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疲 力 尽 豆瓣

我要写影评

精疲力尽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73 条 )

精 疲 力 尽 豆瓣
丁丁 2007-03-23 09:52:42

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虚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59年的巴黎,新浪潮的暗流已渐渐涌出水面。这一年,《电影手册》的撰稿人让•吕克•戈达尔拍出了他的首部故事长片《筋疲力尽》。这部影片一公映,立即遭到了舆论各界的猛烈抨击,评论家被戈达尔无视传统的跳接技术气得七窍生烟,也对贯穿全片的嘲弄生活和虚无主义色彩深...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leftear 2007-11-28 14:52:21

观戈达尔之三:精疲力尽

到了《精疲力尽》,我才感觉到对戈达尔的重新解读是多么重要,那种陈词滥调和人云亦云甚至比误读本身还要有害。我就《精疲力尽》几个重要母题写一点个人观感,而至于那些陈词滥调,不再赘述。 1.“他人的电影” 《筋疲力尽》可以看作是新浪潮导演们(特别是《电影手册》派)的...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冉强冉 2017-05-27 22:28:16

看不懂戈达尔的,这篇文章也许有帮助

1958—1967年,随着年起人的成长,在西欧,追求性解放、摇滚乐、自我表达的青年文化成为潮流,于是年轻导演们开始制作与这一潮流相呼应的电影,一大批“新浪潮”、“青年电影”和“新电影”应运而生,而法国新浪潮,意大利青年电影,英国厨房电影,捷克新浪潮,巴西新青年电影...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bb安 2018-02-19 07:12:56

戈达尔:电影语言的革命(Robert Stam课堂笔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现代性(Modernity)vs 现代主义(Modernism) 现代性指的是一个时代,有的人追溯现代性到哥伦布大航海。现代主义是指各领域展开的形式革新(stylistic innovation),有high modernism和low modernism之分。前者不太涉及政治,专注形式变化,如立体主义。后者反体制,政治性强...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 2012-12-09 20:32:34

台词收集器

1. "Si je pouvais creuser un trou par terre pour que personne me verra, je le ferrai … I don't know if I am unhappy because I am not free, or if I am not free because I am unhappy ". 2. "Dès que tu as peur ou que tu es étonnée, tu as un drôle de re...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思阳 2009-08-16 12:08:59

要么是全部,要么一无所有

与特吕弗齐名的又一新浪潮王将戈达尔,应该是对影片的拍摄技术最有实验性的一个。这一部是他的处女作长片,也是新浪潮,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戈达尔在这部片子里面抛弃了传统的好莱坞电影技术,而大量的采用胶片跳接,手持摄像机,实景拍摄。虽然影片结束的那个镜头是...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世纪症候群 2009-06-17 12:57:22

成为不朽,然后去死。

1959年,特吕弗和夏布洛尔在片场吵了起来,一个认为女演员应该直视镜头,一个认为应该让她奔跑,俩人找导演戈达尔评理,戈达尔打着哈欠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要不就别拍了。不出一个礼拜,两人相继离开,剩下戈达尔一个人,一边叼着烟,一边独自完成了这部《筋疲力尽》。 2007...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蝉影 2011-11-08 00:29:53

电影全部台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台词主要来自黄思远的字幕作品,其中涉及到与帕特丽夏有交往的报社男记者的对话戏台词来自心中的阳光影视制作组。片中引用福克纳的文字,来自蓝仁哲翻译的《野棕榈》。 迈特手拿报纸时的内心独白 总之, 我是个傻瓜. 总之, 是的, 我一定是, 一定! 盯梢女与迈特的对白 (...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Maverick 2021-02-25 12:18:22

《精疲力尽》电影剧本

《精疲力尽》电影剧本 文/〔法国〕戈达尔 译/崔君衍 让一吕克·戈达尔(1930一)是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西方知识界中曾引起狂热。英国电影研究家罗伊·阿米斯曾:指出“所有改变六十年代电影风貌的电影导演中,没有一个比法国导演让一吕克·戈达尔更...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王敖 2008-02-24 15:16:55

不是影评,但跟电影里的服装有关的小文

当时装遭遇版权 莎士比亚曾说过,“穿破的衣服少,过气的时装多。”我们都知道,时装的魅力就在于花样翻新,永远走在潮流前面。换句话说,在时装界没有保守势力,所有人都渴望做不断自我更新的革命者,至少也要给旧酒换上新瓶。在法国人领导时装的时代,这是唯一不需要颠覆的...  (展开)

> 更多影评 273篇

我要写影评

精疲力尽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73 条 )

精 疲 力 尽 豆瓣
丁丁 2007-03-23 09:52:42

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虚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59年的巴黎,新浪潮的暗流已渐渐涌出水面。这一年,《电影手册》的撰稿人让•吕克•戈达尔拍出了他的首部故事长片《筋疲力尽》。这部影片一公映,立即遭到了舆论各界的猛烈抨击,评论家被戈达尔无视传统的跳接技术气得七窍生烟,也对贯穿全片的嘲弄生活和虚无主义色彩深...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leftear 2007-11-28 14:52:21

观戈达尔之三:精疲力尽

到了《精疲力尽》,我才感觉到对戈达尔的重新解读是多么重要,那种陈词滥调和人云亦云甚至比误读本身还要有害。我就《精疲力尽》几个重要母题写一点个人观感,而至于那些陈词滥调,不再赘述。 1.“他人的电影” 《筋疲力尽》可以看作是新浪潮导演们(特别是《电影手册》派)的...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冉强冉 2017-05-27 22:28:16

看不懂戈达尔的,这篇文章也许有帮助

1958—1967年,随着年起人的成长,在西欧,追求性解放、摇滚乐、自我表达的青年文化成为潮流,于是年轻导演们开始制作与这一潮流相呼应的电影,一大批“新浪潮”、“青年电影”和“新电影”应运而生,而法国新浪潮,意大利青年电影,英国厨房电影,捷克新浪潮,巴西新青年电影...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bb安 2018-02-19 07:12:56

戈达尔:电影语言的革命(Robert Stam课堂笔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现代性(Modernity)vs 现代主义(Modernism) 现代性指的是一个时代,有的人追溯现代性到哥伦布大航海。现代主义是指各领域展开的形式革新(stylistic innovation),有high modernism和low modernism之分。前者不太涉及政治,专注形式变化,如立体主义。后者反体制,政治性强...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 2012-12-09 20:32:34

台词收集器

1. "Si je pouvais creuser un trou par terre pour que personne me verra, je le ferrai … I don't know if I am unhappy because I am not free, or if I am not free because I am unhappy ". 2. "Dès que tu as peur ou que tu es étonnée, tu as un drôle de re...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思阳 2009-08-16 12:08:59

要么是全部,要么一无所有

与特吕弗齐名的又一新浪潮王将戈达尔,应该是对影片的拍摄技术最有实验性的一个。这一部是他的处女作长片,也是新浪潮,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戈达尔在这部片子里面抛弃了传统的好莱坞电影技术,而大量的采用胶片跳接,手持摄像机,实景拍摄。虽然影片结束的那个镜头是...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世纪症候群 2009-06-17 12:57:22

成为不朽,然后去死。

1959年,特吕弗和夏布洛尔在片场吵了起来,一个认为女演员应该直视镜头,一个认为应该让她奔跑,俩人找导演戈达尔评理,戈达尔打着哈欠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要不就别拍了。不出一个礼拜,两人相继离开,剩下戈达尔一个人,一边叼着烟,一边独自完成了这部《筋疲力尽》。 2007...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蝉影 2011-11-08 00:29:53

电影全部台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台词主要来自黄思远的字幕作品,其中涉及到与帕特丽夏有交往的报社男记者的对话戏台词来自心中的阳光影视制作组。片中引用福克纳的文字,来自蓝仁哲翻译的《野棕榈》。 迈特手拿报纸时的内心独白 总之, 我是个傻瓜. 总之, 是的, 我一定是, 一定! 盯梢女与迈特的对白 (...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Maverick 2021-02-25 12:18:22

《精疲力尽》电影剧本

《精疲力尽》电影剧本 文/〔法国〕戈达尔 译/崔君衍 让一吕克·戈达尔(1930一)是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西方知识界中曾引起狂热。英国电影研究家罗伊·阿米斯曾:指出“所有改变六十年代电影风貌的电影导演中,没有一个比法国导演让一吕克·戈达尔更...  (展开)

精 疲 力 尽 豆瓣
王敖 2008-02-24 15:16:55

不是影评,但跟电影里的服装有关的小文

当时装遭遇版权 莎士比亚曾说过,“穿破的衣服少,过气的时装多。”我们都知道,时装的魅力就在于花样翻新,永远走在潮流前面。换句话说,在时装界没有保守势力,所有人都渴望做不断自我更新的革命者,至少也要给旧酒换上新瓶。在法国人领导时装的时代,这是唯一不需要颠覆的...  (展开)

> 更多影评 27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