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著光影旅行

《女人四十》(1995)、《花樣年華》(2000)、《千禧曼波》(2001)等華語電影,觀眾也許如數家珍,然而或許不知在經典背後,追趕浮光掠影的那雙眼睛。李屏賓,是臺灣著名的電影攝影師,圈內人稱他為「賓哥」。「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天天都是好...(更多內容)

《女人四十》(1995)、《花樣年華》(2000)、《千禧曼波》(2001)等華語電影,觀眾也許如數家珍,然而或許不知在經典背後,追趕浮光掠影的那雙眼睛。李屏賓,是臺灣著名的電影攝影師,圈內人稱他為「賓哥」。「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天天都是好天」,對生活細節用心體會的他,總能順應自然捕捉風和人的脈動,凝結細緻光影創造視覺驚喜,被喻為「光影詩人」。

本片耗時三年拍攝,橫跨各地緊隨李屏賓匆促來去的身影,呈現其創作軌跡與獨到的藝術視野。在工作場合中,他嚴謹的態度和沈穩的節奏總能安定團隊,讓合作導演印象深刻。對於後輩的照顧與提攜也從不藏私,只要肯問,他就慷慨分享。而在輝煌生涯的背後,家人的默默守候成為他最堅強溫暖的後盾。「世界變小了,家卻變遠了!」面對長期離家的孤寂和渴望回家的掙扎,賓哥心中無以言說的虧欠,在導演細膩的紀錄下真情流露。

可支援影像素材規格:DVD、藍光及DCP

藝術大師的風範,與其背後的人生取捨

在院線上映的七年半之後,《乘著光影旅行》終於以數位、高畫質的面貌重回台灣觀眾面前,而我要再說一次:這是這輩子目前,影響我最深的一部電影。

《乘著光影旅行》是國寶級攝影師李屏賓的紀錄片,多數的台灣觀眾認識他,是因為他是侯孝賢導演過去這30年來、持續合作的最佳拍檔。多年下來他也跟國內的張艾嘉,華人圈的王家衛、姜文,國外的是枝裕和、陳英雄等等導演共事,成為國際上備受敬重的大師。而這部紀錄片把他的作品片段,以及眾多訪談的畫面剪輯在一塊,讓觀者得以親「眼」看見那些鏡頭裡,別出心裁的韻味。

乘 著光影旅行

乘 著光影旅行

透過這部片,我習得並且內化多年的則是兩件事:賓哥的藝術哲學,還有待人處事。作為一位攝影指導,他對光線和色彩的體會及掌握度,自然是極高,他說「你不關心它,它就不會是你的」,他對各種手工藝品的質地充滿著迷,對一個空間的「視覺氣味」特別敏感。這同時他又相信機緣:他和侯導到了拍攝現場,無論氣候光線如何,「天天都是好天」—劇本可以調,情節也可以改,不論一場雪或是一陣風,經驗告訴他這都是「老天為你準備好的,買都買不到」。他所做的只是以精準的專業,臨場把這些都拍攝下來。

他的鏡頭,則是像風一般,悠然擺盪在場景裡,彷彿自己也是一個角色,有著興味盎然的目光。

乘 著光影旅行

乘 著光影旅行

乘 著光影旅行

這樣的賓哥,帶著與眾不同的拍片心境,然而他到哪兒都是「一個人去,就把事給辦了」。沒有助理和助手,卻讓所有合作過的晚輩都尊稱他一聲老師,因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跟傳統東方師匠式的、愛理不理的傳學方式大相逕庭。再加上他在拍攝現場,對劇組的夥伴很關心,帶人也帶心,這正是他受到尊崇的「大哥風範」。

這兩項特質,教導我在過去的這些年,面對文字創作盡力把自己做到最好,其餘的一切就交給緣份去決定,不加強求;面對工作上的同伴或身邊朋友,則選擇誠心相交,因為我相信:當你善待這個世界,即使它不永遠懂得珍惜,至少會在一些時刻,用同樣的溫暖回報你。

把鏡頭拉遠,《乘著光影旅行》不只看賓哥作為藝術家的一面,也看他作為平凡人的心情。在此的關鍵字是「取捨」—身為一個被全球爭相邀約、一去就是數個月的遊牧創作者,他選擇這樣的生活,勢必要犧牲掉跟家人的相處。而在台灣的老母親,在美國的妻小,都成為他在自我完成的藝術道路上,心心念念掛記著,又只能留在身後的。這樣的選擇值得嗎?這樣的人生是否無悔?賓哥沒有答案,紀錄片當然也不會有。

然而到了最後,當他自己道出:家人的安危,以及陪伴的幸福,一直都在那,只是我們往往都忽略了。那當中的無奈與慨嘆,似乎又回過頭,跟他相信所有靈光就在身邊的藝術哲學,遙相對話起來。

《乘著光影旅行》是影響我至深的一部電影,不只在美學觀,還在人生的態度上。所以我要再次推薦給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它一定會再繼續教我一些什麼。

我要写影评

乘着光影旅行——李屏宾的摄影人生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乘 著光影旅行
五色全味 2010-10-25 00:35:41

戲夢人生

姜秀瓊打算拍李屏賓,伙同香港攝影師關本良,一拍就是幾年。但事實是,李屏賓不過50多歲,何以已經到了拍紀錄片記錄光影一生的年紀? 李屏賓之所以被如此推崇,竊以為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並非技術因素和那一大堆獎項(李屏賓的技術自然無可置疑),而是李屏賓的為人:看似粗獷...  (展开)

乘 著光影旅行
木卫二 2011-07-16 13:10:20

在路上的摄影师

作为电影人的记录片,《乘着光影旅行》总会让我想到《侯孝贤画像》。毕竟,李屏宾和侯孝贤关系太近了,两个人本就是合作伙伴,生活经验相似。再者,当两部片子都出现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电影片段,记忆总是会混淆起来。当年阿萨亚斯仅拍了5天,而《乘着光影旅行》则拍了很久,毕竟...  (展开)

乘 著光影旅行
kusicat 2012-05-19 17:10:55

闲聊

机缘巧合,因为《乘着光影旅行》一片的交流活动,有机会接触到导演姜秀琼,实在忍不住想记下这些听来的琐屑。 1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她说她当时已经读大学了,看到杨德昌导演招群众演员,于是便和几个同学去碰碰运气,想的是去凑热闹,当一个在电影院鼓掌那种群众演员,去看...  (展开)

乘 著光影旅行
3月的樱花 2010-10-24 02:26:48

电影,是在做什么?

开场之前见到李屏宾本人来介绍了。尽管他因为交通问题迟到,但是想在他昨天刚从美国飞来香港,也可以体谅的吧。 我想说说我觉得有启发的地方。 开头的时候我见到了很大的摄影机器,不能不说这部电影?纪录片?的确将我再一次浸入最近我居然开始挣扎的问题了。如果不是最近去戏...  (展开)

乘 著光影旅行
White Mint 2013-09-02 19:49:45

光影人生

生命如光影,一晃即逝,光影如生命,是活着的。 那些光影不仅仅重现了我们的生命,更多时候,是重新建构了我们的记忆。 电影如梦,梦境比现实更真实。 电影给了你一个窗口和一份专注力,看树叶跳舞,跟他们对话,让你可以在这里尊重每一个受造物,更惊叹于上帝所造的生命,让人...  (展开)

乘 著光影旅行
左翼 2011-12-16 17:44:39

乘着光影去旅行----光影诗人李屏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李屏宾,用光线与色彩引领呼吸的摄影诗人。 看着这个满脸络腮胡子,粗旷的男人,却是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中的一光一影,一人一物,一静一动。 那些微妙的隐匿情绪,在他自然敏捷的捕捉中惟妙惟肖。 他经常拿着摄录机拍摄摇曳舞蹈的风、喃喃细语的树叶, 用手和心倾听这...  (展开)

乘 著光影旅行
张锦满 Moonie 2011-06-11 19:09:35

深探攝影大師李屏賓 洋溢親情

電影人製作紀錄片,拍攝另位電影人的工作、生平、思想和家庭,在外國都不多見,何況中港台電影圈。今回這部《乘著光影旅行》,由台灣女導演姜秀瓊和香港攝影師關本良合作,花費三年,走到法國、日本、美國、挪威、香港、台中、大陸新疆等等多處地方,拍攝電影攝影大師李屏...  (展开)

乘 著光影旅行
dearalice 2014-05-06 17:09:20

李屏宾,电影论“道”

采访中,李屏宾谈到“道”字。 ”中国字这个道,上面就是两点,就是阴阳,每一个植物的生长都是两片叶子,没有三片叶子。然后到我工作的时候,常常需要摆设轨道什么的,尽量不去割坏草,压坏什么。“ 李屏宾的电影之“道”也并不止于如此,“...  (展开)

> 更多影评 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