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 不 適任 員工 的 技巧

一般而言,一旦談起「適任與否」,就與「績效表現」有關。員工若是績效不佳,主管大多就會開始考慮是否繼續留任這位員工或是計劃請他走路。畢竟一個企業保持5%以上的自然流動率(包括員工自動離職、企業內部工作調動,以及勸退或資遣)才能永續經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作為老闆,肯定也是精打細算。如果老闆想要解僱自己的員工,但是正式辭退自己還要賠錢,肯定不願意。於是就想讓員工自己主動辭職,以此來讓損失降到最低。

就算員工確實不適任,主管的開除動作也不能太過突然。應該進行公平嚴謹的考評制度或懇談指導,讓員工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並給予改進的機會。如果在此之後,員工仍舊表現欠佳,行為態度亦無法與公司價值觀一致,那麼員工心中必定會有心理準備,面對勸退的結果就不至於太過震驚。在決定勸退前,先設定「留校察看」,給員工另一個機會。主管主動向員工說明留校察看的原因,明訂時間(約3至6個月)以及應達成的工作目標,同時與員工討論應提供的資源與職能培訓,最重要的是要將這個「留校察看」的約定書面化,請員工簽字,好讓這位員工清楚明白自己的情形。

與員工溝通時,要坦率地陳述事實,以免因為用詞太過委婉,讓員工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問題。當然,在直言的同時,切勿用職權威嚇對方,也別忘了口氣要緩和,不要在拋出結論後,就沉默以對,拒絕溝通。如果主管過於情緒化,會讓員工認為是對人不對事,很可能導致雙方不歡而散,為公司帶來日後的隱憂。主管如果自知溝通技巧不足,應適時請人資部門參與談話,以防場面變成人身攻擊。

可以嘗試將員工調到不願去的地方,或調整到難於接受的崗位。這種情況,是對員工非常了解,算準了調離,員工肯定辭職。所以,讓員工去外地分公司,明升暗降。名義上是升職,其實是用這種方法來讓員工主動離職。也可採取架空的做法,讓員工承受不住壓力自動離職。如果員工做得很好,卻突然被頻繁的調整崗位,而且是越變越差,甚至是調到一些無用的崗位,架空他的權力,其實就是希望員工主動離職。調崗降薪的方法很直接,就是編造一些「莫須有」的理由調整崗位,來降低員工的工資。如果員工覺得工資太少,不願意繼續做,就會自己離職。這也是很多企業常用的方法。或是從工作中挑刺,雞蛋裡挑骨頭。對於普通員工來說,上面的方法比較不適用,那就會拿工作來找麻煩。有時候因為一兩次遲到,按時上下班都可能給員工扣上一個沒有奉獻精神的罪名,處處針對員工,最後就是想讓員工自己主動辭職。

若留校察看期間,這位員工仍舊不適任,不建議企業主管「資遣」員工,但可以採用勸退一途。絕對不要說員工的不是,請為他保留情面。同時,明白告知對方彼此已努力。此外,主管還可以扮演引導員工的角色。也就是在勸退之前先找出這位員工在職期間的工作紀錄,找出他的專長所在,勸退之時可以建議這位員工適合往何種產業或職務發展。至於勸退的時機則最好是績效評估期,例如年中或年終的績效評估之後,主管一旦發現員工表現不佳、瞭解分析不適任原因、並且提供各式協助與機會後,就是勸退不適任員工的時機。

主管在處理不適任員工時,還要注意時間不要拖太久。如果大家都覺得某人應該被開除,但主管卻遲遲不願意扣下板機,時日一久,會讓辦公室氣氛陷入低迷或難堪。至於,主管在結束解聘員工的對談之後,雙方還能微笑走出辦公室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主管懂得用尊重的態度開導對方,讓員工不致信心盡失、備受屈辱,自尊心得以完整地保留。主管可以採取朋友的角度,告訴員工為何不適合留在公司,例如:「不是你能力不足,可能是公司在某方面和你不相容,你在其他地方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此外,也不要忘了提醒員工還有很多優點,只要持續地維持和提升自我,必定還有其他更好的工作,可讓他發揮所長。除了讓員工帶著尊嚴離職之外,主管亦可進一步為員工提供幫助,讓解雇的結局充滿善意、員工心懷感恩。

當主管的人解僱員工以後都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告訴其他同事真正的理由?有心解釋卻不知道該如何啟齒比較合適,有時候會擔心解僱員工跟「沒人情」,「太現實」被劃上等號。有時候也怕講出理由以後會影響到這位部屬以後找工作的機會,所以很多主管都是讓這個員工「自動消失」比較好。部門內有同事離職大家都還是會私下問原因的,如果是當事人自己績效不好,或是犯錯誤的話自己當然不會明說,當主管的也沒什麼義務要說明些什麼。反正上班族人來人往,離職、辭職、解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輕描淡寫就好,多作解釋似乎也沒有什麼重要。千萬不要讓被解僱的人受到侮辱,或受到公開的羞辱。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也都應該有再生的機會。解僱人已經是萬不得已,所以不要作得太絕,大家好來好散;況且世界很小,終究碰得到,作人還是留些餘地比較好些。

A.

誰願意當個開鍘的劊子手?對大部分經理人而言,開除人,是很棘手的難題。只要想到對員工來說,工作是他們養家活口的經濟來源、身分地位的象徵,甚至是生活的重心,主管在請人走路之前、過程、之後,都是一場飽受內疚之苦的煎熬。

然而,主管如果非得請員工離開,該怎麼做,才能將對彼此的傷害降至最低?萬寶華人力顧問總經理劉玿廷建議,有兩個重要原則必須遵守:第一,不要給員工意外的感受;第二則是為員工保留自尊。

充分溝通,不要Surprise員工

就算員工確實不適任,主管的開除動作也不能太過突然,應該進行公平嚴謹的考評制度或懇談指導,讓員工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並給予改進的機會。如果在此之後,員工仍舊表現欠佳,行為態度亦無法與公司價值觀一致,那麼員工心中必定會有心理準備,面對解雇的結果就不至於太過震驚。

與員工溝通時,要坦率地陳述事實,以免因為用詞太過委婉,讓員工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問題。當然,在直言的同時,切勿用職權威嚇對方,也別忘了口氣要緩和,不要在拋出結論後,就沉默以對,拒絕溝通。

如果主管過於情緒化,會讓員工認為是對人不對事,很可能導致雙方不歡而散,為公司帶來日後的隱憂。主管如果自知溝通技巧不足,應適時請人資部門參與談話,以防場面變成人身攻擊。

劉玿廷表示,主管在開除員工時,也要留意法律上是否站得住腳。因此,每次與員工晤談工作改進計畫時,最好不要只有口頭協定,應做成書面紀錄,寫下彼此都同意的事項,並請雙方簽名,屆時真的要開除員工時,才能提出充分理由。

此外,主管在處理不適任員工時,還要注意時間不要拖太久。如果大家都覺得某人應該被開除,但主管卻遲遲不願意扣下板機,時日一久,會讓辦公室氣氛陷入低迷或難堪。

提供幫助,用善意畫句點

至於,主管在結束解聘員工的對談之後,雙方還能微笑走出辦公室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主管懂得用尊重的態度開導對方,讓員工不致信心盡失、備受屈辱,自尊心得以完整地保留。

劉玿廷表示,主管可以採取朋友的角度,告訴員工為何不適合留在公司,例如:「不是你能力不足,可能是公司在某方面和你不相容,你在其他地方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此外,也不要忘了提醒員工還有很多優點,只要持續地維持和提升自我,必定還有其他更好的工作,可讓他發揮所長。

除了讓員工帶著尊嚴離職之外,主管亦可進一步為員工提供幫助,讓解雇的結局充滿善意、員工心懷感恩。

晶華酒店前任總經理博瑞福(Francesco Borrello)就很擅於「無痛地」辭退員工。他在開除對方前,會先確定所有方法都已用盡,但員工仍無進步;而且,即使開除了對方,他還是會盡可能幫助對方。

博瑞福通常會這樣說:「我們已經試過5種方法。我在11號告訴你要怎麼改,14號也說過一次,16號又說了一次,17號我還給了你一封信。現在,我幫不上忙了,所以從明天起,你可以不用來上班。

跟你工作很愉快,也是我的榮幸,我希望我們永遠是朋友。你可以向未來的雇主提到我的名字,如果他打電話給我,我一定會說你的好話,讓他們找不到拒絕你的理由。我的管理風格是注重細節,而你是一個大而化之的人,你可能在我的組織裡無法成功,但你會在其他組織裡獲得成功。」

此外,博瑞福也非常將心比心。曾有個被辭退的夥伴問:「你能不能給我3個月找工作?」他回答:「你待在家,這3個月我願意付你薪水,你可以告訴別人,你仍在這裡工作,只是在休假。」

解雇員工是企業經營的一部分,這是令人遺憾的現實。開除員工的影響,無論是對公司、主管,尤其是對被開除的員工而言,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也因此,有人非走不可的時候,一定要處理得當,才能讓所有人都沒有遺憾。

Do’s and Don’ts

開除員工的4不7要

Don’ts

  1. 不要Surprise員工:沒有給予改過的時間,就告訴對方做得很差,要他走人,不啻是晴天霹靂。
  2. 不要拖:開除不適任員工不是談戀愛,拖愈久,愈會對組織造成負面影響。
  3. 不要威嚇:成熟的主管懂得控制情緒,不會濫用職權,也不會過度貶抑對方。
  4. 不要沉默:要充分溝通,並釋出善意,才能好聚好散。

Dos

  1. 要白紙黑字:要有正當的開除理由,詳實地記錄員工的問題,並請雙方簽名。
  2. 要尊重:遣辭用句要尊重對方的感受。
  3. 要明確講事實:舉出對方同意的事實,不要使用個人意見。
  4. 要口氣緩和:態度要中性客觀,勿衝動或情緒化。
  5. 要適度尋求人資協助:有人資部門的同事在場,可協助溝通,避免氣氛緊張。
  6. 要回到朋友立場:從朋友的角度,給予對方建議和鼓勵,讓對方找回信心。
  7. 要提供幫助:將心比心地提供幫助,用善意和感恩為解雇畫上句點。

延伸閱讀>> 職場祕技/川普開除員工的5不原則

圖片來源/ShutterStcok

【本文重點】

1、公司一直找到不識任的員工,是因為篩選初期,就缺乏「擇優」標準,或是將好人才的「潛質」(可能性)先列入考量。

2、想辭退不識任員工,可採取「3冷原則」:冷靜、冷凍、冷處理。

業務會議上所有的業務人員早在老闆進入會議室之前,多數已經正襟危坐地準備好了,但只見Lidia慢條斯理地捧著他的筆記本從門口走進來,找不到適當的空位,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往唯一空著、卻離老闆最近的一個位子坐下來。

老闆直接說:「你最晚進來,就從你開始報告吧!」Lidia哎呦地叫了一聲:「老闆,別醬子啦~我還沒準備好啦!」這讓老闆臉上一陣鐵青,不知道該罵人還是不該罵人!

大家一陣窸窣地議論,因為Lidia從到公司報到以來就一直大小狀況不斷,不是業績始終不上不下達不到目標,就是忘記將客戶的關鍵要求交代下去,導致交期延宕;更離譜的是,每次遇到問題都是使出她最擅長的:「撒嬌」、「裝傻」、「眼眶含淚」3部曲,但從來都不認真檢討和改善。不僅搞得同team的業務,大家怨聲載道,也使得老闆被不斷的抱怨不公平,為什麼找這麼一個不專業的業務進來?甚至有人懷疑他跟老闆是否有什麼曖昧關係?

用人之計,在於心!

許多主管即使擔任管理職務一輩子,都沒有正式被訓練過該如何篩選和面試新人,多數都是用自己的「感覺」在找人,特別是許多企業中非技術類的職缺,更是缺乏一個比較科學化的選才標準與方法,當一個部門開出職缺之後,就授權給主管進行招募和面試。

例如:R&D 還可以採取技術能力的一些測試,或是實作的演示與測驗,來選擇出具備適當能力的人才;而其他性質的工作,大多數只能透過簡單的面試來決定。

但無論是哪一種性質的工作,除了專業能力以外,其實最關鍵但也最困難的選才評量在於「心」,而這一個「心」包含了幾個構面:

1. 心態:是否積極正面、樂觀合群。
2. 心術:是否誠實正直、道德觀強。
3. 心性:是否謙虛務實、努力向上。

前述的3項,正代表著優秀人才的潛質,無論是在哪一種專業的領域,都應該同時考量這3項潛質,才能避免找到不適合的人,尤其是專業很強卻心性不佳、或是心術不正,更是容易為公司創造更大的風險與麻煩。

知人善任,非適任則應速斷!

一個成功的組織必定建構在「人才」之上,因此,一位好的領導者必然也是「識才」的高手!能夠找到好的人才,並且委以適合的工作使其能夠有所發揮。

反之,如果組織中充斥著平庸之輩,或是不適任的人,也正代表著這個組織的領導者缺乏魄力與領導能力!

其實,由美國知名社會學家 霍曼斯 所提出的「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已經清楚地說明了經濟活動中的行為公式:

行為=價值*可能性 

因此,我們期望組織中的成員能夠做出好的行為,必須將其價值或是可能性提高,如果在篩選人才的初期就缺乏「擇優」的標準,或是將好人才的「潛質」(可能性)先列入考量,我們當然就會不斷發生找到不適任的員工這種情況。

當然,當我們面對已經進用的「不適任」的員工,所必須有的態度就應該是:「當斷就斷,若不速斷,反受其亂」!切勿受到情感或是其他因素的牽絆或影響,而應該採取:適時、適度、適法的行動,做最即時的處理。

「3冷原則」處理不適任員工

基於企業的社會責任,雇主應該善盡企業應有的義務,不得以違反勞動法規的方式處理不適任員工的問題,所以,再次提醒所有經理人應該依循法遵原則,公平制訂公司的聘僱與勞動契約,並且在聘用的同時應該清楚員工守則規範。

當遇到聘用的同仁不適任,必須先根據勞動契約檢視是否符合逕行解僱,或是給予符合法令規定的條件協商中止聘僱關係,而且在進行這些相關的協商過程中,應該可以採取下列3項原則:

一、冷靜原則:

主管人員切記避免情緒化,或偏信直覺式的管理模式,所有關於員工應遵守、或應達成的指標,都應該在員工到職後即應清楚地被告知,例如:員工的從業道德規範、公司員工守則、業務應達成業績目標、資訊安全或個資保護辦法…等等。當發現員工有未能達成要求、或是違反上述規範與守則,則應該設定具體改善計畫與要求,並留存紀錄,以作為日後與員工溝通績效或進行協商的根據。

二、冷凍原則:

一旦發現該員工確實不適任,應該依照不適任的狀況立即進行風險控管,例如:若屬業務性質的同仁,應該指派其他業務同仁接手其負責的重要客戶,並避免將其他重要的客源或新案件交由此一同仁參與。

另一方面,若屬研發或技術相關同仁,則應先對技術或資訊/資料安全進行適當的權限管控,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困擾。

最後,對於此一不適任的同仁應該給予的工作,要儘量降低重要性質或縮小影響層面,使其交接工作可以最快速完成。

三、冷處理原則:

當與不適任員工進行溝通協調,最佳狀況是透過清楚的「未達標」、「未遵守規範」的事實進行溝通,如果事實是明確且具體地留有紀錄,那麽員工理解公司根據事實逕行解僱或中止聘僱關係,應該是比較容易達成共識。

若是相關事實並不完整,或規範並不明確,則應該透過與員工協調重新提出具體的要求,包括:應完成的時程、目標、檢覈的標準,以作為之後檢視是否適任及繼續聘僱的原則。

並且要有心理準備,員工會因為被公司提出的適任檢視而激發出防衛心理,或許會對組織其他成員提出抱怨、或誇大自己遭受不公平的對待,造成組織的人心浮動。因此,合乎法令規範且完整的溝通記錄,是冷處理最重要的守則。

避免情緒,著眼未來!

任何一個終止聘僱或是不適任者的淘汰過程,都會夾雜著無法避免的情緒問題,任何一位被要求改善或最終必須終止聘僱的同仁,正常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情緒反彈。

因此,作為處理這類事件的主管,也必須有著高度的「同理心」給予包容與忍耐,儘量在處理此類事件中,給予同仁合情合理的溝通。先嘗試協助同仁改善達成公司標準以期能留任,不是以情緒或是強勢規範的逼迫,以終止聘僱為唯一的目的。

最終若仍須用上終止聘用一途,則應該輔導同仁著眼於自己的未來發展,因為,一個適才適所的工作機會,畢竟是勞資雙方共同都要能夠相互認可,任何一方單方面的期望,最終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因此,與其彼此相互不滿意的浪費時間,還不如好聚好散,各自為未來努力!

責任編輯:黃楸晴
核稿編輯: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