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 因為 經濟發展的 不同 而 形成 不同 類型的 聚落 例如 德國的 魯 爾 及 法國 洛 林 等 內 陸 地區 由於 當地 礦產資源相當豐富 加 上 河運 便利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1 什麼是資源型城市
  • 2 資源型城市的特征
  • 3 資源型城市的轉型

什麼是資源型城市

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類型。長期以來,作為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應地,資源型城市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由於缺乏統籌規劃和資源衰減等原因,這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結構失衡、失業和貧困人口較多、接續替代產業發展乏力、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維護社會穩定壓力較大等。

資源型城市的特征

第一就是產業比較單一。一個城市就依靠一個產業,就是礦產,拼命地挖,拼命地賣。

第二是中心性不強。一個城市應該是一個區域的中心,大家都跑來這裡交易。但是資源型城市不是這個區域的中心,就僅僅是因為有礦,所以聚集了很多人。它和周圍的居民、周圍的區域沒有太大的關係。它不是因為條件好而成立的城市,而是一下子冒出的城市,和歷史是完全斷裂的,因此它的可持續性天生就存在問題。城市所依托的資源一旦沒了,可持續性的問題也就暴露出來了。

第三是以國有大企業為主體,像大慶、白銀、個舊、金昌等,都是依托國有大企業建設城市。先有企業,後有城市。企業的生存發展決定了居民未來的生活,也決定了城市的走向。這就是一個企業決定一個城市。

資源型城市的轉型

近年來,由於可採資源日益減少,資源開采難度越來越大,但由於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又不得不加大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強度,所以,資源型城市的產業結構日益顯示其不合理,同時引發了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嚴重地困擾著中國資源型城市的“三危現象”在美、德、法、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同樣曾經出現,在國外資源型城市基地改造的成功範例中,比較典型的是德國魯爾區的“轉型型”範例、美國匹茲堡“復興型”範例和法國洛林地區的“告別型”範例。本文通過介紹國外資源型城市從危機中成功轉型的案例,意在為國內困難重重的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借鑒。

1.“轉型型”經濟轉型

德國的魯爾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工業區,它位於德國西北部,是一個以煤炭開采為基礎的工業基地。魯爾區煤田面積為6200km2,煤炭地質儲量達652億t,煤層厚、開采條件好、煤的品種多。20世紀50~60年代,這一地區扮演著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和高速增長的“發電機”角色,其鋼鐵產量占全國70%,煤炭產量高達80%以上,經濟總量曾占到德國內生產總值的1/3。20世紀50年代後期,魯爾老工業基地經濟結構和傳統產業受到嚴重挑戰,過度開采造成資源趨於枯竭,生產成本直線上升,產品市場萎縮,工人大量失業。德國政府從20世紀60年代起,對魯爾老工業基地進行改造。

(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協調聯邦、州和市三級政府共同參與對老工業基地的改造。首先,聯邦政府經濟部下設聯邦地區發展規劃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州政府設立地區發展委員會及實行地區會議制度,市政府成立勞動局和經濟促進會等職能部門,專門負責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綜合協調,以剋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低效”的弊端;其次,分期制定振興規劃,以規劃的廣泛認同性來保障行動的協調一致性;最後,提供資金扶持,發揮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從1985年起,分5個階段,投資1.3億馬克,建設了一個技術園。其建設費用中有9 000萬馬克是由歐盟、聯邦和州政府資助的。在環境治理方面,對填充廢井和環境整治提供資金,由聯邦政府承擔2/3,地方政府負責1/3,還啟動了煤炭補貼稅。

(2)改造傳統產業,完善基礎設施。1968年,北威州政府制定了第一個產業結構調整方案——“魯爾發展綱要”,對礦區進行重點清理整頓,將採煤集中到贏利多和機械化水平高的大礦井,類似於中國的“關、停、並、轉”,同時採取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並改造煤鋼業。這些優惠政策包括價格補貼、稅收優惠、投資補貼、政府收購、礦工補貼、環保資助、研究與發展補助等。此外,各級政府還通過大力改善當地交通基礎設施、興建和擴建高校和科研機構、集中整治土地等措施,為魯爾區下一步的發展奠定基礎。

(3)吸引資金和技術,大力扶持新興產業。1979年,聯邦政府與各級地方政府及工業協會、工會等有關方面聯合制定了“魯爾行動計劃”,旨在逐步發展新興產業,以掌握結構調整的主導權。優惠的政策,加上強有力的扶持措施,使得信息、電子信息等“新經濟”工業在魯爾區的發展極為迅速,並遠遠領先於德國其他地區。據統計,目前北威州從事數據處理、軟體及信息服務的企業超過11萬家,電信公司38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位於魯爾區內。為確保魯爾區在未來競爭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州政府採取了大量措施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確立了12個優先發展領域,其中有生物、醫療技術、電腦、軟體和通信技術等。

(4)因地制宜實現產業結構多樣化,同時積極創造就業。為充分調動有關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德國政府1989年制訂了“礦冶地區未來動議”,近年來又著手實施“歐盟與北威州聯合計劃”,其目標是充分發揮魯爾區內不同的區域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行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多樣化。例如:多特蒙德依托眾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大力發展軟體業;杜伊斯堡發揮其港口優勢,成為貿易中心,並建立了“船運博物館”;埃森則憑藉其廣闊的森林和湖泊,成為當地的休閑和服務業中心等。

(5)築起社會保障大堤。每一個公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由於資源枯竭,魯爾區一大批工人失業,為了保障失業者能夠安定地生活,德國政府為他們建起了必要的社會保障。在此,完善的保險制度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德國保險業的基本險種分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補貼)以及公職人員退休金和職工病假工資等。

經過數十年持續不斷的發展,魯爾地區成功實現了經濟結構轉型。如今大部分礦山和鋼鐵廠關閉了,在煤炭污染過和煉鋼爐燒烤過的土地上是綠蔭環繞著的高科技產業園和商貿中心和文化體育設施。昔日林立的煙囪、井架和高爐已經不在,而代之以農田、綠地、商業區、住宅區和展覽館等;昔日濃煙蔽日、煤渣滿地,如今天空蔚藍,綠蔭環繞。在魯爾區穿行,如同行走在一個巨大的露天公園裡。

2.“復興型”經濟轉型

匹茲堡曾經是美國的鋼鐵基地,因為這裡有儲量豐富的煙煤,鐵礦石可以很方便地從大湖區運來,加上熔劑石灰岩也很豐富,這就為發展鋼鐵工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在20世紀70年代,匹茲堡地區因資源枯竭出現了嚴重的衰退,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社會問題叢生,市區人口大量下降,成為美國衰退最嚴重的大城市之一。

匹茲堡所以能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逐步復興,首先,得益於市政當局和工商界開始了第二次復興運動,實施重大的建築和改建計劃。造成交通擁擠的無軌電車被地鐵線路取代,新的摩天大廈雨後春筍般地興起,最惹眼的是以後現代主義風格設計的匹茲堡優質厚板玻璃公司建築群,匹茲堡從實踐中認識到恢復著名的古建築物的重要意義。

其次,1943年,當地梅隆金融家族的當家人梅隆和他的同事們帶頭髮起組織後來稱為地方發展會議的機構,動員工商界上層人物支持減少煤煙、修複鬧市區及其後幾乎所有其他主要的市政建設計劃。但是,匹茲堡市政治卻由民主黨人控制著,因此在政治上需要他們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匹茲堡復興的第二個關鍵人物:民主黨內一名重要的活動家戴維?勞倫斯出場了。勞倫斯就任市長期間令人驚奇地與共和黨控制的地方發展會議合作,執行強有力的減少煤煙法令,共同創造匹茲堡嶄新的環境和麵貌——清潔的空氣、漂亮的樓群、高速公路和防洪水壩。

第三,地方發展會議還提出了一份內城建房與復興計劃,被人們稱作美國在解決貧民窟住房問題方面規劃得最周密和最全面的方案。20世紀60年代,匹茲堡歷史古跡基金會開始鼓勵保護有歷史意義和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使其免於遭拆房鐵球撞擊的威脅。但是,匹茲堡中產階級和中下階級缺乏像樣的住房這一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和其他保護組織不同,匹茲堡的保護組織突破以往的作法,不僅設法讓中產階級搬進來,而且還為本市的貧窮居民提供廉價住房,在吸引富裕的年輕專業人員搬進空房的同時,幫助許多貧困家庭留下來。

1979年出任州長的理查德索恩伯格是匹茲堡復興的第三個關鍵人物。索恩伯格強調領導者所必需具有的高尚道德品質,主張“穩步走”的行政管理,而不是輕舉妄動。他認為振興賓夕法尼亞州經濟需要的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工廠,而是創辦各種各樣小型企業,齊心協力使賓州的經濟多樣化,創建機器人、電子電腦、生物工程、高效能源和無線電通訊等行業。過去的4年裡,州和區為營造好的經濟環境削減了50億美元的經營稅,個人所得稅也只是2.6%的低水平。在10個郡的區域內,基礎產業區域不斷擴大的免稅區以及新的產業主要集中在10個郡的40個場所,占地2025hm2。

3.“告別型”經濟轉型

洛林位於法國東北部,是法國曆史上以鐵礦、煤礦資源豐富而著稱的重化工基地,類似於中國現在的遼寧。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資源、環境和技術條件的變化以及外部市場的競爭壓力,洛林下決心實施了“工業轉型”戰略。

第一,徹底關閉了煤礦、鐵礦、煉鋼廠和紡織廠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業;如煤炭雖有資源,但因井深開采,噸煤成本高於世界市場煤炭價格345法郎,而採取逐步放棄的政策。鋼鐵工業也由於成本高,噸鋼售價比進口高457法郎,儘管鐵礦資源豐富,採礦、煉鐵、煉鋼企業也已全部關閉;二是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重點選擇了核電、電腦、激光、電子、生物製藥、環保機械和汽車製造等高新技術產業;三是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提高鋼鐵、機械、化工等產業的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將轉型與國際接軌。

第二,洛林還把煤炭產業轉型同國土整治結合起來,併列入整個地區規劃。為此,他們專門成立了國土整治部門,負責處理和解決衰老礦區遺留下來的土地污染、閑置場地的重新有效利用問題。自1979年起,為瞭解決轉型中的重大問題,創立了受影響工業專項基金(30億法郎補助金和貸款)。企業關閉後,迅速抹掉老礦區的痕跡,對其進行重新包裝,或建居民住宅、娛樂中心,或作為新廠廠址,或植樹種草,等等。

第三,創建企業創業園,扶持下崗職工創辦小企業。由國家資助自身非營利的“孵化器”,為新創辦的小企業無償制定起步規劃,在初期或成長期為之提供各種服務,如創造廠房、車間、機器、辦公室等條件,還配備專家、顧問做具體指導。在洛林地區,經企業創業園培育,轉型後10人以下的小企業星羅棋佈,占全部企業的91%。

第四,洛林把培訓職工、提高技能作為重新就業的重要途徑,培訓後可供選擇的職業崗位多達100種以上,90%的人員能重新就業;對再就業職工採用電腦管理,與各地招工局聯網,提供求職熱線等,使勞動力能夠快速轉移出去。

洛林轉型大約花了30多年時間,儘管其轉型成本巨大,但成效顯著,使得原來讓人很難睜開眼睛的工業污染地,變成了藍天綠地、環境優美的工業新區,整個地區由衰退走向了新生,今日的洛林已成為法國吸引外資最主要的地區。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不合理利用强度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13、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①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②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③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14、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15、南方低山丘陵区 (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①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②生物资源:品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但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③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④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⑤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水、热充足,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2)整治:

①走立体农业之路: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②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工业》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能源(临近能源产地,能源充足);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

水源充足(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

环境: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一般是对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而言)

(2)经济因素:①市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②交通(临海或临港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技术(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者素质高);

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

工业基础雄厚。

⑦信息:广告宣传 品牌效应。

(3)社会因素:①国家政策(支持、鼓励);

②国防安全;

③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

④工业惯性;

社会协作好:社会服务条件和生产协作情况好。

(4)环境因素:

产生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要使居民区不受到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如绿化带)隔离。A最小风频,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处。B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C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产生水源污染企业的布局:A远离水源;B河流的下游

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的布局:A远离居民区;B远离农田

④交叉污染:兼顾上述要点

2.根据不同工业的特点,按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把工业类型:

(1)原料指向型工业: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2)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3)动力指向型工业:(临近火电站或水电站)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5)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考点二: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工业联系:(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2)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如道路、电力、通信),或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而产生的空间联系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4、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1)工业集聚:

作用: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规模效益。

传统工业:一些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在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专业化生产集聚区域。

新兴工业:协作工厂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2)工业分散:

①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如:电子元器件供应厂与装配厂。

②复杂产品原料零部件由许多工厂供应,每一种零部件销售到许多地区,为减少市场上交 易费用,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企业。跨国公司根据市场、原料或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汽车生产的全球化最为典型。

5、工业地域

(1)形成类型: 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②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②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6、传统工业区概况:

(1)著名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2)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3)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

7、传统工业区案例-德国鲁尔区:

(1)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能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煤炭、钢铁是基础,衰落也最明显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整治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 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综合整治海边。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8、新兴工业区概况:

(1)形成: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的乡村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9、新兴工业区案例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发展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 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2)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3)发展模式: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4)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集中了许多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机,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供销体系。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济生产。该工业小区集中了世界瓷砖工业生产的30%以及出口量的60%。

10、新兴工业区案例2-高技术工业区:

(1)高技术工业部门: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高分子合成、遗传工程、激光。

(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3)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硅谷

①区位优势: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B.气候宜人:属于地中海气候。

C.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D.便捷的交通: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E.军事订货:为美国高技术工业发展的独有条件。

主导工业:微电子工业

发展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新工厂建在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4)注意世界著名高技术工业区:

①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

②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

③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

④中国:中关村、台湾——新竹科技园

11、产业转移

(1)原因

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3)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4)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2、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发展:

(1)发展迅速的原因: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2)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3)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调整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13、工业集聚和分散

原因 表现形式 结果
工业集聚 获得规模效益 ①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②新兴产业集聚 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工业分散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②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 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考点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4、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不合理工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对策:消除污染,植树造林。

《交通》

考点一: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交通重要性: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交通主要方式: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2)公路: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3)水运: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4)管道: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5)空运: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3、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制约性)(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①地形:A.平原: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

B.山区: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②地质: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喀斯特地区——防塌陷,渗漏。

③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一一公路、铁路

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④土地:少占土地,尤其是良田;

(2)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决定性)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②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客货运大增,资金充足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

③资金—一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④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⑤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⑥政治:(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加强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的需要,加快脱贫步伐、促进友好往来、文化传播。)如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 青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3)科技因素(可行性) 科技是交通建设的保障,如在冻土上修铁路技术已解决等。

4、影响公路的区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兼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省道、县道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通过当地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2)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主 要 影 响

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波、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5、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①地理位置: 如果是河海港要点明其河海兼备的区位优势(如果临河点明淡水资源充足);

②水域条件(航行和停泊条件):港阔水深,背风避浪,无冰期;

③陆域条件(即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平面布置。

(2)社会经济条件:①经济腹地广阔;②以城市为依托;③陆上交通便捷,利于货物的集散。

(3)解题注意: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的凹岸;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6、商业中心区位选择:

(1)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2)交通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市区环行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考点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7、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例如:湖南的株洲市沿铁路线发展,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著名的科学城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8、交通线的发展和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如,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即城市规模没有随时间推移而扩大)。

9、比较山区和平原交通运输布局对城镇分布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交通、地形状况 居民点、商店分布特点 商店密度
平原 地势平坦,运输线路较多,运输方式复杂 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
山区 地势起伏大,运输线路较少,运输方式单一 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

10、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世界各地 因為 經濟發展的 不同 而 形成 不同 類型的 聚落 例如 德國的 魯 爾 及 法國 洛 林 等 內 陸 地區 由於 當地 礦產資源相當豐富 加 上 河運 便利

《人口》

考点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 人口自然增长(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变化)

(1)人口的增长:是指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3)不同历史阶段的增长状况不同。(4)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20世纪以来 (5)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①大洲之间的差异: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②国家之间的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2、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决定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人口发展模式 人口特点
原始型(“高高低”) 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 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3)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 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 “现代型” 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 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4)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考点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国际人口迁移 (1)19世纪以前 ①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②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③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招工开发东南亚和美洲

(2)二战以后 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②流向: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③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4、国内人口迁移

(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①特点:A人口迁移规模小;B频率低

②迁移方向:这一时期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地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③影响因素:A计划经济;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①特点:A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B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目的:务工、经商、学习)

②迁移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③影响因素: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B.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提供了契机。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原因

(4)中国“民工潮”现象

①成因: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B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C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D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E城市吸引力大,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F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

②特点:A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B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C流动不稳定。D文化素质偏低。

③影响:A利: a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B弊: a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城市就业压力;b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

考点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6、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并不确定,比如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消费水平等不断变化,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因素保持不变(如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估计)

7、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1)资源:正相关(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不确定 当多开发的资源>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

(3)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8、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由于对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城市》

考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1)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2)明显的功能分区和稠密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3)各功能区连片分布,界线模糊。任何一个功能区都可能兼有其它功能。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

(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

(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

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

3.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3)城市地域结构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功能区 最佳区位 区位选择的原因
商业用地A: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住宅用地B 分布在盛行风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占地最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靠近市中心处,在有的城市中出现了高级住宅区(近文化区)和低级住宅区(近工业区)的分化,他们在空间上背向发展。
工业用地C 远离市中心,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 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又污染市区环境。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考点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职能种类 服务级别 城市数目 相互距离
高级城市 高(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低级城市

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考点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5、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1)城市化是指由非农产业在某处形成集聚所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特征比较

发达国家特点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处在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发展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产业结构多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发展中国家特点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多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发展快,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产业结构多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城市发展常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7、世界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见下表:

城市化发展阶段 水平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30%~70%,较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考点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城市化问题: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9、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城市规划中常见工业的布局原则

工业部门 生产特点与制约因素 布局主导因素
制糖、炼铁 耗原料多,制成品重量大大减轻 交通方便,接近原料地
钢铁、有色冶金、化工 消耗能源多 接近水电站等能源地
织布、石油化工、 运输产品比运输原料成本高 接近消费市场
自来水厂 优质水源 河流上游方向,水源清洁
汽水、家具、印刷、啤酒 运输不方便 接近消费市场
普通服装、纺织、电子装配 劳动力成本比重大,数量多 接近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
化工、电子、飞机、仪表 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 接近科技发达人才集中的地区
电子、感光器材 特别要求环境洁净 选择环境洁净之地

(2)合理布置功能区:

①工业区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生产成本;

②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近郊,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

③严重污染的工业宜布置在远郊,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方向及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④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用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主要指城市绿地,也可以利用水面、河流。

10、城市化发展的方向:生态城市

1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①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②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③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④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⑤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早期的采猎文明时期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

(3)征服自然:18世纪以来的工业化时期

(4)谋求人地协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缺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考点二、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

总的说来,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植被、不合理灌溉、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气物质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和臭气层破坏等,

3、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及臭氧层空洞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危害是:a.海水膨胀和两极冰雪消融,导致海面上升,使许多沿海低地被淹;b.全球许多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迫使人类调整或改变生产或生活方式,造成重大损失。

对策主要有:a.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保护森林,植树造林;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臭氧层空洞:氟氯烃化合物导致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同时也会对农作物及动植物造成危害;

(3)酸雨:人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们向大气排放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或硝酸,并随雨水降落地面而形成的。

酸雨不仅使河湖酸化,影响水生动植物,还会导致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生长;同时它还会影响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等。

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的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因此发展煤炭的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对废气中的硫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等是控制酸雨的有效措施。

(4)光化学烟雾:矿物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特别是后者)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醛类、过氧硝酸乙酰等化合物,统称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鼻、喉,使人头痛呕吐,并对植物产生危害。

4、水污染问题:

(1)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变坏。形成水污染的污染物,

(2)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也会随雨水流入江河或汇入海洋,对水质产生影响。解决水污染的根本措施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加强污水的治理,例如:农业上实施科学施肥、喷撒农药;城市中推广无磷洗涤剂;提高民众的节水,护水意识等。

5、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固体垃圾急剧增加,

当前,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管理,防止污染扩散;其次是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例如:垃圾的分类处理、垃圾发电、垃圾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垃圾推埋发酵后成为有机肥、废旧电池的回收等。

6、生态破坏

(1)森林面积减少。

(2)土地退化、荒漠化和耕地面积减少。

(3)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

(4)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考点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8、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共同性原则。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考点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9、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例如:

(1)实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不仅包括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

(3)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10、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相对于传统生产过程中人们对于污染的“末端”处理而提出的,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开采到产品的生产制造,到产品的消费使用,到最后的废弃物处理等整个过程,都是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要求的,是一种把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的环保型生产模式。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世界各地 因為 經濟發展的 不同 而 形成 不同 類型的 聚落 例如 德國的 魯 爾 及 法國 洛 林 等 內 陸 地區 由於 當地 礦產資源相當豐富 加 上 河運 便利

A.留民营村 主要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综合循环利用;开发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生态农业 发展方向: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B.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三基鱼塘)

C.南方山区立体农业(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D.华北平原低洼地台塘农业(辛店洼:鱼塘-台田模式)

E.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

③适度消费模式:节能减排策略等

11、《中国2l世纪议程》是全球范围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参照方案,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限制人口增长;鼓励自然保护,改良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探求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标志;增加环保投入,采取源头控制和经济手段;控制城市化进程。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l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区域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考点二、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区域差异主要内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导致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3、区域差异案例: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 性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考点三、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概念 形成 资源状况 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 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 已显现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 本地区资源的耗竭。 矛盾加剧

5、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 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熟制\物产)

②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外观)

③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交通运输)

④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风土人情\食物服饰\生活习惯\方言词汇\歌曲戏剧)等。

考点四、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①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发展阶段的产业,这些产业处于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低附加值)。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乡村变城市。

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7、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实施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影响:

①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资源勘探开发和深加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②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考点五、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8、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表现:

①资源短缺: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资源短缺问题。

②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③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A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B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④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3)环境恶化而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资源需求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又使其加重了;而这三个方面表现的规模都已扩展到全球。

9、发展问题:(1)由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导致区域发展问题。

(2)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考点六、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0、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自然条件:

A、区域位置;

B、自然环境条件:a、气候;b、地形;c、水系水文特征。

C、自然资源:a、矿产资料丰富;b、水能资源丰富(比降大决定)。

人文条件:A、生产力水平;B、经济基础;C、交通航运条件;D、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2)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具体内容包括:

①防洪;②发电;③航运;④灌溉;⑤旅游;⑥土地利用;⑦提高水质等。

(3)综合治理的主要对策措施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便利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

考点七、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3)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1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耕作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
林 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考点八、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山西为例)

13、能源开发(以山西为例)

(1)资源开发条件:

①储量:丰富,2700亿吨,可开采560亿年。

②分布:广泛,占全省40%的面积

③种类:齐全,全国大10煤种都有分布

④质量: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⑤开采条件:煤田多为中厚煤层,煤层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械化开采。

(2)交通条件:便利,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

(3)市场前景:广阔,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武汉等不远。

(4)问题:①产业结构单一(以煤炭工业为主);

②国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改变过分倚重煤炭的局面;

③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破坏地表,加剧水土流失,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②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业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④做好矿区复垦绿化工作,治理三废。

第16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一、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RS):

(1)概念: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在航空器(如飞机)或航天器(如卫星)上,对的地物进行感知,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范围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乐段,对地物分辨率越低。

世界各地 因為 經濟發展的 不同 而 形成 不同 類型的 聚落 例如 德國的 魯 爾 及 法國 洛 林 等 內 陸 地區 由於 當地 礦產資源相當豐富 加 上 河運 便利

(2)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

(3)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遥感可以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4)遥感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①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②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③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④在灾害监测、矿产勘察、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世界各地 因為 經濟發展的 不同 而 形成 不同 類型的 聚落 例如 德國的 魯 爾 及 法國 洛 林 等 內 陸 地區 由於 當地 礦產資源相當豐富 加 上 河運 便利

2、全球定位系统(GPS):

(1)GPS作用: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陆海空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用性特点。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导航、导弹制导、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等。

(2)GPS包括三个部分:

①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全球24颗,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

②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上任何一点、任何时刻的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用他们算出地面点所在的卫星(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③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GPS的实际应用:

①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如: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

考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3、地理信息技术(GIS):

(1) GIS的特点: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它。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它的重要特征,它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2)GIS具有的作用: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用于地理研究和决策。

(3)GIS具体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电子地图、查询

规划:决策应用

道路交通管理:查询——决策应用

抗震防灾:分析模拟

环境管理:分析、决策

考点四、 数字地球的含义。

4、数字地球的含义

(1)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3)3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们三者既有分工又有联系。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http://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