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酸 甘 油脂 低 膽固醇 高

現代人因飲食過於精緻化,衍伸出許多健康問題。除了高血壓、糖尿病,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高血脂症」,也是不容忽視的隱形殺手。阮綜合醫院內科醫療副院長蔡青陽醫師更提醒,別讓無感的高三酸甘油酯症侵蝕健康!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酯(亦稱三酸甘油脂)(TG)三者的比例失衡,如 LDL 或 TG 過高、HDL 過低,導致血脂異常,進而引發各種合併症之發生。

其實,不論是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症,或綜合兩者,都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原因之一。但談到改善「高血脂症」,一般普羅大眾通常只在意降「壞膽固醇」,卻忽略了「三酸甘油酯」超標的風險!

除了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症」是什麼?

蔡青陽醫師表示,血脂過高,除了降低壞膽固醇、提升好膽固醇,控制「三酸甘油酯」也是非常重要的!當血中的三酸甘油酯濃度高於正常值 (<150mg/dl) 時,便稱為「高三酸甘油酯症」(hypertriglyceridemia , HTG),俗稱「血濁」。

三 酸 甘 油脂 低 膽固醇 高

「高三酸甘油酯症」診斷標準

高三酸甘油酯症之所以常被大眾忽略,是因為該疾病平時並不會出現明顯不適感。如有症狀發生,大都是併發症所引起,例如,血管硬化造成疲勞、頭痛、暈眩、食慾不振等;急性胰臟炎導致腹痛、噁心、嘔吐等。

高三酸甘油酯症的發生原因,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性為基因缺陷,造成體內三酸甘油酯代謝失常,通常會有家族史;後天性則與飲食和生活習慣不良,導致肥胖、三高、代謝症候群等發生息息相關。

三 酸 甘 油脂 低 膽固醇 高

「高三酸甘油酯症」平時無症狀,發生併發症恐致命!

蔡青陽醫師指出,之所以需要提醒大眾應注意 TG 值,是因為高三酸甘油酯症所產生的合併症對健康影響甚鉅,例如,急性胰臟炎、冠狀動脈硬化症、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脂肪肝、肝硬化等,不可不慎!

他分享臨床最常見的合併症,即是急性胰臟炎(acute pancreatitis , AP)。許多患者都是因為三酸甘油酯數值爆表,誘發急性胰臟炎,出現腸胃相關的症狀,如嚴重腹痛、噁心、嘔吐等,就診住院後,才得知竟是「三酸甘油酯」惹禍。

「或許大家不理解控制三酸甘油酯的重要,但只要併發一次急性胰臟炎,那種劇烈的上腹疼痛,甚至必須用嗎啡類止痛藥才能緩解,真的會讓患者永生難忘,而且還會不時復發,這時,大家就知道三酸甘油酯的控制有多重要了!」

此外,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會儲存於肝臟中,形成脂肪肝。單純的脂肪肝對健康危害不大,但若有脂肪肝、抽血檢查又發現肝功能指數異常,則代表可能有脂肪性肝炎,可能會朝肝纖維化發展,甚至演變成肝硬化、肝癌。

高危險族群有哪些?這六種人更應注意!

三 酸 甘 油脂 低 膽固醇 高

「高三酸甘油酯症」生活改善對策

蔡青陽醫師指出,先天的基因缺陷很難改變,但是後天的失調卻是可以調整的。欲改善三酸甘油酯超標,首要件為調整生活習慣,控制飲食熱量攝取,養成規律的運動,適時的減重等。

高三酸甘油酯症 飲食 5 原則

  1. 減少精緻澱粉類食物攝取:醣類可在肝臟中轉化為內源性三酸甘油酯,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濃度增高。應少吃麵類、蛋糕、麵包、糖果、含糖飲料等。
  2. 避開高油、高熱量食物:控制熱量攝取、避開飽和脂肪酸,降低發胖的可能性。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類的食物,如各式糕餅、炸雞等。
  3. 避免膽固醇含量高、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內臟類、蟹黃、蝦卵、魚卵等,都應盡量避免攝取。家中用油,宜選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菜籽油等,少用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牛油、奶油等。
  4. 多攝取高纖、原形食物:富含纖維質的食物,能幫助代謝三酸甘油酯;多吃原形食物,則能養成細嚼慢嚥習慣,有助於減重。
  5. 不宜飲酒:飲酒是造成高三酸甘油酯症最主要的原因,應立即戒酒。

三 酸 甘 油脂 低 膽固醇 高

高三酸甘油酯症 生活 5 關鍵

  1. 維持理想體重:維持在 BMI 標準值內。
  2. 規律運動:每天進行 30 分鐘的中強度運動。
  3. 定期健康檢查:抽血檢驗血脂狀況、超音波檢視脂肪肝等。
  4. 戒除所有壞習慣:戒菸、戒酒。
  5. 適時排解壓力:如果經由 3~6 個月的生活與飲食調整後,若仍無法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則可與主治醫師討論藥物治療,評估合適的藥物。若本身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更需要直接使用藥物輔以生活改善來控制,減少未來發生嚴重疾患機會。

三 酸 甘 油脂 低 膽固醇 高

藥物治療面臨「蹺蹺板效應」該如何因應

蔡青陽醫師表示,治療高三酸甘油酯症的第一線主力藥物為 Fibrate 類藥物,可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濃度,並提升高密度膽固醇的含量。從許多文獻得知,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造成高血脂症的原因,常不單只是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的問題,較多的是混合型。這時,該服用降膽固醇的 Statin 類藥物,還是服用降三酸甘油酯的 Fibrate 類藥品,考驗著醫師的臨床經驗。

蔡青陽醫師不諱言,兩者都是使用很久的藥物,單獨使用安全性也都沒問題。但若 Statin 類藥物併用 Fibrate 類藥品,除了會增加副作用,出現肌肉酸痛、疲勞或無力等症狀,嚴重甚至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發生。

另外,更讓醫師頭痛的是「蹺蹺板效應」。蔡青陽醫師說,蹺蹺板效應指的是在臨床上用藥降低了病人的三酸甘油酯,但是卻提高了原本穩定的低密度脂蛋白,這是醫師在臨床上所不樂見的。

蔡青陽醫師說,這時除了會依據病人實際狀況,進行醫病溝通、調整用藥外,就會考慮使用含有 Niacin 成份的複方降血脂藥物,可以同時降低三酸甘油酯,且不會造成低密度脂蛋白的反跳,讓 LDL、TG 同時達標,解決「蹺蹺板效應」問題。

三 酸 甘 油脂 低 膽固醇 高

文 / 黃慧玫 圖 / 何宜庭

延伸閱讀:
劇團團長高膽固醇導致心因性休克!醫師解釋「為何瘦子也會高血脂?」
瘦的人不會得高血脂?網友對高血脂產生最多的5大誤解
高血脂分3種數值!一次教你看懂健檢報告

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都被歸類為身體脂肪,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血脂肪,但功能跟代謝機制可是有很大的不同哦!過高的三酸甘油酯其實比高膽固醇來得更可怕,不但會造成肥胖,也是造成罹患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的高危險因子。

血脂分為以下三種類

  • LDL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LDL是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
  • HDL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HDL是高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
  • 中性脂肪(又稱作三酸甘油脂):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產生的熱量,未被消耗掉完的熱量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

就算是膽固醇數值正常,也不代表血脂肪正常,因為造成血脂高的原因可能是「三酸甘油酯」。

三 酸 甘 油脂 低 膽固醇 高

是什麼原因讓三酸甘油酯變高?

除去家庭遺傳、使用藥物的原因外,三酸甘油酯高通常與下列兩個因素相關,如果不改善這兩個原因又沒有運動習慣,就會使三酸甘油酯的數值越來越高。

1. 攝取過多的熱量:當人體攝取了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後,沒有被消耗掉的多餘的熱量,就會轉換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形成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

2. 長期飲酒過量:長期飲酒的人容易發生三酸甘油酯過高,這是因為長期飲酒過量,會在肝臟中產生過多熱量,而這些熱量會以三酸甘油酯的型式貯存在肝細胞中,造成脂肪肝及高血脂症。

三酸甘油酯長期超標會產生什麼病?

三酸甘油酯若長期堆積在這些地方,就會造成這些問題發生。

  • 心血管脂肪:心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網膜脂血症等,嚴重時甚至有心肌梗塞的風險。
  • 肝臟脂肪:脂肪肝、肝發炎、肝硬化
  • 腹部脂肪:胰島素抗阻、糖尿病、胰臟炎、急性胰臟炎
    ※高三酸甘油酯是併發胰臟炎的重要成因之一,若突發性上腹部的持續性疼痛,且合併有噁心、嘔吐及腹脹,這時候請儘快就醫。
  • 肌內脂肪:肥胖、高血壓
  • 皮下脂肪:疹狀黃色瘤

延伸閱讀:
想減肥瘦身,這6種運動最有效!
不是瘦就能安心!健康的隱形殺手「高血脂症」

高血脂不慌張,吃它就對了!

三酸甘油脂是膽固醇嗎?

血脂除了三酸甘油脂,還有膽固醇,而膽固醇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 HDL)則膽固醇。 好膽固醇假使升高,能幫助三酸甘油脂下降,而有氧運動能增加血液中的好膽固醇濃度,如果再搭配適度減重,研究顯示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效果更好。

三酸甘油脂跟膽固醇有什麼不同?

HDL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HDL是高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 中性脂肪(又稱作三酸甘油脂):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產生的熱量,未被消耗掉完的熱量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

三酸甘油脂偏高會怎樣?

當體內的三酸甘油脂,便可能造成三酸甘油脂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即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一種。 而三酸甘油脂者罹患胰臟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增加。 部分三酸甘油脂者可能於皮膚表層長出黃斑瘤。

三酸甘油脂高不能吃什麼?

三酸甘油脂患者不可碰的食物.
澱粉類蔬菜(Starchy Veggies) 當你必須注意自己的三酸甘油脂指數時,最好避開有些蔬菜。 ... .
糖或豬肉焗豆(baked beans) 豆類含有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 ... .
過量的健康食物 不要懷疑,水果有益身體,特別是以水果取代甜點。 ... .
酒精 ... .
油漬魚罐頭 ... .
椰子 ... .
澱粉類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