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4 日 九 合 一 選舉

路透台北11月24日 - 台湾周六举办地方县市长选举。执政的民进党大败,由拥有四席直辖市长,输到只剩两席;本次民进党县市长得票数也大不如前,后院失火成为大火。民进党将进行改组,未来接任党主席人选牵动政局。

2018年11月24日,台北,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台湾地方县市长选举后召开的记者会上宣布请辞党主席。REUTERS/Ann Wang

总统蔡英文在民进党中央召开记者会时,宣布请辞民进党主席;民进党秘书长洪耀福、总统府秘书长陈菊也请辞,下周三将有代理党主席产生。政治分析家认为,行政院长赖清德口头虽请辞但已获慰留,未来有可能接下党主席一职。

〞未来可能恢复内阁制..会是阁揆兼党揆,〞中山大学政治系教授廖达琪说。

她表示,先前蔡英文维持两岸现状的路线,其实深受深绿势力的攻击,本次民进党大败也有部分来自深绿的反扑。赖清德在上位后,蔡英文退居第二线,赖清德将接受独自面对独派压力及必须面对中美压力的国际现实。

她也认为,以赖清德过去路线来看,民进党未来方向短期可能更倾向独立,不利两岸关系。但随后则要面对国际压力,要视赖清德如何修正带领民进党的方向。

本次六大直辖市中,民进党由拥有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四席市长宝座,输到只剩桃园市和台南市。国民党则扩大版图至拥有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至本地时间23:00时,台北市则仍落入无党籍柯文哲和国民党丁守中双强之争。

本次除台北市选票尚未开出仍有争议之外,新北市为国民党的侯友宜赢得宝座,同党的卢秀燕赢得台中市长、韩国瑜赢得高雄市长。至于桃园市维持为民进党的郑文灿及台南市的黄伟哲。

**中央执政不力又反覆**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王业立表示,经过此次选举,蔡英文已成跛脚总统,权力大减。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应可保住党主席位置,但国民党眼前仍然缺乏2020年迎战蔡英文的强而有力人选。

〞蔡英文还是有可能继续连任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党内还是有可能让赖清德披挂上阵,但是此役已经打输的新潮流派系是否能一直掌握民进党资源还有疑问。〞他说。

此次民进党期中选举大输,中央、地方执政不力难辞其咎,民进党的提出的数项改革引发民怨,比如如劳基法的〞一例一休〞改革、年金改革等,至于深澳电厂、同性婚姻,民进党立场反覆也使得支持率走低。

此外,他也指出,民进党部分执政的地方的县市也缺乏政绩(比如嘉义市及彰化县),也是期中选举成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此外,王业立说,国民党本次选举策略灵活,打法倾向议题式。

〞韩流效应〞造成了一股旋风,翻转执政二十年民进党的优势。〞王业立说。在此情况下,国民党选民的意愿高涨,激出投票率。

**深切检讨**

总统蔡英文表示,〞对于民意的展现,我们当然要深自检讨,..民进党相信民主价值。今天民主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就应该要虚心接受人民更高的要求。〞

胜选的民进党台南市长黄伟哲表示,虽然胜选,但〞赢得不够..冲击很大。〞

宣布败选的新北市民进党的参选人苏贞昌也表示,〞(民进)党一定要深刻检讨。〞

本次直辖市长和县市长选举人数达1,910万余人,以新北市326.4万人居第一,高雄市228.1万居次,台中市则221.3万人居第三。

上届执政的民进党大胜,取得13席县市首长席次,国民党则是取得六席,六大直辖都市中国民党只有一席,民进党有四席。

本次九合一大选预计将选出逾11,000位以上的地方公职人员,规模庞大,包括新一届的直辖市长、直辖市议员、里长、山地原住民区长及区民代表,还有下届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长和里长。此外,另与2018年公民投票同时举行。 (完)

for-phone-onlyfor-tablet-portrait-upfor-tablet-landscape-upfor-desktop-upfor-wide-desktop-up

2018年九合一選舉,韓國瑜幾乎占據所有新聞版面。圖片來源:REUTERS/Tyrone Siu

2014年「九合一」大選,柯文哲是影響全台選戰的關鍵;2018年「九合一」選舉,韓國瑜則堪稱是整場選戰的主宰。韓國瑜不僅光復了國民黨在高雄淪陷20年「市區」、在野超過30年的「縣區」,還外溢到全台各縣市。然後很快又被韓國瑜自己搞砸,在2019年宣布參選總統之後,於2020年6月6日被高雄市民罷免。

對於韓國瑜的起落,多數國人都記憶猶新,但其實「韓流」真正興起,是2018年9月中下旬的事。2018年9月之前,有非常多事件的鋪奠,最終才引爆了「韓流」,而其中不少的事件,都與當時民進黨政府的用人有關。

2022大選看Yahoo 掌握即時選情動態

事件一:勞基法修惡

「勞基法修惡」是社運團體的用詞,比較中性的用法是「一例一休再休法」。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於2016年修改《勞基法》為「一例一休」,要全面落實周休二日,但修法後隨即引發企業的強烈反彈,認為法條過於僵化,與實際情況脫節,窒礙難行。

蔡英文政府於2017年10月提出《勞基法再修正草案》,延長工時限制、例假安排,卻遭到勞團和學界的強烈反對,認為過度鬆綁將導致勞權倒退,並稱之為「勞基法修惡」。雖然時代力量、勞團、學界、社運界都強烈反對,但民進黨在2018年1月10日立法院臨時會中,歷經18小時不斷電表決,仍然三讀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延長加班工時上限,多名民進黨立委都在表決中棄權。

民進黨在《勞基法》急轉彎,引發民進黨與左翼、太陽花世代的矛盾,也流失了部分年輕人的支持。蔡英文當年的名言「勞工本來就是我們民進黨心中最軟的一塊」,也一直被嘲諷至今。

事件二:台大校長「卡管案」3教育部長下台

11 月 24 日 九 合 一 選舉

台大校長管中閔(中),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大學於2018年1月5日選出管中閔為台大第12屆新任校長,教育部卻以遴選過程有重大瑕疵為由,拒絕頒發聘書。期間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還指控管中閔的論文涉及抄襲,事後證明是學生論文引用管中閔的手稿。之後綠營又轉攻管中閔曾在大陸學校違法兼職,法務部政次蔡碧仲質疑管中閔未揭露台灣大哥大獨董身分,但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均認為無疑義。

因為無法貫徹「卡管」,時任教育部長潘文忠於4月14日請辭獲准,由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接任教育部長。吳茂昆上任之後卻爆發校長任內一年請假160天、溢領獎助金、將學校生技研究據為己有等多項爭議,短短41天就在5月29日辭職下台,成為有史以來任期最短的教育部長。7月3日並因東華大學專利案遭監院全票通過彈劾案。

吳茂昆卸任後,教育部長由政次姚立德代理,直到7月16日才由時任內政部長的葉俊榮轉任教育部長。葉俊榮上任後,多次要求台大遴選委員會重啟,退回到5位候選人的狀態,但台大遴選委員會不為所動。11月24日民進黨大敗,葉俊榮於12月24日舉行記者會,「勉予核定」台大遴選委員會的決定;隔天葉俊榮請辭獲准,成為卡管案第三位請辭的教育部長。

事件三:張天欽東廠風波

張天欽東廠風波影響2018年九合一選情。圖片來源:中央社

2018年9月11日,《鏡週刊》網路版報導,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曾於內部會議提及「除垢」計畫,將矛頭指向國民黨新北市長侯友宜,並聲稱「我們本來是南廠,現在變西廠,後來升格變東廠」,該報導還包括促轉會副研究員吳佩蓉的祕密錄音。張天欽隔天請辭獲准,時任促轉會的主委黃煌雄、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先後公開道歉,黃煌雄並於2018年10月6日請辭促轉會主委。

事件四:天災+人禍

2018年10月普悠瑪出軌造成嚴重死傷,也重創執政民進黨的支持度。圖片來源: REUTERS/Eason Lam

2018年,台灣發生多起天災、人禍事件。包括春節後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休市11天,引發蔬果產銷失衡、價格崩跌,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被譏為是「年薪250萬的實習生」,是韓國瑜崛起的遠因。

2018年2月到3月的「衛生紙之亂」,民眾各大賣場的衛生紙搶購一空,當時被戲稱為「安屎之亂」。台灣民眾搶購衛生紙的畫面,甚至還登上了國外的媒體,成為國際的笑談。

8月23日南台灣因大雨淹水造成重大損失。隔天副總統陳建仁帶著家人到金門度假三天兩夜,引發強烈的批評。8月25日蔡英文總統與在嘉義縣長張花冠的陪同下,乘雲豹甲車視察布袋鎮,一度揮手向災民致意,卻遭民眾怒嗆「下來走走」、「要再開進來,就把我碾過去」。這次淹水也引發了「高雄5000個天坑」的議題,成為韓國瑜競選時的攻擊重點。

10月21日,普悠瑪號在蘇澳新馬車站旁脫軌,造成18人死亡、215人輕傷。

一年內多次重大天災人禍,必然對執政者的支持度產生影響。

事件五:十大公投

雖然有各項不利選舉的因素,民進黨仍希望透過透過公投來翻盤。當年的公投綁大選共有10項公投案,包括挺同、反同公投、以核養綠公投、東奧正名公投,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同婚公投」。

公投前,挺同、反同陣營都強力動員,雖然反同陣營獲得宗教界的大力支持,但在立法院周邊的拚場,挺同的聲勢還是大於反同,網路上對於反同陣營更是一片嘲諷之聲。但最終公投的結果,挺同陣營和綠營全軍覆沒,相關提案都遭到否決。

諷刺的是,由於中選會規劃不周,全國各地投票所都出線大排長龍的情況,下午4點開票時,有非常多的投票所都邊開邊投,直到25日凌晨3時才完成所有開票作業,這是台灣民主史上從來沒有出現的狀況。民眾對中選會和民進黨一片罵聲,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於25日請辭獲准。

公投的結果不如民進黨的預期,公投切割政治市場的效果,則遠比民進黨想像的大。2019年6月,民進黨以減輕選務負擔為由,挾立院的人數優勢,強勢通過《公民投票法》部分修正條文,將公投與大選脫鉤,從2011年起,每兩年的八月舉行一次公投,再也沒有公投綁大選的機會。

2018年的重大事件是因,「韓流」是所有事件的果。如果沒有進步價值的破滅,如果沒有吳音寧、沒有管中閔、沒有張天欽、沒有高雄的天坑、沒有挺同與反同的對決,「韓流」也不可能成氣候。

韓國瑜當初下高雄,原本是失去北農總座、參選國民黨主席失利後,不得不接受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的職位,競選高雄市長也不在韓國瑜的規畫之中。韓國瑜參選之初,沒錢、沒人,只能靠網路直播宣揚理念,還經常被質疑是依賴柯文哲的庇蔭、「蹭柯文哲的聲量」。

結果因為柯文哲跟民進黨間敵友關係不明,意外讓韓國瑜成為反民進黨情緒的宣洩出口,在9月下旬網路聲量才正式超越柯文哲,成為名副其實的「韓流」。加上高雄白派「三山造勢」的點火,讓韓國瑜的效應不斷外溢,成為翻轉2018年大選的關鍵。韓國瑜雖然在2019年親手搞砸自己的前途,國民黨2018年因為「韓流」奠定的政治版圖,今年似乎仍然不易改變。

Yahoo奇摩新聞獨家選情評論員單厚之:資深媒體工作者,在立法院泡了20年,曾任職中時、聯合、蘋果等多家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