
  • 旧约圣经
  • 摩西律法

申命记的作者是谁?

申命記》(希伯來語:דְּבָרִים‎)《圣经》全书也是《希伯来圣经》的第5本书。 這本書含有對耶和華的百姓發出的有力信息。 在曠野流浪了40年之後,以色列的子孫正站在應許之地的門檻上。 在这个时候,摩西下此书来阐述他們的前景;他們在約旦河的對岸會遭遇的困難和摩西向百姓提出最後訓示。

民数记讲的是什么?

民数记以色列人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文献,其普查时间在以色列人离开西乃山前,40年后又举行了一次,同时也记录了以色列迁居的过程。 主题:基督神子的生活意义、见证、中心,以及他们行程和争战的领导、道路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