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最多連上幾天2022?

勞基法最多連上幾天2022?

Luis AlvarezGetty Images

勞動部於2022年10月時拍板定案,決議2022年1月1日起將調漲基本薪資,將每月基本工資自目前新臺幣24,000元調升為25250元;而基本時薪則由160元漲為168元,調幅約5.21%,預計共會有245.39萬民勞工受惠。不過基本工資變動也連帶影響健保、勞保、就保,以及勞工最為關心的加班費調漲。

根據《勞基法第30條》規範,一般勞工每日工作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而《勞基法第32條》指出,若雇主經過勞資雙方、工會同意,需要勞工於正常工作時間外工作,每日原工作時間+加班時間不應超過12小時、1個月加班總時數不應超過46小時。不過加班費無論平日、休假日、國定假日、天災等皆有不同計算方式,快跟著WH一起來看怎麼計算吧!

台北「熊好券」第3波開獎!熊好券懶人包一次看,好康優惠、怎麼領、用在哪

勞工於與雇主約定的工作日(通常為禮拜一至禮拜五),需延長工作時數,應依照下列時間級距計算:

  1. 延長工時少於2 小時,以當日時薪加給至少1/3。
  2. 延長工時第2 - 4小時,以當日時薪加給至少2/3。
  3. 受天災、突發事變影響以致雇主使勞工需延長工時,以當日時薪加給2倍發放。

而勞工休假日分為休息日、例假日、國定假日及特別休假四種。根據勞基法第36條指出,勞工七天工作日中應有一天為休息日;一天為例假日,一起來看勞工於這幾種休假中需出勤應該要怎麼計算自己的加班費用!

【休息日加班費計算】
1.
於休息日加班2小時內,依工作日時薪加給至少1又1/3。
2.於休息日加班第2-8小時,依工作日時薪加給至少1又2/3。
3.於休息日加班超過8小時,依工作日時薪加給至少2又2/3。

    ◆勞工於休息日工作時間,應算入勞基法第32條規範之一個月46小時內之加班總時數。( 勞工於休假日因天災、突發事變需出勤不列入每月加班總時數計算)

    【例假日加班費計算】
    在例假日若沒有突發事變、天災,原則上雇主不得使勞工於「例假」出勤。但如果受這些原因影響,需使勞工出勤,雇主該日應加倍給薪,並事後提供勞工補假休息。

    【國定假日、特休加班費計算】
    若雇主經勞工同意於國定假日、特休日工作,工資應加倍發給,意旨勞工除可領得原本該國定/特休假日工資,可額外再獲得1日薪水。

    看完還是覺得有點複雜嗎?沒關係,勞動部也提供了「加班費試算系統」,只要將工作日、休假日的加班時數依序類別輸入就能得到總金額啦!

    加班費試算點我

    身為勞工,除了關心每年有多少國定連假外,每個人最期待的就是查詢「自己今年究竟有多少特休天數可以休」,想要好好運用每年獲得的年假規劃屬於自己的連假假期。
     

    然而,我們每年都會看到勞動基準法修法、新法通過的新聞,常常讓我們搞不清楚勞基法的最新特休假規定是什麼?這些改革會不會影響我們的特休 / 年假計算?如果想把特休換錢該怎麼做?以及如果離職特休該如何處理?

    這篇文章將帶大家了解 2022 最新的勞基法特休天數計算及相關特休規定,快速讓你理解自己有多少特休天數可以應用?了解之後就可以馬上開始規劃屬於自己的連假行程啦!

    勞基法給予特休的目的是什麼?特休跟年假有什麼區別?

    特休是什麼呢?根據台灣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規定:「勞工在同一雇主或公司單位持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就該依年資給予勞工特別休假。」因此特休也被稱之為「年假」,也就是公司每年(的特定時間段)會給予的假期。

    特休鼓勵勞工自由安排休息時間,保護勞工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是勞資關係中一項重要的福利措施!

    特休與病假、事假有什麼差異

    三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特休是能領薪水的,是一種真的可以「躺著賺錢」的方法!

    相對於病假或事假,特休決定權在於員工,公司不得拒絕勞工的特休請求,也能不能因為員工請特休而有任何不利處分,更不能扣全勤績效。

    所以,我今年有多少特休天數呢?

    其實法律上對於特休日期,有非常明確的規定:
     

    適用勞動基準法之事業單位,依勞動基準法第38條第1項規定,

    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應依下列規定給予特別休假:

    ① 6 個月以上 1 年未滿者,3 日。
    ② 1 年以上 2 年未滿者,7 日。
    ③ 2 年以上 3 年未滿者,10 日。
    ④ 3 年以上 5 年未滿者,每年 14 日。
    ⑤ 5 年以上 10 年未滿者,每年 15 日。
    ⑥ 10 年以上者,每年加給 1 日,加至 30 日為止。

    不想看字嗎?這邊整理了簡單的特休級距圖表,看看你在目前的公司待了多久吧:
     

    勞基法最多連上幾天2022?


    此外,部分佛心公司會有額外的特休作為員工福利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公司有這樣的福利,計算時別忘了額外加上去。

    ▹ 上班心累累,想找更多轉職好機會?快註冊 Yourator,加入時下最熱門的數位產業!

    特休的週年制與歷年制差異

    特休存在週年制及歷年制兩種計算方式,一般來說由公司來決定特休給假方式,兩者的差別在於:

    週年制

    週年制是採到職日開始計算,一旦勞工工作滿 6 個月就能擁有 3 天假,不過需要在滿 1 年前用完,此後以此類推,工作滿 1 年有7天假,滿 2 年前要用完。
     

    勞基法最多連上幾天2022?

    歷年制

    歷年制則是以公司規定的年度區間做計算,通常為每年 1 月 1日至 12 月 31 日。簡單來講歷年制的計算除了與年資有關,還與公司的結算日有關。從下方例子及圖表應該會比較好理解:

    勞基法最多連上幾天2022?

    範例:

    假設 Sherry 111 年 7 月 1 號到職,那到 112 年 1 月 1 號,Sherry 年資已滿 6 個月,所以有 3 天假 。
    而 Sherry 在 112 年 7 月 1 號會到職滿一年,
    所以從 112 年 7 月 1 號(下半年)開始,Sherry 照理來說會得到 7 天假。

    但是歷年制規定是 - 在每年 1 月 1 號會決定該年度有多少假

    因此,Sherry 在 111 年度中,只有下半年年資超過一年,
    所以本應獲得的 7 天假要除以 2,等於 3.5 天假。
    加總起來,Sherry 在 111 全年會有 3 + 3.5 = 6.5 天假。
    而剩下的 3.5 天假則延到 112 年度,因此 112 年度,Sherry 會有 3.5 + 5 = 8.5 天假,往後依此類推。


    歷年制較常出現於大型的企業組織,方便人資在年初統一處理所有人的特休天數,不需要在每位員工到職日時額外給假。

    學年度制

    學年度制為教育事業單位使用,與歷年制相同依據年資會分段給予特休。其餘還有其他特殊的年度區間,不妨向企業人資請教。

    如果看完以上這些計算案例及圖表,還是有些不了解,可以採用政府提供的「特別休假日數試算系統」做計算。

    如果特休沒休完,或者離職特休能換錢嗎?

    若特休因為某些原因無法休完時,能否換成薪水或有其他的處理方案呢 ?

    有些時候可能因為工作太忙碌或一時忘記,常常沒來得及使用特休。即便如此法律仍有配套的措施,特休是可以換錢的!

    一旦特休因為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而沒休完,沒休完的天數,雇主要依法發對應天數的工資。若為辭職、裁員等因素導致契約終止,雇主也必須以未休之天數發放工資。

    除了換錢外,特休也是可以遞延至下一年度的,只要雇主與員工經過協商後,未休之天數可以遞延,以順延一年為限。
     

    範例:

    月薪 3 萬的 Sherry 辭職時仍有 3 天特休沒休完,
    那公司依法要補償 3萬 / 30天 * 3 未休之特休日 = 3000元給 Sherry。


     


    不過這裡要注意,特休換錢是以一個月 30 天做計算,而不是實際工作日,也就表示換算下來,不一定會比放一天假還要划算 。

    其他與特休規定相關的勞基法疑難雜症

    ⎜特休需要於多久前提出 / 特休可以臨時請嗎?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第 2 項規定 :
    特別休假期日,由勞工排定之,
    但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
    得與他方協商調整。

     


    原則上勞工可以自由決定排假日期,不需要說明理由,公司不得惡意禁休。但本法並未明確訂立相關辦理規定,例如請特休是需要於前幾天告知公司或能否臨時辦理特休等,是為了保留員工與公司雙方協調的空間。

    ⎜特休的請假單位是什麼,我可以請半天特休嗎?

    有關於特休能否以半天為單位,在法律上無明文規定,相當仰賴勞資雙方的協調。有些公司能以半小時或小時為單位,不過由於歷年制的關係出現,0.5 日的特休是相當常見的,原則上以半天為單位應是合理可行的。

    關於這篇 2022 特休懶人包的文章就到這邊,相信大家對於特休天數、特休規定有更多的了解。今年就好好利用年假享受美好假期吧。


    參考資料 : 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


    ▹ 上班心累累,想找更多轉職好機會?先來看看 Yourator 上有哪些職缺 吧!

    勞基法最多連上幾天2022?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

    面試必備談薪水技巧!換工作時如何回答期望薪資?新鮮人與轉職者都適用

    想轉職軟體、科技業 PM?先分清楚「專案經理」與「產品經理」的差異

    LinkedIn 個人檔案提升六大技巧,資深人資親自教你完善 LinkedIn 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