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人 宣言

大約8年前,我出版最後一本投資相關書籍,當時決定不再寫這方面的書,理由有兩點。

第一、「金融」是個範圍受到相當限制的領域;真正明確的知識並不多。不論個人投資者,或甚至專業投資人,他們需要精通的知識實在很有限。金融學術界如果要整理一份清單,顯示真正必要閱讀的專門著作或論文,數量大概只有幾十種。反之,對於普通醫生、社會工作者或科學家,他們需要閱讀的著作,可能需要擺上好幾個書架,甚至好幾個房間。總之,我的最初兩本書,已經暢述了我對於金融領域想說的一切。這個情況直到目前才出現變化。

2008-2009年發生的金融崩解,顯著改變了投資地貌;我先前的著作如果會在某個時候被超越的話,那就是現在了。這是個具有教誨功能的時刻(teachable moment),我準備利用這次機會,清楚而明確地倡導一套永恆適用的投資原則。

1934年,現代價值投資科學之父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出版他的鉅作《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闡明目前普遍公認的股票/債券價值評估方法,這本著作甚至到了今天,仍然是任何每一個金融研究者的必讀經典。如同任何富於變化的綜合性著述一樣,每位閱讀者的感受都各自不同。

葛拉漢的文筆典雅,文章結構嚴謹,這本著作確實讓我心曠神怡,堪稱所有金融作家的典範。他照亮了當時殘破不堪的股票/債券市場,那些過去不可一世的大企業,幾乎變得一文不值——總之,當時的環境與目前沒有太大的差異。

就當時世代的投資人來說,葛拉漢稱得上是獨行者,他鑽研各種統計資料而提出結論,認為任何擁有現金可供投資的人,如果不至少持有一些股票,那就太瘋狂了。他主張股票與債券各佔一半的組合;現在,這種組合普遍被視為保守,但在1934年,則被多數人視為過分魯莽。

幾十年前,當我第一次閱讀《證券分析》,看到葛拉漢所描述的那些長久以前發生的混沌市況,不免讓我想起觀賞某部二流廉價電影《羅馬衰亡》(Fall of Rome)的感覺:蠻有趣的,但和現代金融市場的平穩狀態全然無關。

我錯了——完全錯了。市場不再平穩,2008年到2009年之間的某些時候,市場價值評估和1934年之間的相似性,顯然高過我們多數人所願意接受的程度;相信不久之後的未來,相同的情況還會再發生。現在就如同「經濟大蕭條」最嚴重的期間,有紀律而勇敢的投資人,如果還擁有資金流動性,應該掌握大好機會。如果有什麼時候,是適合審慎建構包含股票在內的長期投資組合,顯然就是現在了。

我不想再寫金融投資方面的書,第二個理由和意識型態比較有關,而和金融經濟學本身比較無關。投資想要獲得成功,需要幾種技巧彼此配合,很少人可以同時具備這些技巧——這是我相當不願意接受的論點,因為我畢竟已經寫過兩本投資書籍,強調任何人只要擁有適當的工具,就能達成預期目標。

我又錯了。多年來,不論通過電子郵件往來,或面對面交談,我曾經接觸數以千計的投資人,卻歸納出一項令人悲哀的結論: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能力成功管理自己的投資。

成功的投資人需要具備四種能力。第一、對於投資相關程序,他們必須覺得有興趣。這無異於木工、園藝,或為人父母。投資人如果不能享受資金管理活動,績效必然不理想;不幸地,多數人對於金融投資活動的愛好程度,就如同接受牙齒根管治療。

第二、投資人需要具備相當程度的數學能力,此處所為謂的程度,當然不只是簡單的算術或代數,甚至不只是操作試算表。想要掌握基本的投資理論,就必須擁有或然率方面的知識基礎,而且還要有相當程度的統計學知識。不幸地,如同某位金融專欄作者多年前對我說的,對於90%以上的人而言,分數已經是勉為其難了。

第三、投資人需要瞭解金融發展歷史,由「南海泡沫」到「經濟大蕭條」。上天保佑,如同我們即將看到的,即使是金融專業人員,對於這方面也有點摸不著頭緒。

投資人即使兼備這三種能力,如果欠缺第四項條件,一切還是等於零:他們必須具備嚴謹的情緒紀律,即使在水深火熱或資本即將崩解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按部就班執行策略計畫。「保持既定方向」:漲潮情況下,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碰到退潮,恐怕就不是那回事了。

根據我的估計,整體人口之中,大概只有10%的人,可以具備前述任何一項條件。所以,兼具這四種條件的人,一萬個人恐怕才有一個(換言之,10%的4次方)。這項估計或許有些太悲觀。這四種條件畢竟不是彼此獨立的:某個人如果夠聰明的話,他對於金融投資也比較可能感到興趣,甚至比較願意花時間瞭解金融歷史。

可是,即使我們接受最樂觀的假設:有30%的人可以具備四種條件之中的任何一種。這種情況下,有能力自行管理投資的人仍然不到1%。縱使具備了這些條件,恐怕還會涉及某些個性、毅力或膽識方面的議題。前述談到的最後一項條件,也就是傳奇投資人查爾斯.艾利斯(Charley Ellis)所謂「情緒遊戲」的從事能力,應該和另外三種條件完全獨立;華爾街散布著許多骨骸,他們都是知道怎麼做,卻做不到的人。

就在前不久的一、兩個世代,對於普通人來說,缺乏金融投資能力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缺陷。多數美國人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可供投資,而且大型企業的員工,經常都會參加公司設定的傳統確定給付制(defined-benefit,DB)退休金計畫,由專業經理人負責管理投資,然後提供退休者確定金額的收益。

不幸地,就像是迪斯可舞一樣,確定給付制度已經步入歷史,美國人現在必須成為自己的投資經理人。如同牛群一樣,人們被趕入所謂的確定提撥制(defined-contribution,DC)計畫,包括401(k)s、403(b)s,還有最慘的457s。某種程度上來說,一般工作者是否應該管理自己的投資,理當取決於所具備的力量。

這種情況就如同我們期待普通人可以自行擔任飛機的駕駛員,或家庭外科醫生。荒唐可笑?如果要駕駛一大堆儀表的飛機,或幫兒女割除盲腸,或許確屬異想天開,但對於管理自己的退休投資組合,多數美國人的處境就是如此。

事實上,任何正常人只要經過幾個鐘頭的訓練,通常就可以單獨駕駛簡單的飛機;外科醫生有時候也會開玩笑表示,他們可以教導黑猩猩如何進行程序不太複雜的盲腸切除手術。(真正困難的部分,不是知道如何進行手術,而是知道何時應該動手術,還有手術前後的病人照應。)沒錯,正如同最近金融市場大暴走所彰顯的,如何安全而勝任地管理資金,即使對於頂尖的金融專家來說,也經常難以掌握。

因此,本書充滿許多認知失調。我喜愛投資活動,也樂於和大家暢談這方面的論述。面對這個人人——不論他們願意與否——都要成為自身投資經理人的世界,協助小額投資人管理他們的退休投資組合,看起來確實是相當崇高的目標。可是,很多情況下,這並不是切合實際的目標。

雖說如此,處在目前的市場狀態下,我實在忍不住又寫了一本簡單易懂的金融著作。我的第一本書《智慧型資產配置》(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顯然不成功。我感激來自各方面的回應,包括學術界和一般讀者。可是,很遺憾地,當親朋好友對我說:「嘿,比爾,你好像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但我看到第2章的時候,就完全睡死了。」所以,我又寫了第二本書《投資金律》(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這本書的訴求對象,是普通大學文科的畢業生。這次引起的抱怨稍微少一些,但還是有不少牢騷,有些人認為我使用的表格、圖形和範例太複雜了,而且完全沒必要。

這次,我打算寫一本幾乎所有人,尤其是數以千萬計被趕鴨子上架充當投資組合經理人的大眾都能接受的書。可是,我又不想完全拋棄那些內容稍微深奧的論述,所以我就把這方面內容,從正文中隔開,擺在另闢的欄位「數學細節」,供受過數學訓練的讀者參考。這些論述並非必要,但有助於更深入理解相關投資程序。

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在年輕時對投資交易充滿著美好的想像?幻想只要在這些起起伏伏的價格中,判斷時機並且買進賣出賺取價差,或是買報章雜誌常見的定存股、高收益債,就可以替自己多賺好幾桶金?

一邊幻想著致富後優渥風光的生活,一邊又擔心可能淪落到窮困潦倒的負債生活。這種對投資單純以幻想編織出來的貪婪恐懼,若也曾經在你心頭盤旋不去,那麼這本書會為你提供一帖苦口良藥,如同原文副標所說:

做好準備,去面對欣喜若狂的繁榮和世界末日般的蕭條,以及介於這之間的所有一切可能。
Preparing for Prosperity, Armageddon, 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


這本書的作者和譯者

《投資人宣言》這本書的原文作者 William Bernstein 和譯者綠角都是我非常欣賞的投資界前輩,特別買這個版本來讀也有點收藏的意味,閱讀他們的著作總有如獲至寶的感覺。也是因為綠角的部落格介紹,我才得以認識這位的作者的著作。不過綠角譯本已經絕版,推薦連結採用2018重新出版的新譯本。

作者是美國的神經內科醫師,寫過3本投資理財的著作,出版時間依序是《智慧型資產配置》、《投資金律》和《投資人宣言》。第一本充滿數學、統計和財經模型,不建議入門新手直接閱讀。後面兩本比較平易近人,尤其《投資人宣言》用非常淺白易懂的文字來說明建構投資計畫的方式

附帶一提,作者也寫過宏觀經濟的著作《繁榮的背後》和《貿易大歷史》,梳理財富和貿易如何形塑當代世界。我在去年迫不及待地先把這2本書買起來,放在待讀清單內。至此,作者的5本著作已經收藏齊全。

投资 人 宣言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投資人宣言》這本書在談什麼?

這本書特別的地方是它的出版時間,正值2008金融海嘯的隔年,市場氣氛烏雲密布又夾帶著一絲曙光。我會用以下這句話總結這本書帶給我的訊息:

掌握市場股債報酬的基本原則,理性地衡量風險與報酬的關係,用簡單的方式建立成功的投資組合,安心地度過即將到來的每個牛市和熊市。


1.了解股債的風險與報酬

舉股票和債券為例,企業在分派獲利或破產償債時,第一優先是債權人,最後順位才是股東。股東承受著較高的風險,拿到的「股票風險溢酬」理當比債券高。因此,冒著有可能賠錢的風險,才有可能換取較高的報酬;不要期待低風險的投資會帶來高報酬。

2.不要過分貪婪

長遠來看要謹記一個大方向,股票帶來的實質報酬大約是4%~8%,債券帶來的實質報酬大約2%。任何宣稱有辦法大於這種報酬的投資方法,若不是詐騙,很可能就是另一場龐式騙局。我另一篇《一本書學識投資》閱讀筆記寫過什麼是市場的合理報酬。

3.盡可能地分散投資

不要只投資單一地區或國家的市場,也不要重壓資金在少數個股,重壓的背後伴隨的是重賠不起的風險。簡單的配置方式首選股債配置,股債的比例等於自己的年齡(例如30歲的投資人,股:債=70%:30%)。債的比例視風險承受度可自行調整,我面對負報酬可以安然入睡,因此我的債配10%。

4.採用低成本指數型被動基金

盡可能降低交易的成本:要了解市場交易的手續費和傭金,也要清楚持有基金的管理費,降低交易頻率並避開收費高昂的主動式基金。更詳細的說明可參考《一本書學識投資》閱讀筆記關於降低成本和選擇基金的常識。

5.趁年輕時盡可能儲蓄

投資的定義:「為了未來的消費而延遲目前的消費」。永遠記得帕斯卡的賭注,任何事情首要之務是避免最糟的情況發生。儲蓄不足的後果遠比儲蓄過多來的嚴重。到頭來,你會慶幸自己存得太多,而非後悔存得太少。

6.保留足夠的現金水位

建構投資組合之前,至少保留6個月以上的現金急用款,視個人和家庭情況而言,保留的現金水位只能再多不能更少。5年內要使用的資金,盡可能放在定存或高品質的短期債券,市場的短期波動可以輕易地腰斬你的資產。

7.定期定額或定期定值投資

年輕投資人要堅守紀律使用定期定額或定期定值累積儲蓄。對於熊市或牛市如何更有效應用投入的資金,作者強烈推薦《定期定值投資策略》,書中探討更多細節。我自己應用的心法,還加上一條「減少檢視投資績效的頻率」,具科學量化的討論可參考《隨機騙局》閱讀筆記。

投资 人 宣言
Photo by Samson on Unsplash

我的收穫與感觸

書中有兩句話讓我最有體悟,第一句是對於投資的觀念。認清金錢投資的風險和合理報酬,不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投資自己」才是首要之務。

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要變得大富大貴,而是避免年老得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The name of the game is not to get rich, but rather to avoid dying poor.

第二句話是回答:「為何要讀這麼多投資歷史和財經知識?」唯有了解過去,才能坦然面對市場中令人難受的低靡熊市,以及在萬里無雲的高漲牛市中還能保持冷靜。

歷史是用來理解風險的好工具,但不適合用來預測未來報酬。
History is a good tool for understanding risk but not good for estimating future returns.

啟發我投資興趣,以及建立我基本投資觀念的書,是綠角寫的《綠角的基金8堂課》。關於自己鑽研投資理財,我的延伸閱讀順序是先苦後甘的,依序是《智慧型資產配置》、《投資金律》、《漫步華爾街》、《長線獲利之道》、《客戶的遊艇在哪裡?》、《一本書學識投資》和《投資人宣言》,這個順序基本上也是從困難到簡單的程度。

這段閱讀學習的旅程中,有種倒吃甘蔗的感覺。從一開始不懂任何財經術語,漸漸地觸類旁通,到後來內化成自己的見解,到可以侃侃而談。期間也讓自己的資金確實參與市場的波動,感受高漲和低跌帶來的真實情緒。期許自己在投資航程的驚滔駭浪中,仍能持之以恆地穩舵前行。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投資金律》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 《一本書學識投資》關於投資你必須知道的4個常識
  • 《金錢超思考》9個理財觀念,決定你會為錢所困,還是財務自由
  • 《財務自由實踐版》你早已自由,只是你還不知道
  • 《夠了:約翰伯格談金錢的最佳策略》當代金融傳奇的3堂課

若喜歡《投資人宣言:建構無懼風浪的終身投資計畫》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38,000+ 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 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 則好書金句、1 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用行動支持我持續創作

投资 人 宣言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是一位嗜書成癡的愛書人,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