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十 五 佛懺 由來

據《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及《決定毗尼經》所記載,三十五佛即:1.釋迦牟尼佛;2.金剛不壞佛;3.寶光佛;4.龍尊王佛;5.精進軍佛;6.精進喜佛;7.寶火佛;8.寶月光佛;9.現無愚佛;10.寶月佛;11.無垢佛;12.離垢佛;13.勇施佛;14.清淨佛;15.清淨施佛;16.娑留那佛;17.水天佛;18.堅德佛;19. 旃檀功德佛;20.無量掬光佛;21.光德佛;22.無憂德佛;23.那羅延佛;24.功德華佛;25.蓮花光遊戲神通佛;26.財功德佛;27.德念佛;28.善名稱功德佛;29.紅炎幢王佛;30.善游步功德佛;31.鬥戰勝佛;32.善游步佛;33.周匝莊嚴功德佛;34.寶華游步佛;35.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
關於對三十五佛的崇拜,據《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後記》記載所稱,五天竺的大乘修行者,常于六時禮懺三十五佛;至今中國內地及藏族地區盛行此一信仰。

三十五佛功德 (1)

顯密教法中,均有拜三十五佛的方法;密續四部中也有,但一般不會排放在密續中。

密續四部:無上瑜珈部、母續
瑜珈部
行部
事部

歸依境:
釋迦牟尼佛(或宗大師)
深見諸上師 廣行諸上師
無上瑜珈部本尊
瑜珈部本尊
行部本尊
事部本尊
佛(顯教如藥師七佛,三十五佛)
菩薩
獨覺
聲聞
﹡藥師七佛: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

三十五佛願力(賈曹傑解釋)宗大師右邊,白髮老者
1. 釋迦牟尼佛:消除一萬劫的罪障
2. 金剛不壞佛:消除一萬劫的罪障
3. 寶光佛:消除三萬一千劫的業障
4. 龍尊王佛:消除八劫的業障
5. 精進軍佛:消除綺語的業障
6. 精進喜佛:消除三個意業(貪、瞋、癡)的業障
7. 寶久佛:消除用了他人供養三寶東西的惡業
8. 寶月光佛:消除一劫的業障
9. 現無愚佛:消除毀謗僧人功德的惡業(現前見到佛就有意義)
10. 寶月佛:消除殺母之惡業
11. 無垢佛:消除殺父之惡業 (太陽表”無垢”)
12. 勇施佛:消除殺阿羅漢的惡業(阿羅漢是對治煩惱最勇力者)
13. 清淨佛:消除破和合僧的惡業(破和合僧之地,數百年修行不會生起證悟)
14. 清淨施佛:消除出佛身血的惡業(清淨是指修行很好的僧團,消除對佛生不敬心的惡業,對佛什麼都可以捨棄)
*10 ~ 14和消除五無間罪有關

四力懺悔:消除罪障,是福田力,是外在的助緣;主要是具足四力懺悔。
1. 依止力:依止是三寶(皈依佛、法、僧)的信心,隨時三寶在面前不會犯惡業。法寶是依於自己,本於”業果”而不犯惡業。
2. 追悔力:懺悔的心依於依止力(歸依的觀念是否正確)
3. 對治力(有六):1)依止甚深經(般若波羅蜜多經)2)勝解空性(觀想空性)3)依念誦(百字;明咒密續)4)依佛像5)依供養6)依名號(聽聞受持諸佛名號;是福田力)
4. 防護力:自己掌握來世,是自己的責任;自己建立不要再犯的決心。如此就不會感果。

依止力是正確的歸依觀念,之後,業果的觀念會清楚,對過去做了那麼多惡業,心中才會有慚愧的心生起,追悔心才能夠生起。

三聚經中的在拜三十五佛之前,先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此即是依止力,是很重要的。

行善造惡具力業門:
1. 福田門(指行善造惡的對象)
2. 所依門(指行善造惡的當事人)
3. 事物門(指行善造惡的事物)
4. 意樂門(指行善造惡的想法動機)

所造惡業的果報,來世一經感果,造作等流果是最為嚴重的,心中想到會生追悔,最簡單的方法是以唸三十五佛佛號來對治。

廣論先談業果,建立皈依的心,”現在的行為”為什麼可以把握,不會造惡業;而再談四力懺悔,淨治過去已造作的惡業。但四力懺悔可以從”未來”相反的方向去看,防護為來不會投生惡趣;而從未來正面去看,希我們知業果而行白業。

一般由我們的心相續投生善惡趣,是因業果,故而從依止三寶,進而談追悔力,…
若因造特別的惡業,心生追悔,故希求法寶,所以廣論先從追悔力始。

三十五佛功德(2)

15. 水天佛:消除傷害女阿羅漢修行的罪業。(娑留那佛)水滅火,阿羅漢可消除煩惱的火,故有如此的關係。
16. 水天天佛(水天佛):消除殺菩薩的罪業;阿羅漢拜的對象是菩薩。
17. 堅德佛:消除殺或害上師的罪業。堅德:是最好、最有幫助的,如上師一般。
18. 栴檀功德佛:栴檀木很香,出家眾守戒有戒香,消除阻止出家眾供奉的罪惡業。
19. 無量掬光佛:消除破壞佛塔的罪業,信眾對塔生恭敬心。
20. 光德佛:消除瞋心的罪惡業。(反之,大家見之會心生歡喜)
21. 無憂德佛:消除貪心的罪惡業。(離開貪心的束縛)
22. 那羅延佛:消除一萬劫的罪業。(就時間言)
23. 功德華佛:消除十萬劫的罪業。
24. 清淨光遊戲神通佛:消除一千劫的罪業。
25. 蓮花光遊戲神通佛:消除七劫的罪業。
26. 財功德佛:消除習氣的罪業,(習氣是唯識所稱的阿賴耶識,習氣如礦,去之生功德,如礦生財)
27. 德念佛:消除身的惡業。(透過佛身去想,唸誦)
28. 善名稱功德佛:消除緣覺的罪業(因見佛來,則不喜的惡業或見修行比我好的,則不喜)。「善名稱」是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
29. 紅燄帝幢王佛:消除嫉妒心的惡業。(消除人家好,會不喜歡;以後就會大家看不起、不喜歡我。敬禮此佛,大家會尊敬我如寶幢。)
30. 善遊步功德佛:消除教他作的惡業。(我們領導他人帶往好的方向,有消除帶他人往不好的方向)~ 能力
31. 鬥戰勝佛:消除慢心的罪惡業。(慢心是一直想要我贏,慢心的消除是我完全不會贏)
32. 善遊步佛:消除離間的惡業。(知道領導他人相處善巧的方法。)
33. 周匝莊嚴功德佛:消除”見作隨喜”(他人所造)的惡業。結果是四周(地方、他人)修行的結果圓滿。
34. 寶華遊步佛:消除謗佛法的惡業。花是蓮花,即佛法的意思;把眾生帶出輪迴的方法。(離垢)
35. 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消除破三昧耶界(對上師)的惡業。佛坐在蓮花座如須彌山之國王。

依龍樹菩薩三聚經(大乘三聚淨戒論)的解釋是:
1. 釋迦牟尼佛:身金色;右手觸地,左手定印(禪定)
2. 金剛不壞佛:身藍色;兩手持金剛杵。
3. 寶光佛:白色;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日輪(太陽表勝義菩提心—空正見)
4. 龍尊王佛:藍色;右手持海中樹,左手持藍色的蛇。
5. 精進軍佛:黃色;右手持劍,左手持經書。
6. 精進喜佛:橘色;右手持日輪,左手持紅色蓮花。
7. 寶久佛:紅色;坐火輪,右手持摩尼寶,左手持圓的火球。
8. 寶月光佛:白色;右手持摩尼寶,左手拿月輪。(表世俗菩提心)
9. 現無愚佛:綠色,左、右手持佛的眼睛各一。
10. 寶月佛:淺綠色(帶白色);右手持摩尼寶,左手持月輪。
11. 無垢佛:淺灰色(帶白色)左、右手各持一鏡子。
12. 勇施佛:白色;雙手拿一株大樹(有葉有果)一直布施給眾生。
13. 清淨佛:橘色;右手持蓮花,左手持日輪。
14. 清淨施佛:黃色;右手月輪,左手持蓮花。
15. 水天佛(娑留那佛):藍色;右手持說法印,左手持經。
16. 水天天佛:白色;右手持水天檀城,左手持鏡子。
17. 堅德佛:紅色;右手持蓮花,左手持小小的如意寶樹。
18. 栴檀功德佛:橘色;右手持栴檀樹,左手持如意樹的果子。
19. 無量掬光佛:紅色;左、右手各持一日輪。
20. 光德佛:白色;兩手合捧一白色光球。
21. 無憂德佛:淺藍色;兩手抱著一無憂樹。
22. 那羅延佛;藍色;須彌山的手印和蓮花的手印。
23. 功德華佛:黃色;雙手拿很多如意樹的果子。
24. 清淨光遊戲神通佛:白色;右手持蓮花,左手持光球。
25. 蓮花光遊戲神通佛:紅色;持蓮花與日之手印。
26. 財功德佛:紅色(略白);左、右手各持一如意寶。
27. 德念佛:黃色;右手持劍,左手持經書。
28. 善名稱功德佛:綠色;兩手拿一三十二相圓滿的佛像。
29. 紅焰帝幢王佛:黃色;右手持摩尼寶,左手持寶幢。
30. 善遊步功德佛:白色;兩手觸地印。
31. 鬥戰勝佛:黑色;右手持劍,左手持盾。
32. 善遊步佛:白色;左手觸地印,右手示無畏印。(可以救護有情離苦)
33. 周匝莊嚴功德佛:黃色;右手持如意寶樹,左手持日輪。
34. 寶蓮花遊步佛:紅色;右手持如意寶,左手持蓮花。
35. 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如天空之淺藍色;兩手持須彌山。

四根本顏色—白、黃、紅、綠(息、增、懷、誅),祈求佛,菩薩依此四目標希求,若佛菩薩原是白色,因希求而可能會出現其他顏色:無法說某佛一定是某一顏色。因眾生的根器,修法時的心而顯現不同,但佛的功德一定要了解(三十五佛逐一的功德)

因對佛功德的了解,而對佛生起信心。而三十五佛各個於成佛前行菩薩行,發大願,成佛後,對眾生之利益也不同;於自己的惡業,要生追悔心,針對惡業而拜某一佛,亦清淨前世無邊的惡業。思業之過患,清淨對治,同時也要思佛的功德;要具足各個佛的大願,唸名號,對治就會強,最後要做好防護力。

三 十 五 佛懺 由來

 

三十五佛忏悔文,即禮拜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的一種修行方式,五天竺的大乘修行者,常於六時禮忏三十五佛;至今西藏猶盛行此一信仰。

三十五佛有三個出處

1,0325 12 佛說決定毗尼經(1卷) 西晉 炖煌三藏譯

2,0326 12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忏文 (1卷) 唐 不空譯

3,0310 11 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卷第九十,優波離會第二十四)

《寶積經》版本優波離會第二十四

復次捨利弗。若有菩薩犯波羅夷者。應對清淨十比丘前以質直心殷重忏悔。犯僧殘者。對五淨僧殷重忏悔。若為女人染心所觸。及因相顧而生愛著。應對一二清淨僧前殷重忏悔。捨利弗。若諸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波羅夷。或犯僧殘戒。犯塔犯僧。及犯余罪。菩薩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晝夜獨處殷重忏悔。應自稱雲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栴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花佛 南無蓮花光游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炎帝幢王佛 南無善游步功德佛 南無斗戰勝佛 南無善游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花游步佛 南無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

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

三十五佛禮忏法是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如果你不想受苦,就要禮敬三十五佛來淨障。如果你沒有空間可以禮拜,至少可以合掌念誦三十五佛的名號,萬 一你有什麼疾病或缺陷,沒有辦法合掌,至少可以用嘴巴念。你一開始念三十五佛的名號,光是念就有非常大的利益。如果你希望修行上有所證悟、有所成就的話, 一定要禮敬三十五佛。就算你不追求很高的成就,只是不想要受苦而已,禮敬三十五佛也非常重要。

菩提道次第中舉出六種除障技巧,持誦三十五佛是其中一種。除障的法門之一是持誦佛名,特別是念三十五佛,這是威力十分強力的法門。三十五佛的每一尊佛均示現來去除某一種我們通常會違犯的惡業,使我們的心淨 化。持每一尊佛名,都會淨除好幾劫的惡業,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威力強大的法門。

持這些佛中的一尊佛名會淨除好幾劫的特定惡 業,持一尊佛名一次就可以療除所有四百零四種疾病的肇因,無疑地,這個除障法太寶貴了。僅僅持一次佛名所淨除的惡業,便是所有疾病、困境的肇因。持一次佛 名就可以淨除所有我可能必須生生世世,百千世不斷經歷的疾病、困難,以及修行的障礙。所淨除的不僅是一個惡業,而是好幾劫的惡業!

“南無金剛不壞佛”

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

“南無寶光佛”

消過去生中,三萬劫的罪業

“南無龍尊王佛”

消過去生中,八劫的罪業

“南無精進軍佛”

能消過去生中一切口業

“南無精進喜佛”

消過去生中一切意業

“南無寶火佛”

消過去生中,盜取三寶物的罪業

“南無現無愚佛”

消過去生中,宣說四聖眾過失的罪業

“南無寶月光佛”

消過去生中,一劫的罪業。

“南無寶月佛”

消過去生中,弑母(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南無無垢佛”

消過去生中,弑父(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南無勇施佛”

消過去生中,弑阿羅漢(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南無清淨佛”

消過去生中,破和合僧(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南無清淨施佛”

消過去生中,出佛身血(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南無婆留那佛”

消過去生中,擯棄、驅逐阿羅漢的罪業

“南無水天佛”

消過去生中,弑菩薩的罪業

“南無堅德佛”

消過去生中,弑阿阇梨或師長的罪業

“南無旃檀功德佛”

消過去生中,阻止齋僧的罪業

“南無無量掬光佛”

消過去生中,毀壞塔寺的罪業

“南無光德佛”

消過去生中,一切瞋業

“南無無憂德佛”

消過去生中,一切貪業

“南無那羅延佛”

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

“南無功德華佛”

消過去生中,十萬劫的罪業

“南無清淨光游戲神通佛”

消過去生中,一千劫的罪業

“南無蓮華光游戲神通佛”

消過去生中,七劫的罪業

“南無財功德佛”

消過去生中,由煩惱習氣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德念佛”

消過去生中,一切身業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消過去生中,對於佛出世不歡喜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紅焰幢王佛”

消過去生中,由嫉妒心所做的罪業

“南無善游步功德佛”

消過去生中,教唆他人造作惡業的罪業

“南無斗戰勝佛”

消過去生中,由傲慢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善游步佛”

消過去生中,由兩舌(挑撥離間)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消過去生中,隨喜他人不善的罪業

“南無寶華游步佛”

消過去生中,毀謗佛法的罪業

“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消過去生中,毀謗上師與違犯三昧耶戒(誓願)的罪業

三十五佛懺悔文(大寶積經)

復次舍利弗。若有菩薩犯波羅夷者。應對清淨十比丘前以質直心殷重懺悔。犯僧殘者。對五淨僧殷重懺悔。若為女人染心所觸。及因相顧而生愛著。應對一二清淨僧前殷重懺悔。舍利弗。若諸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波羅夷。或犯僧殘戒。犯塔犯僧。及犯餘罪。菩薩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晝夜獨處殷重懺悔。

應自稱云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栴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花佛

南無蓮花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炎帝幢王佛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南無鬪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花遊步佛 南無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世尊當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已來所作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邊地下賤及蔑戾車。如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懺悔。

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復於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於餘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亦如是迴向。

眾罪皆懺悔 諸福盡隨喜
及請佛功德 願成無上智
去來現在佛 於眾生最勝
無量功德海 我今歸命禮

如是舍利弗。菩薩應當一心觀此三十五佛而為上首。復應頂禮一切如來。應作如是清淨懺悔。菩薩若能滅除此罪。爾時諸佛即現其身。為度一切諸眾生故。示現如是種種之相。而於法界亦無所動。隨諸眾生種種樂欲。悉令圓滿皆得解脫。 大寶積經》

----------------------------------------------------------------------------------------------------------------------------------------------------------------------------------------------------------------------------

三十五佛懺悔文(顯密日誦集)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尊法、賢聖僧。

南無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世尊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蓮花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焰帝幢王佛 南無善游步功德佛

南無鬥戰勝佛 南無善游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華游步佛 南無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 (選自《佛說決定毗尼經》)

如是皈命已,所有十方一切世界,如來應供正等覺,諸佛世尊,常住在世,願諸世尊,憶念於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無始生死以來,在一切輪回中所受生處,所作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物,若僧物,若十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入, 若教他入,見入隨喜。由是罪障之所覆藏,我有情,應墮地獄,餓鬼旁生,或生邊地,及蔑戾車,或生長壽諸天,設得人身,諸根不具,或執邪見,或厭諸佛出興於世。所有罪障,今對一切諸佛世尊,智慧者,眼證者,稱量者,知者,見者彼諸尊前,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從此制止永不再犯。願彼諸佛世尊,憶念於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無始生死以來,在其他輪迴中,所受生處,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若我佈施之善根,若我護戒之善根,若我淨行之善根,若我成熟諸有情之善根, 若我發無上菩提心之善根,若我修無上智之善根,悉皆合集,校計籌量,今對無上,無能勝,勝中勝,尊中尊前,悉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諸佛世尊雲何 回向,未來諸佛世尊雲何回向,現在諸佛世尊云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眾罪皆懺悔,諸福盡隨喜,我今勸請祈禱一切佛,願證最勝無上智。過去未來現在佛,人中最勝尊,讚歎無量功德海,我今合掌皈命禮。

菩薩具足大悲力 利益救護諸有情 救護無依罪惡我 彼諸菩薩我皈依

身業有三種 口業複有四 以及意三業 十不善盡懺 願戒淨無垢

無執戒度圓 無始至今生 十惡五無間 心隨煩惱轉 諸罪皆懺悔

我昔所作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所有禮贊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源自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顯密日誦集》)

----------------------------------------------------------------------------------------------------------------------------------------------------------------------------------------------------------------------------

三十五佛懺悔文(佛說決定毗尼經)

若有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於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犯塔犯僧。如是等餘犯。菩薩應當三十五佛邊。

所犯重罪晝夜獨處至心懺悔。懺悔法者。

歸依佛 歸依法 歸依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軍佛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栴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如來 南無紅炎幢王如來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南無鬪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華遊步佛

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願諸世尊慈哀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已來所作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道。邊地下賤及彌戾車。如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懺悔。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

復於諸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於餘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揣之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挍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亦如是迴向。

眾罪皆懺悔 諸福盡隨喜

及請佛功德 願成無上智

去來現在佛 於眾生最勝

無量功德海 歸依合掌禮

佛說決定毗尼經


----------------------------------------------------------------------------------------------------------------------------------------------------------------------------------------------------------------------------

《佛說三十五佛懺悔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出烏波離所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娜謨釋迦牟尼佛 娜謨金剛堅固能摧佛 娜謨寶焰佛

娜謨龍自在王佛 娜謨勤勇軍佛 娜謨勤勇喜佛

娜謨寶火佛 娜謨寶月光佛 娜謨不空見佛

娜謨寶月佛 娜謨無垢佛 娜謨離垢佛

娜謨勇施佛娜謨淨行佛 娜謨梵施佛 娜謨水王佛

娜謨水天佛 娜謨賢吉祥佛 娜謨無量威德佛

娜謨栴檀吉祥佛 娜謨光吉祥佛 娜謨無憂吉祥佛

娜謨那羅延吉祥佛 娜謨花吉祥佛 娜謨蓮花光遊戲神通佛

娜謨財吉祥佛 娜謨念吉祥佛 娜謨善稱名號吉祥佛

娜謨帝幢幡王佛 娜謨鬪戰勝佛 娜謨勇健吉祥佛

娜謨勇健進佛 娜謨普遍照曜莊嚴吉祥佛

娜謨寶蓮花遊步佛 娜謨寶蓮花妙住山王佛

如是等十方一切世界中諸佛世尊。出現世間住持遊行。願皆觀察哀愍於我。我或今生或於餘生。無始時來廣作眾罪。或自作或隨喜作或教他作。或偷盜佛物四方僧物。或自作或隨喜作或教他作。或造五無間罪十不善業道。或自作或隨喜作或教他作。由此業障覆蔽身心生於八難。或墮地獄傍生鬼趣。或生邊地及彌戾車。或生長壽天。設得人身諸根不具。或起邪見撥無因果。或厭諸佛出興于世。如是一切業障。我今對一切諸佛世尊。具一切智者具五眼者。證實際者稱量者。知者見者前。我今誠心悉皆懺悔不敢覆藏。願我尸羅律儀復得如故。復願諸佛世尊攝受護念證明於我若我今生或復餘生。無始時來於流轉生死。或曾捨施傍生一團之食。或曾持一淨戒。或曾修梵行善根。或曾修少分無上智善根。悉皆合集計校籌量。如三世一切諸佛於最勝無上迴向願中。願皆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一切罪懺悔 諸福皆隨喜
及勸請諸佛 願證無上智
過去及未來 現在人中尊
無量功德海 我今稽首禮

(右此三十五佛名并懺悔法。出烏波離所問經。能淨業障重罪。現生所求禪定解脫。及諸地位皆能滿足。五天竺國修行大乘人。常於六時禮懺不闕。功德廣多文煩不能盡錄。但依天竺所行者略記之。餘如本經所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