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精神病

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精神科醫師還有七個專業提醒要給你

我們與惡的距離 精神病

Photo Credit: CNA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與惡的距離》做足功課,讓我們終於可以切換各種不同的視角,看到每一個人在生命夾殺處的苦衷,精彩之處不用多說,請記得收看正版。做為一個精神科醫師,這邊有幾個專業上的提醒,會牽涉到一些劇情小雷,請審慎服用。

文:徐志雲(精神科醫師)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4月21日上映了完結篇,同溫層一片叫好,除了劇情緊湊、對話到位、刀刀見骨,也忠實呈現了劇中各種職業最常見的無奈。這齣劇做足功課,讓我們終於可以切換各種不同的視角,看到每一個人在生命夾殺處的苦衷,精彩之處不用多說,請記得收看正版。做為一個精神科醫師,這邊有幾個專業上的提醒,會牽涉到一些劇情小雷,請審慎服用。

1.誰會來看精神科?

答案很簡單,就跟醫療上的其他科別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個時候需要精神科。

《與惡》當中至少可以看到下面幾種可能的精神科診斷:思覺失調症、酒精使用障礙症、酒精戒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人格疾患、以及若隱若現的憂鬱症。

除了疾病診斷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在精神科診間很常看到的困擾,例如哀慟反應、親子間的緊張、青少年發展議題、外遇、成癮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社會壓力的逼迫、遺族處境、性別之間的不平等、離婚與監護權之爭等等,而這些的確都是精神科常見的談話內容。

光是戲劇當中可以看到的例子就已經這麼多了,其實不難想像,真正的精神科場景中,幾乎就是每個人生活畸零處的呈現。這世上沒有人比較高級,可以自詡跟這些畸零之境劃清界線,所以在精神科當中所見的人,其實就是我的朋友、我的鄰居、我的親人、我的伴侶、我父我母、我的孩子,還有我們自己。

2.精神科看些什麼?

《與惡》裡頭最醒目的精神疾病是「思覺失調症」,也就是舊稱的精神分裂症,甚至也是很多人口語中蔑稱的「瘋子」。但就像前面所說的,思覺失調症只是精神科當中的一種類型。精神醫學是一個涵蓋心智、大腦、行為的學門,所以舉凡情緒困擾、失眠、壓力、焦慮、心理導致生理失調、認知功能(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問題、思考/行為/知覺的異常……這些因為心理或大腦因素造成生活出現問題,其實都是精神科可能協助的範圍。

3.思覺失調症治療之後,就會變成應思聰那樣嗎?

雖然《與惡》在我的精神科同溫層中普遍認為非常擬真,但裡頭唯一會讓我們覺得稍嫌誇張的,就是應思聰(林哲熹飾)接受治療初期出現的副作用「錐體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我們都會簡稱EPS)。EPS包括很多種症狀,例如肢體僵硬、抖動、動作緩慢、眼球一直往上看、舌頭外伸或捲曲、頭或身體歪斜扭曲等等。

EPS這種副作用主要出現在傳統的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又稱「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但現在這個年代當中,新發病的病人大多是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來治療,因此EPS出現的比例已經大幅下降,就算有,也多半是較輕微的症狀,鮮少有像應思聰那樣的情形了。

但是,雖然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比較少EPS,卻比較可能出現「代謝症候群」的副作用,也就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體重上升的情況。而副作用這件事,每個人的差異實在很大,有人幾乎沒有、也有人很快就產生明顯的副作用,所以更需要著重個別化的處理。

我們與惡的距離 精神病

Photo Credit: 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

4.難道看了精神科,就會開始出現這些副作用嗎?

這是最常聽到的誤會之一。前面我們提到,看精神科的原因百百種,治療方式當然也千變萬化,有人需要藥物治療、有人不需要。而精神科常開的藥物至少也有數十種,各自有不同的效果、當然也有不同的可能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每個人身上發生的反應程度不一,所以才需要跟醫師一對一的討論,知道如果發生副作用了可以怎麼處理。

很多人只聽聞到某個人吃精神科藥物出現某種副作用,就誤以為所有人看了精神科都會發生一樣的事情,這些恐慌也是造成很多人延誤求助的原因之一。

5.得了思覺失調症,未來就完蛋了嗎?

現在這個年代的思覺失調症治療,比起早年真的進步太多了,早期的確有不少病友因為疾病喪失了工作能力、甚至生活功能退化而需要長年照顧。但這十多年來,思覺失調症的首次住院率大幅下降,精神科醫師也都發現,病友經由新一代藥物的治療更快能夠回復穩定的生活。

我手邊許多青少年時期就發病的個案,經過治療後幾乎都能夠回到校園繼續團體生活,生活及學習的能力也大幅度恢復,當然也有著跟一般青少年相似的煩惱,持續學習建立有意義的社交關係、思考未來的人生計畫。

《與惡》凸顯了媒體效應對於精神疾病的污名,社會常將「不定時炸彈」、「暴力危險」、「用精神病脫罪」與病友劃上等號。天曉得每個精神科的從業人員都知道,思覺失調症的病友常常是最可愛、最沒有心機的一群人。我們極少看到病友故意加害他人,看到的卻大多是這個社會對於病友的惡意,這些惡意或許也不是故意,卻真真實實地造成了病友與家屬的傷害。這當然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改變的氛圍,但是願意用心理解精神疾病、以及帶著疾病生活的人,絕對是重要的第一步。

6.精神科醫師都是靠打電動舒解壓力嗎?

既然要談精神疾病,那也來談一下精神科醫師。我們精神科醫師很常被問「你們每天被倒這麼多垃圾,要怎麼舒壓?」劇中的精神科醫師林一駿(施名帥飾)下班看起來都在穿四角褲打電動,真實世界中的精神科醫師也是這樣嗎?

我沒有台灣的具體資料可以提供,但Medscape這個網站所做的美國精神科醫師調查(Medscape Psychiatrist Lifestyle Report 2018)則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數字:33%的精神科醫師在工作中覺得自己滿快樂的(這樣的比例在29個專科當中已經是排名第五佳的了),51%的精神科醫師在工作「以外」的生活覺得自己過得滿快樂的。

至於精神科醫師怎麼紓解工作疲乏呢?58%會選擇跟親友聊天、51%運動、43%睡覺、40%搞自閉、35%吃垃圾食物……基本上也就跟一般人沒兩樣吧(邊寫稿邊吃垃圾食物的我)。

我們與惡的距離 精神病

Photo Credit: 我們與惡的距離官方網站

7.最重要的提醒(有一點劇透)

身為一個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最後我真的忍不住要說:林一駿就這樣趁機出國兩年是怎樣?男人得知太太懷孕就馬上出國,故意把孩子留給媽媽帶,這絕對是一個不良示範!尤其在醫界,更常見到男醫師覺得自己好忙好厲害,但其實背後根本就是有一個更忙更厲害的女性在撐著。我認識好幾位女性醫師,都必須邊出國進修邊帶小孩順便生出幾篇研究論文,相較之下男醫師出國幾乎都沒有這種能力(我目前只認識一個可以辦到)。男人,加油,不要只出一張嘴,好嗎?

延伸閱讀

  • 《我們與惡的距離》:以安全為名的剝奪,誰與「惡」更為接近?
  • 從小燈泡到鄭捷,「我們與惡的距離」 有多遠?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羅元祺


Tags:

在照顧家人之前,你最需要照顧的人是自己:伊甸基金會的老人照顧服務計畫

我們與惡的距離 精神病

Photo Credit:伊甸基金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正在朝超高齡國家邁進,家庭中的長照需求,勢必是每一個人在未來無可避免要面對的問題。

李阿公今年90歲了,身體狀況原本不差,雖然有一些慢性疾病,但還能參與社區的活動。但是今年過年的時候,阿公因為免疫力低下,感染帶狀性皰疹,全身酸痛之外傷口又不容易癒合,常常要換藥,也插上了尿管。同樣高齡的太太,以及同住的兒子只能輪班24小時照顧阿公。生病將近兩個月來,全家人毫無喘息的空間。心理上的壓力,讓家庭氣氛總是低迷,而且阿公的失智症,又越來越嚴重了⋯⋯

這個故事,看起來很熟悉嗎?你的鄰居、朋友,甚至你家中,是不是就有一位阿公,需要你付出所有的心力照顧?

這份重擔,其實比你想像的更沈重

根據行政院衛福部統計,在全台灣將近80萬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人口中,有將近半數的家庭必須長期自行承擔照顧工作,更預估在2026年,失能人口將超過100萬人。自推行長照2.0以來,即便各種資源與服務不斷布建擴展,但現在的台灣社會中,依然有許多人受到傳統觀念所綁縛,寧願自己深陷照顧重擔,不敢也不願取得援助。

上段故事中的李阿公,幸好在一家人即將瀕臨崩潰之際,衛生所的長照個管師和伊甸托老中心伸出了援手,說服阿公的家庭嘗試使用長照服務。在居服員走入這個家庭,展開服務第一天,高齡的阿嬤總算放下心中大石,感動地說:「終於能夠安心休息兩個小時。」

在專業的照顧之下,阿公的身體慢慢恢復健康,精神也越來越好,現在又可以參加他最愛的社區活動。更重要的是,阿公也開始接受伊甸據點的協助,有專業的照服員帶領著長輩們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又開設各種延緩老化、機能復健的課程,鼓勵長輩們參加。這些安排,除了增加長輩們的活動力和自信心之外,也從心理和生理上,同時減輕了家人的負擔。

有了伊甸,李阿公全家人的心和生活,又再一次凝聚、平穩起來。

照顧者壓力大,專家建議:剛剛好就好

英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溫尼克特(D. W.Winnicott)在《父母──嬰兒關係的理論》一書中發明了一個名詞,叫做「足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因為完美的母親是不存在的,過度追求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照顧者),反而會對媽媽、孩子都產生沒有必要的壓力,影響彼此的身心健康。

因此,在照顧家人上,我們也可以試著做到「剛剛好的照顧」。剛剛好,並不是自私、也不是懶惰、不孝,只是我們不需要要求自己,為了成為一個一百分的完美照顧者,反而失去了自己。翻開社會新聞,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堪長期照顧壓力,進而輕生的社會案件。有獨力照顧長輩長達二、三十年者的青壯年,也有「老老照顧」——六、七十歲的孩子,照顧著八、九十歲的父母。在不堪壓力、看不到未來的絕望中,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這一切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願意敞開心房,適時地求援,接受必然的改變,除了能讓長輩獲得有尊嚴的照顧服務,自己也能擁有好品質的生活。衛福部在2020年,曾針對使用長照服務2.0的家庭照顧者做調查,發現有94.3%的使用者,表示整體生活品質有改善,92.3%表示心理和照顧的負擔降低。九成以上的滿意度,顯示出專業的支援可以帶來正向的能量,打破一人長照全家失能的困境。

僅僅只是休息一下,就能獲得全新的力量

伊甸基金會成立至今已40年,向來以「哪裡有需要、伊甸就在哪裡」的精神,為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爭取權益。從早療到長照,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伊甸的身影。根據2021年的數據,台灣的新生兒僅有15萬3820人,是史上首次低於16萬,在人口持續負成長的情況下,台灣又正在從高齡化國家朝向超高齡化國家邁進,家庭中的長照需求,勢必是每一個人在未來無可避免要面對的問題。

在台灣正式成為高齡社會的這個階段,伊甸也提出了能夠同理照顧者、體貼失能者的完整老人服務內容,包括日間照顧服務、居家照顧服務、照顧者喘息服務、弱勢長者餐飲服務等,甚至將層級拉高到以社區為關照對象,提供社區關懷、社區輔具站服務等。而伊甸這些年來的努力,更獲得滿滿的迴響,每一位受到協助者的正向反饋,都是幫助伊甸持續前進、希望做得更好更多的力量。

雖然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的長照2.0政策中,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試圖為國民建立一個「經濟自主」、「健康生活」、及「行動無礙」的高齡友善環境,讓長者能擁有健康及尊嚴的老年生活。但是,如果我們真的來到了需要更進一步照顧的地步,不要忘記有一群專業的人,隨時準備好接住疲累的你,讓你安心,更讓你能夠在照顧家人之前,先照顧好自己。

放下對自己的要求,讓專業的伊甸,分擔你的辛苦。

認識更多伊甸老人照顧服務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