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正妹

自從有藝人分享曾深受尿失禁之擾後,到門診詢問自身的尿失禁狀況,是否需要接受治療來改善的人,則有明顯增加趨勢。而許多人誤以為只有年長婦女會有的尿失禁問題,實際上次不少女性在產後都有著這樣的困擾,但多半在產後三個月左右時間,漏尿的情況便會逐漸痊癒。

不過如果有持續做凱格爾運動或骨盆肌肉強化運動者,尿失禁依舊遲遲未有好轉跡象,千萬不要隱忍,還是建議先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找出真正造成尿失禁的原因,並且評估應做哪些治療輔助改善,不讓惱人的尿失禁問題,繼續影響其生活品質。

尿失禁有哪些類型?

尿失禁一般區分為滿溢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以及應力性尿失禁幾種類型,前兩種類型目前多是藉由藥物治療來輔助改善;而女性最常見的「應力性尿失禁」,因為骨盆底鬆弛,導致膀胱頸閉鎖力量變差,才會在打噴嚏、咳嗽、大笑、搬重物時,引發不自然漏尿的情況。

通常應力性尿失禁最常發生在自然產的女性身上,猶如吊床般的「骨盆底的肌肉群」,主要負責撐住子宮、膀胱、直腸,因此一旦出現鬆弛現象,當腹部一用力時,原本積在膀胱的尿液就容易外漏,這也是為什麼有尿失禁困擾的女性,需要長時間使用護墊、漏尿墊,避免弄濕褲子。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產後尿失禁必須做第三代尿失禁手術?

並非有尿失禁問題,就必須進行手術改善,比較輕度的應力性尿失禁困擾,持續進行一個月的凱格爾運動、骨盆肌肉強化運動訓練,狀況有顯著改善者,就不需要進行第三代尿失禁手術輔助改善。反之,尿失禁狀況嚴重者,則需先由專業醫師進行診斷,評估是否有做手術必要性。

而第三代單孔尿失禁懸吊手術,是將無張力的懸吊帶植入尿道下,把尿道支撐起來,並同時改善陰道粘膜皺襞的手術。相較於以往的尿失禁手術做法,第三代尿失禁手術近乎沒有皮膚傷口,且痛感極輕微,就是對於膀胱損傷風險也是相當低,接受度自然也高出許多。

混合型尿失禁是否有其他的治療方式?

除了應力性尿失禁外,不少產後婦女同時有著急迫性尿失禁的困擾,而急迫性尿失禁多半是因膀胱附近的神經受損、更年期停經後的尿路萎縮,或是尿道經常發炎、結石的刺激等,所造成的膀胱過動症,因此常會有急尿、頻尿,以及半夜經常需要起床解尿的夜尿狀況。

而較為難纏的混合型尿失禁,國外已有全新技術,利用高能量聚焦磁能科技(HIFEM科技)針對盆底肌促發數千條肌肉收縮,近期台灣也引進了(俗稱G動椅)這種非侵入式的治療,有效達到骨盆底肌強化,能在有效的時間內達到高效能骨盆運動,省時方便幫助強化骨盆肌。提供有漏尿困擾的婦女另一項治療方式。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星幸福美學診所 曾郁文

大家好,我是曾郁文醫師。 如果您有不好意思問的婦科困擾,可以來問我,說不出口的私密問題,可以告訴我。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我很能體會女性朋友對於私密保養的困擾,特別是那些為人母之後尷尬又難以啟口的問題。身為婦科醫師,我對女性私密治療特別有興趣,也遠赴美國、韓國、希臘、義大利、英國進修,跟各國私密治療大師學術交流,希望可以將與歐美同步的兩性私密療程帶回台灣。 我的專長是私密治療(改善乾澀、疼痛、搔癢、反覆感染、性生活疼痛等症狀)、更年期障礙治療、女性性功能障礙治療、小陰唇肥大治療、陰道鬆弛治療、大陰唇萎縮治療、女性尿失禁治療。 希望每位走進我診間的朋友們,每天都能越來越改善、越來越放心;希望走出我診間的朋友們,在治療後都能帶著微笑離開,這些點點滴滴,就是繁重的醫療工作中,讓我感受最踏實的幸福。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士 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總醫師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專科醫師 美國雷射陰道修復學院(LVRIA)會員 美國雷射陰道修復學院(LVRIA) 陰道手術認證 歐洲美容外科學會(ECAMS)會員 歐洲美容外科學會(ECAMS)女性私密治療認證醫師 國際美容整型外科協會(WAAPS)女性私密整形認證醫師 韓國首爾Rebello女性私密整形醫院合作醫師 義大利DEKA原廠蒙娜麗莎私密雷射全球白金認證講師 亞太美容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精緻自體脂肪移植認證醫師 台灣自體脂肪移植醫學會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醫師 台灣微整形美容醫學會醫師 台灣形體美容整合醫學會醫師 台灣更年期醫學會醫師 台灣婦女健康學會醫師 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會醫師 現任鍾婦產科、鍾馨診所主治醫師 專長 一般婦科診治 雷射小陰唇修整手術 雷射陰道緊實重建手術 雷射無張力尿道懸吊手術 大陰唇豐潤手術 私密保養(陰道雷射、PRP注射) 更年期障礙抗衰老治療 女性性功能障礙治療 精緻自體脂肪移植 全臉微整精雕 雷射美容皮膚科學

上一篇文章

臺灣AI雲協助 醫療照護機器人「蘭醫師」功能升級

下一篇文章

國衛院首度發現:琥珀酸在腫瘤微環境扮演關鍵角色

相關的 文章

(文摘自101.11.20 自由時報/蘋果日報)

熱愛運動的48歲黃小姐

近年來運動走路動輒尿失禁,被逼得要沿路找廁所

經彰化基督教醫院以第三代超迷你型尿失禁手術才解除困擾,此手術只要5~10分鐘就完成

對有尿失禁困擾的婦女是一大福音

黃小姐指出,她生完第二個小孩後也曾短暫尿失禁

不久就好了,沒想到隔7年後竟又開始漏尿,快走或跑步時尿液就滲出,感覺很糗

除非她在走路時縮小腹或提肛

或一直找廁所,每幾分鐘就上一次,才能稍微避免,搞得生活大亂

彰基醫院婦產科孫茂榮主任表示

有尿失禁疾病的婦女約占四成,40~60歲婦女個案最多

咳嗽、打噴嚏或突然用力,尿就不由自主漏出的情況最多,運動也需要用力,漏尿情況也常見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第三代超迷你型尿失禁手術,懸吊帶(藍色部分)放置處

彰基醫院引進第三代超迷你型尿失禁手術(MiniArc)

「尿道中段無張力懸吊帶手術」

主要用於用力型的尿失禁患者、經保守的藥物治療無效者,目前約已完成100案例,成效很好

臨床經驗日前登上國際婦女泌尿醫學期刊,是亞洲第一個發表者

無張力懸吊帶手術原理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將無張力懸吊帶植入尿道中段下方

當腹部一受壓,吊帶就會發揮緊壓效果、使尿道壓力大於膀胱壓力,可防漏尿

手術是利用特殊材質的無張力懸吊帶

從陰道口進入,固定於二邊的閉鎖孔肌肉上,懸吊帶放置於尿道中段的下方,以此壓迫尿道

讓尿道不因用力而鬆弛漏尿

10分鐘內完成、傷口小

第三代手術只有尿道口下方的陰道傷口

第一代、第二代手術則會在大腿內側陰部多二個傷口

相較下,第三代手術傷口小、出血少、單一傷口、復原快,手術只要5~10分,成功率高,合併症機率低

不過,醫材部分健保沒給付,患者需自費20,000多

改淋浴、勿泡澡

不論哪一代尿失禁手術,術後二周內都要避免泡澡

改採淋浴方式,若做第1、第2代手術,因皮膚有傷口,洗澡時建議貼防水膠布

避搬重物出力

開完刀二周內要避免從事腹部會用力的工作

如搬重物、做仰臥起坐、騎腳踏車等,另由於陰部有小傷口,建議性生活要暫停二個月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精選文章

微創手術,輕鬆跟尿失禁說掰掰!

台中榮總婦產部 謝筱芸醫師

林小姐目前四十五歲,在工作上表現突出很受上司及同事信賴,社交生活也一直很活躍,常與三五好友結伴出遊或聚餐。但這半年來每當咳嗽、大笑、打噴嚏或快走的時候,尿液就會不受控制的漏出。因此她每天總是得用護墊,會陰部也因為漏尿容易搔癢而有異味。為此她變得不敢外出而拒絕朋友的邀約,也常常在開會中因為需到廁所更換護墊而中途離席,讓同事及上司不能諒解,她也因為尷尬不敢向同事及朋友透露她的困擾,嚴重影響了她的工作及社交生活。

像林小姐一樣有尿失禁困擾的女性其實不少。根據流行病學調查,30至59歲的婦女有約30%於成年後曾有尿失禁的經驗,而其中一半的婦女覺得尿失禁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可是在台灣的婦女,尤其是年長一輩,通常會覺尷尬而不願提起;即使在家人的支持下,鼓足勇氣至門診就醫,往往一聽到「開刀」,就心生畏懼,甚至不再接受進一步評估或治療。輕度的尿失禁可以用藥物、凱格爾運動、電刺激治療等方式來改善。可是當每天都需要用護墊來防止漏尿造成褲子弄濕,已經可以算是嚴重尿失禁,可能就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

尿失禁的手術治療方式不下百種,過去較傳統的手術是陰道懸吊術(colposuspension, 圖一),此種手術有多種型式,可以是開腹進行、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或是從陰道進行,最終目的是希望增加尿道壓力或阻力,以及同時矯正膀胱尿道的解剖位置,來達到治療尿失禁之目的。大致而言,這類手術的成功率可達80-85%。但手術缺點多,副作用較大,包括術後的解尿障礙(尿管置放時間較長、解尿困難、頻尿急尿、反覆性尿道感染等等),長期追蹤後發現成功率會隨時間下降,且傷口較大較痛、住院較久,醫療成本當然也比較高。

在1996年瑞典醫師Dr. Ulmsten提出"尿道中段無張力性吊帶手術",以人工材質製成之吊帶,置入尿道中段下方,在腹壓增加時會擠壓尿道中段,使尿不再漏出。近幾年來尿道中段無張力吊帶手術發展出許多不同的設計─如第一代的TVT、 SPARC(圖二),第二代的 MONARC(T.O.T)、TVTO等(圖三),以及第三代的單一切口迷你吊帶(Single-incision mini-sling),如MiniArc、Ajust(圖四)。

這些吊帶手術架構於當今最流行的微創手術概念之上:手術時間短(半小時左右)、傷口較小(只在腹部或會陰部有兩個不到一公分的小傷口)、術後疼痛少、住院時間短、較快回復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術後併發症降低,解尿困難、尿滯留之機率較低。也因手術效果佳、短期成功率超過九成,且五年以上仍有80%以上完全治癒率,近年來幾乎取代了其他類型的手術,成為尿失禁手術的主流。

在2006年發展出的第三代吊帶手術:「單一陰道切口尿失禁手術」,它在皮膚上完全沒傷口,只在尿道下段的陰道有一個1~2公分的傷口,比起一般的無張力尿道中段吊帶手術較少發生大腿內側疼痛,甚至可在局部麻醉下手術,也更減少手術後的疼痛。目前發表的成功率也可達到80-90%,與第一代及第二代的成功率不相上下,但更長期的療效仍需要長時間的追蹤。唯此類吊帶在台灣尚未列入健保給付,仍屬自費項目(約3萬左右)。

總結來說,尿失禁的手術治療這些年來進步神速。多年前的尿失禁手術,需在腹壁上開刀,像是「腹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不但傷口較大、恢復也較慢,也容易留下疤痕影響美觀;好在近年來演進到只需在陰道內手術,外觀幾乎沒有傷口,當然也沒有疤痕的困擾,可以達到幾近完美的效果,對於尿失禁的患者可謂是一大福音。

圖一:陰道懸吊術(from Berek & Novak’s gynecology 14th edition, fig. 23-11)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圖二:第一代吊帶(經恥骨後間隙)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圖三:第二代吊帶(經閉孔膜)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

圖四:第三代吊帶(圖二~圖四from IUGA 2011 Mid-urethral sling (MUS) procedures for stress incontinence)

第 三 代 超 迷你 吊帶 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