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高殖利率概念股不是殖利率高就沒問題,往往高殖利率才是問題。為了不挑到問題股票,通常我會加入公司治理的條件做為第一層篩選過濾,也符合ESG的概念。另外高殖利率不能是曇花一現,所以年年配息是基本;散戶要買得起,100塊以下最佳;最後以殖利率5%作為最低門檻,並且鎖定淨值比3倍以下的股票。(原文刊載於3月26日)

110年度高殖利率安心企業&金融股最新配息資訊統整

♦圖1圖2過濾條件如下:

1.上市櫃公司治理評鑑前20%

2.殖利率5%以上

3.5年年年配息

4.圖1為50元以下、圖2為50元以上

♦圖3為全體金融股最新配發情形

包含金控、證券、保險、銀行

🙋‍♂️補充:

1.殖利率僅計算現金不含股票

2.資料價格取3/26

.圖1僅統一證(2855)、德勝(8048)、華夏(1305)配發股票股利,故沒列出

📣說明:

圖1圖2以公司治理作為第一層篩選過濾,其次要求近5年年年配息,最後以殖利率5%作為最低門檻,劃分為50元以下及50元以上;圖3為全體金融股包含常被忽略的證券&保險類股。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本文獲陳相州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作者簡介_陳相州

CSIA合格證券分析師

Yahoo理財專欄作家

精誠金融學院講師,看更多

FB粉專: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FB社團:股市第一現場-關鍵資訊解密

本文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免責宣言: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存股

撰文者:謝宜孝 更新時間:2022-06-30 瀏覽數:8,24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如果你是今年年初才進場投資台股的朋友,那這幾個月來的心情可能不太美麗,原因不外乎就是近期跌跌不休的熊市行情。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台股在過去的10多年間走出了一個大牛市,尤其是2021年,台股更是一個超級大多頭,短短一年期間大盤漲了3,000多點,不斷驚驚漲、屢屢創高的大盤在今年年初時更站上萬八大關。在過去市場長期走多的氛圍下也造就了無數的少年股神...,不過市場真正的考驗似乎從今年才開始。

不過截至撰文時間(6月30日)收盤止,大盤已跌破萬五、來到1萬4,825點,若從年初1月4日的指數高點1萬8,526點計算,今年來只用了短短半年就把去年的漲幅給吐回去,跌了3,431點、跌幅約達18.79%,很難想像先前牛氣沖天的台股,僅是短短數月前的事。

延續先前「Smart智富」團隊在<銅板價存股》想存低價好股只能選金融股?6大條件快速篩出優質好股>一文中,有提到篩選存股標的常見的「6大指標」,分別是符合「現金殖利率>5%」、「連續10年都有發放現金股利」、「近5個交易日成交量>100張」、「近10年營業利益率平均>10%」、「近10年股東權益報酬率平均>10%」及「股價便宜」(依股價分為50元以下及50元~100元這2組)。每項指標背後都帶有各自的指標意義和選股邏輯,只要其中1項不符合資格,即不納入銅板股名單之中,詳細的篩選方式和指標內容,可點上述連結回去複習喔!以下為最新一期的銅板價存股名單,提供給大家做參考使用。

符合上述條件且股價在50元以下的個股,本期共計有12檔入榜,名單個股資訊分別如下: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符合上述條件且股價在50元~100元間的個股,本月共計有7檔進榜,名單個股資訊分別如下: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台股遭熊吻、這波空頭行情直至今日也持續了數月之久,4月初時大盤還處在萬七點附近,目前尚未有明顯反彈轉多的跡象,不少產業、類股股價也因此受挫下修,現金殖利率也因此上升。雖然「殖利率」是不少投資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最重視的指標之一,不過要注意的是,殖利率愈高不代表愈好(延伸閱讀:高殖利率不一定是好股票 要看年化報酬率!)

同時殖利率數值亦會因當年現金股利的多寡、股價變化,或是投資人自身的持有成本變化等因素而有所差異,所以並非一成不變的定值。同時上述的選股6條件,只要其中有1項未符合,就會被篩出名單外(如近5個交易日未達100張的標準、股價不在對應的價格區間等...),因此每個月名單上會有些微的異動和調整。

而每期銅板股存股名單,會在每個月月底附近,將依照先前同樣的「6大選股標準」(編按:選股指標說明詳見<銅板價存股》想存低價好股只能選金融股?6大條件快速篩出優質好股>)進行月更新,下一期則會2022年7月底左右進行名單更新,喜歡銅板股的朋友可千萬別錯過囉!

本文僅供研究參考,並無推薦進出之意。

延伸閱讀
▶影片》3檔高股息低波動ETF大PK!這檔除了抗跌還很會跟漲!-Smart智富ETF研究室
▶台股空頭未歇,存股族都存什麽?股民依舊熱愛台積電、金融股,00878交易戶數逆勢增-Smart智富ETF研究室
▶不是所有高股息ETF都能成為「資金避風港」!台股45天跌逾1500點,這4檔高股息ETF最抗跌-Smart智富ETF研究室
▶金融存股》股災也照樣配息!這4檔金融股配息10年以上不間斷,其中這檔更連19年配息位居第一
▶人人都能學會 ETF加薪術+股票賺錢術【線上課程】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撿股描述: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

撿股條件: ■ 股價介於0 ~ 11572 ■ 以5年平均股利換算殖利率(%)介於4.5 ~ 100 ■ (年-5)配息介於0 ~ 100 ■ 配息介於0 ~ 100 ■ 配股介於0 ~ 5 ■ 除息日 ■ 發息日 ■ 殖利率(%)介於7 ~ 100 ■ 配息率(%)介於-3000 ~ 3000 ■ (年-4)配息介於0 ~ 100 ■ (年-3)配息介於0 ~ 100 ■ (年-2)配息介於0 ~ 100 ■ (年-1)配息介於0 ~ 100 ■ 多少張以上要繳健保費介於0 ~ 12000 ■ 稅率12%的人持有一張可抵稅介於-30000 ~ 30000 ■ 稅率20%的人持有一張可抵稅介於-30000 ~ 30000 ■ 以5年平均現金股利換算殖利率(%)介於7 ~ 100

預設排除TDR,F-,ETF沒有財報指標個股想改變條件嗎?試試自己建立 相關意見問題請至零股塔

此撿股方式

撿股描述:

撿股條件: ■ 股價介於0 ~ 12000 ■ 配息介於1 ~ 1500 ■ 扣抵稅率(%)介於0 ~ 50 ■ 除息日 ■ 發息日 ■ 現金殖利率(%)介於6 ~ 50 ■ 多少張以上要繳健保費介於0 ~ 12000 ■ 以10年平均現金股利換算殖利率(%)介於7 ~ 1500 ■ 以5年平均現金股利換算殖利率(%)介於7 ~ 1500 ■ 以3年平均現金股利換算殖利率(%)介於7 ~ 1500 ■ (年-1)配息介於1 ~ 1500 ■ (年-2)配息介於1 ~ 1500 ■ (年-3)配息介於1 ~ 1500 ■ (年-4)配息介於1 ~ 1500 ■ (年-5)配息介於1 ~ 1500 ■ (年-6)配息介於1 ~ 1500 ■ (年-7)配息介於1 ~ 1500 ■ (年-8)配息介於1 ~ 1500 ■ (年-9)配息介於1 ~ 1500 ■ 成立日期

預設排除TDR,F-,ETF沒有財報指標個股想改變條件嗎?試試自己建立 相關意見問題請至零股塔

此撿股方式

雖說我認為和美股相比,要在台股裡用價値投資方式找到超級成長股並不容易,但台股有一個美股沒有的優勢就是「高殖利率」,台股的平均殖利率超過4%,和美股的平均殖利率2%相比高出許多。每年農曆春節開工後,各大財經媒體上最常看到的新聞標題就是「○○公司決議配發○○元股利, 換算殖利率○○%」。只要殖利率達6%、7%以上的,通常隔天股價都會有一波上漲的慶祝行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評估一間公司股息配得高不高的標準就是「殖利率」,公式不難,大家一定要背起來:股息/股價。例如:2022年三月,鴻海公布配發現金股利每股5.2元,宣布股息當天的收盤價是105.5元,5.2 ÷ 105.5 = 4.93%,鴻海當下的殖利率就是4.93%。身為台股投資人,我們一定要好好運用台股高殖利率的優勢。

領股息該知道的小知識

我們該怎麼做才可以領到股息呢?一般來說,上市、上櫃公司每年二、三月召開的董事會決定好股利數字之後,必須在股東會上由股東表決同意,每年五月到七月是傳統股東會的旺季,上市、上櫃公司同時會公布「除息日」和「股利發放日」。我們需要在除息日「前一天」收盤前買進持有股票,才符合參與配息的資格,並於股利發放日當天領到股息。

除息日前一天買進:可參加股利分派

除息日當天買進:今年沒有股利可領

除息日當天賣出:只要前一天持有,仍然可領到股利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配現金股息vs.配股票

有些公司會配現金給我們,稱為「除息」,這是多數公司配發股利的方式;但有些公司會選擇配股票給我們,稱為「除權」。有些公司則是又配股又配息。你還記得一張股票是多少股嗎?沒錯!就是一千股。配股票的除權,公司不是分現金給我們,而是分股票,假設一張股票分到一百股,可以說是股票兒子幫我們生了股票孫子,等於我們擁有一千一百股的股票了。

公司除權時會宣布配幾元的股票股利,我們把股利的數字直接×100就對了。例如:一元股票股利就是1×100 = 一百股,0.7 元股票股利就是0.7×100 =七十股。

延伸閱讀:眼中只有高股息,小心賠了價差!法人主打4大選股步驟,存好股也收好息

對於小股東來說,配現金股息可以直接入袋,比較簡單好理解,但如果今天公司選擇配股票給我們,要注意什麼嗎? 這就要回到EPS公式:「稅後淨利/流通在外股數」,如果這家公司每年賺一千萬元,原本流通在外的股票為一百萬股, 一千萬元/一百萬股,EPS = 10元;因為公司配股,讓公司股數增加到一百五十萬股,假設隔年一樣賺一千萬元,一千萬元/一百五十萬股,EPS = 6.6元。沒錯! EPS數字會下滑,而EPS又是投資人衡量一間公司體質好不好、會不會賺錢非常重要的指標。假設公司要維持EPS = 10元,它隔年就得賺到一千五百萬元才行,一千五百萬元/一百五十萬股, EPS仍然是十元。我認為若是公司董事會選擇配股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對自己來年的經營績效非常有自信。

關於除息、除權,還要有一個觀念:當公司除息、除權時,股價會被「往下修正」。例如前面鴻海的例子,配5.2元股息,假設除息前一天的收盤價是110元,除息日當天一開盤,鴻海的股價就會只剩下110 - 5.2 = 104.8元。你一定會覺得納悶,我的股票居然莫名其妙地下跌了。這個概念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公司發出股息之前,這些錢都是公司賺到的錢,是公司市値的一部分,現在公司把一部分資源分配給股東了,股價就需要有相對應的修正。

這時候弔詭的事情來了,假設我在鴻海除息當天一開盤就賣掉股票,當下鴻海除息修正後的股價只剩104.8元,賣出股票可拿回10萬4800元,再加上配息拿到5200元, 加起來是11萬元,這和我在除息前一天賣掉股票入袋的錢是一樣的,換句話說,我領到的股息其實是自己股票價差的錢。

所以,要讓股息眞正入袋,唯有當股價又漲回到除息前, 也就是股價修正前的價格,以鴻海為例來說,股價要漲回到110元,這時候賣股票才沒有價差,5200元股息才是眞正落到我們的口袋裡。從除息修正後的104.8元漲回到110元就是「塡息」,股票有塡息,現金股息才是眞正安穩地屬於我們。

我們評估一檔高股息股票値不値得買進時,過往能不能快速塡息也是很重要的評估準則。另外,如果一家公司只是一次性加發股利,並非每年都穩定配息,這些股票我也會盡量避開。

我的存股名單借你瞄

選擇能夠長期穩定配息的存股名單,我的篩選條件如下:

一、連續十年穩定配發股利

二、近十年殖利率不曾低於4%

三、近十年盈餘配發率大於50%

四、近十年淨利率為正

我以十年為標準,因為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經歷復甦、擴張,收縮、衰退等一連串完整的經濟循環,時間從一年到十年不等,我通常採取最嚴格的十年,企業若在不同景氣環境下都能穩定配發股息不停歇,每年配息金額落差不能太大,而且能維持年均殖利率4%以上,就算擁有穩定配息的條件。

後面二項條件,盈餘配發率大於50%,我認為也很重要,這攸關公司經營階層對股東大不大方,賺十元只分一、二元,盈餘配發率為10%、20%,我覺得太低、太小氣,賺十元至少配五元,大於50%的配發率是我的標準。最後,淨利率也是衡量企業會不會賺錢很重要的財務三率指標之一,若一間公司每年獲利都能維持正成長,也能確保公司的賺錢能力, 都是我看重的篩選條件。我以如此條件篩選出自己的十檔存股名單。

連續10年殖利率7以上股票

存股三禮:耐心、勇氣、現金

有了存股名單,接下來該怎麼做?我會在券商App 裡把這些標的設定為一個群組,平時不動作,只有當全市場恐慌性下跌時,才會開始執行「左側交易策略」,也就是分批愈跌愈買。想存股「耐心、勇氣、現金」缺一不可!全市場恐慌性下跌不會天天有,可能好幾年才出現一次,需要有等待的耐心,當危機來臨眞的出現股價下跌的時刻,也要有逆勢進場的勇氣,當然手頭上也要有現金,不然就甭買了。

說到存股,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現在股市上萬點了, 還可以存股嗎?現在萬二了、現在萬八了,還可以存股嗎? 其實隨著經濟發展,企業獲利也會提高,股價隨之墊高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尤其選擇各產業中高市占率的龍頭股,也是加分條件,因為這些公司能享有較好的議價能力,可以把隨著通膨墊高的成本轉嫁出去。

如果你永遠只是想著,現在股價好高可以進場嗎?到頭來只能永遠站在場邊觀望,下不了場。如果你還是會害怕、會擔心,很簡單,先從定期定額開始,每個月都買一點,股價漲時有買,股價跌時也有買,搭配前面再三強調過的,定期定額至少二年以上的金律,長時間下來,成本就能平均。

最後,殖利率公式請大家一定要背起來:股利/股價。

每當股市有大震盪時,要執行左側交易,我通常會拿它的去年股利除以大跌後的股價算出殖利率,殖利率愈高買進,不能說風險愈小,但至少多了下檔防護網,防護網愈大,就算蒙受帳面上虧損,比定存高好幾倍的股息殖利率,還是比把錢放在銀行只能領微薄利息來得好。

作者介紹:葉芷娟

業界唯一擁有證券分析師(CSIA)執照之財經主播/主持人,亦擁有投信、壽險、產險等金融證照,專業形象深受各大金融業者肯定,穿梭於財經講座論壇、記者會、節目主持。

本身用「核心持股」累積退休金為未來準備;用「衛星持股」掌握趨勢賺波段快錢。擅長以輕鬆白話文筆帶領讀者學習投資理財,一起建構職場金錢後盾,享受機智選股生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零基礎!機智選股生活:用台股打造「財富後盾」,人生更有安全感》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