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是这样说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是继《战争与和平》之后,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为世人奉上的第二部鸿篇巨制。这部小说的缘起很有意思,是由于他听闻了他的一位远房姑姑安娜女伯爵卧轨自杀的消息而有感而发的。托尔斯泰的小说题材,从来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托尔斯泰画像

托尔斯泰家族的姓氏是沙皇赐予的,因为他的祖上护驾有功。所以,托尔斯泰本人就拥有伯爵头衔。他的父亲尼古拉·托尔斯泰伯爵参加过1812年的斯摩棱斯克战役,曾被法国军队俘虏。后来,他父亲以中校军衔退役。

到了他父亲话事的时代,托尔斯泰家族已经衰败。因此,他父亲尼古拉对于终身大事的唯一选择就是,寻觅一位能带来丰富嫁妆的贵族千金。后来,尼古拉与相貌平平的富裕的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托尔斯泰居住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就是他母亲的嫁妆之一。也就是在这里,他写出了这部《安娜·卡列尼娜》。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

很不幸,托尔斯泰的母亲因产后疾病而死(他的妹妹幸运地活了下来)。当时,托尔斯泰才不到2岁。接着,在托尔斯泰14岁左右的时候,他父亲也突发疾病,死在了圣彼得堡的大街之上。这一连串的打击,对托尔斯泰的性格和人生态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托尔斯泰与三个哥哥以及一个妹妹被几位姑姑轮番抚养,直至长大成人。后来,在分割家产时,托尔斯泰得到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这里,是托尔斯泰的伊甸园,也是最终安葬他的地方。

托尔斯泰本人,经历过不愉快的大学生涯(未拿到文凭)。他曾经浪迹于喀山、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社交场合,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对于一位年轻的伯爵来说,在当时的俄罗斯,这样的声色犬马和有失检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接受的,甚至是被鼓励的。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年轻时的托尔斯泰

生活颇为不顺的托尔斯泰,从大学退学后,加入了俄国军队。他参加了争夺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表现英勇,并被授予少尉军衔(后升为中尉)。他在战地发回的关于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的报道,使得他爆得大名,也得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青睐。

退伍后,托尔斯泰进入了圣彼得堡以及莫斯科的文学家以及艺术家的圈子,与屠格涅夫等人成为了朋友。1862年,已34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与比他年轻16岁的沙皇御医之女索菲亚小姐结婚。此后,他修身养性,退隐到美丽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过上了安定的幸福生活。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托尔斯泰与夫人索菲亚在一起

在托尔斯泰撰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农奴制已经被官方宣布废除了。不过,昔日的贵族群体,对此重大的变故,也产生了激烈的分歧和争论。同时,被解放的农奴,也处在踌躇观望之中。这一段时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

做为贵族阶层的一员,托尔斯泰深受卢梭、伏尔泰、叔本华等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影响。托尔斯泰一边开办农奴子弟学校,一边进行了艰难的解放农奴(他拥有几百名农奴)的大胆尝试。与此同时,托尔斯泰也开始思考那些困扰自己已久的所谓的终极问题。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通过描述安娜·卡列尼娜的命运浮沉,托尔斯泰实际上是在拷问世间的人们,同时,也是在拷问他自己。如何评价贵族卡列宁与安娜之间的婚姻生活?如何看待安娜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的偷情?显然,这里面充满了自私、虚伪和不幸。这些个令人唏嘘的人间悲剧,托尔斯泰见得多了。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世俗的?还是基督教意义上的?爱情是自由的吗?托尔斯泰认为,爱情不能仅仅是充满肉欲的和不顾一切的,因为,不计后果的爱情属于完全的自我中心主义(他以前就是那样)。而以自我为中心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双方的毁灭。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沃伦斯基

那么,与安娜·卡列尼娜的命运相对比,列文与吉蒂的浪漫爱情当中,有没有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显然,聪明的读者一眼就可以窥探到一丝丝端倪。列文对其哥哥的死亡的彷徨,对沙皇俄国贵族阶层的没落的不安,还有,对已解放农奴的暧昧态度...... 如此林林总总的情节,都脱胎于托尔斯泰本人的亲身经历。

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托尔斯泰的内心感受是极其复杂的。他性格孤僻,特立独行。他一方面,内心充满人文关怀,而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自身贵族身份的高傲。他可以与农民谈笑风生、嘻嘻哈哈,又忌讳他们“粗鲁”的身体触碰。

安娜·卡列尼娜时代的俄罗斯,实际上,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正在经历中的俄罗斯。托尔斯泰的眼光不仅仅落在安娜的身上,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人类永恒的道德标准。可是,如何才能达到责任、情感、真诚、美满、幸福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呢?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托尔斯泰一家

列夫·托尔斯泰本人的选择是远离尘嚣、退隐乡间。他与妻子一共生育了20几个小孩,也为俄罗斯和世界奉献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不朽的巨著。通过他的上千万字的文学作品,托尔斯泰试图解释他对人类幸福的理解。

在面临一个社会的巨变,或者是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的时候,往往最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托尔斯泰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发人深省的,所以,他的文字不朽。相比之下,那些单薄的情绪的宣泄,那些痛苦的怨艾,也许可以风靡一时。不过,其文字也一定与其作者一样被历史所湮没,因为其生命力是短暂的。

人的幸福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而家庭的美满又代表着什么?另外,怎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呢?在《安娜·卡列尼娜》当中,托尔斯泰做出了他自己的独特的探索,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些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的解答是什么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16年07月06日00:08 最後更新: 00:21

ReadChat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寫實主義代表作。啟發托爾斯泰寫這本書的靈感,來自於他在一個火車站內遇到一名年輕女人跳軌自殺,這名女人是附近的一名地主的情婦。這事件給他很大的震撼,覺得為何這個可憐的女人付出了愛情,下場卻是這樣的可悲。當托爾斯泰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他的太太告訴妹妹,「尼奧突然開始寫關於現代生活的小說,主題是關於一名不忠的婦人和她面對的無盡悲劇!」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場白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完這本小說,很多人都在問:「愛是什麼?」理性、遵守規範、一板一眼的夫妻相處是愛嗎?順從、符合社會規範、置身在安全的框框裡的婚姻是愛嗎?大膽、挑戰禁忌、順從身體渴望、打破社會價值的婚外情是愛嗎? 

- 閱讀更多 -

ReadChat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此条目的主題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关于其改编作品或其他意思,請見「安娜·卡列尼娜 (消歧义)」。

安娜·卡列尼娜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首版封面

原名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类型寫實主義
语言俄文
故事时代背景1870年代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故事背景地俄罗斯帝国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發行信息
出版机构Ruskii Vestnik
出版時間1877年
出版地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俄羅斯帝國
媒介Print (Serial)
规范控制
ISBNNA
OCLC8357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Свидание Анны Карениной с сыном. 1878年插圖

安娜·卡列尼娜》(俄語: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羅馬化:Anna Karenina)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於1874年-1877年間創作的小說,被廣泛認為是寫實主義小說的經典代表。

《安娜·卡列尼娜》完稿於1877年,1875年1月開始連載於〈俄羅斯公報英语The Russian Messenger〉上[1]。小說一發表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托爾斯泰的堂姑母亞歷山德拉·安德烈耶芙娜·托爾斯泰婭曾寫道:「《安娜·卡列尼娜》的每個篇章都轟動了整個社會,引起了熱烈的爭論,毀譽參半,褒貶不一。似乎議論的是他們的切身問題一樣。」作品共分八章,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Все счастливые семьи похожи друг на друга, кажда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я семь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 по-своему.),是托爾斯泰對婚姻和家庭的悟言。

目录

  • 1 故事簡介
  • 2 改編
  • 3 参考文献
  • 4 外部連結

故事簡介[编辑]

故事以雙線進行,一為安娜,一為列文。托氏以二人為軸,寫出俄國各種婚姻家庭生活,又描繪當時的政治、宗教、農業發展。

書中列文實為托爾斯泰之化身,代表19世纪60、70年代的社會轉型倡議者。列文雖為貴族,但重視農事,並不嚮往城市生活,寧可住在鄉村指導農民工作。列文深愛一名貴族女子,最初求婚被拒,幾經波折,才終於娶得美人歸。

女主角安娜,本來婚姻美滿,與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Alexei Alexandrovich Karenin)育有一子。她在交際場上光芒四射,丈夫仕途亦甚為順利,頗受尊重愛戴。

故事始於安娜的兄長因迷戀家庭女教師,與妻子鬧翻,求助於安娜。安娜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替二人調解,在車站認識了年輕軍官佛倫斯基(Alexei Kirillovich Vronsky)。一次舞會中,佛倫斯基拋下正在交往的女子,邀請安娜共舞。兩人彼此傾心,不能自拔。佛倫斯基決心要得到安娜,追隨至聖彼得堡。安娜把持不住,與之陷入熱戀,並在懷孕後向丈夫承認了私情。卡列寧一度想與妻子分居,最後為了面子前程拒絕離婚,甚至默許妻子外遇,但兩人至此已是有名無實的夫妻,卡列寧更是恨安娜入骨。後來安娜難產,幾乎彌留之際,卡列寧才原諒安娜。安娜癒後雖然感激丈夫,卻更無法掩抑對他的憎厭。同時,佛倫斯基認為日後無法再見安娜,舉槍自殺,但被及時救回。卡列寧終於默許安娜離家出走。

佛倫斯基帶著安娜前往義大利旅行,安娜一度感到無比幸福。兩人返回俄羅斯之後,安娜因思念兒子,趁其生日潛入舊居探望。她一度嘗試恢復社交生活,卻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見容於俄國社會。貴族大多視安娜為失德婦人,斷絕往來。安娜失去兒子、朋友、地位,深受打擊,只好移居鄉下,以讀書寫作打發時間。因為孤單又受盡歧視,除了佛倫斯基的愛之外一無所有,安娜變得愈來愈敏感多疑,與佛倫斯基齟齬日多。她不滿情人忙於參政,不時留她獨守空房,又杯弓蛇影,經常懷疑他與他人有染。一次佛倫斯基公務出外,未及時回應安娜的催促,按她的意願提早返家。安娜又氣又痛,飽受煎熬,終於在恍惚之間,召喚馬車前往火車月台,在火車駛近時一躍而下,以求解脫,就如初見佛倫斯基那日,在火車站跳軌自殺的男子一般。

佛倫斯基萬念俱灰,大病一場。他將自己與安娜所生的女兒,付託給卡列寧照顧,志願從軍,前往巴爾幹參戰求死。

改編[编辑]

此小說曾多次被改編,著名改編電影有:

  • 1935年:《安娜·卡列尼娜英语Anna Karenina (1935 film)》,葛丽泰·嘉宝主演
  • 1948年:《春殘夢斷》,费雯·丽主演。
  • 1997年:《安娜·卡列尼娜》,蘇菲·瑪索主演
  • 2012年:《安娜·卡列妮娜》,乔·怀特执导,綺拉·奈特莉、裘德·洛、凱莉麥唐納、亞倫強生主演[2]。

参考文献[编辑]

  1. ^ 希莉婭·藍·強森. 靈感來了:50部經典文學的幕後故事. 臺北: 高寶國際. 2013年6月. ISBN 978-986-185-847-0.
  2. ^ 经典传奇再现银幕 新版《安娜·卡列尼娜》上映. 网易娱乐.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外部連結[编辑]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Anna Karenina”的内容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维基数据上的数据项
  • 《安娜·卡列尼娜》 - Standard Ebooks英语Standard Ebooks
  • 安娜·卡列尼娜 - 古腾堡计划
  •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LibriVox中的公有领域有声书《Anna Karenina》
  • Anna Karenina at the Internet Book List

列夫·托爾斯泰作品列表

傳記 · 著作 · Tolstoyan · 托爾斯泰家族 · 文庫

長篇小說

童年 (1852) · 少年 (1854) · 青年 (1856) · 家庭幸福 (1859) · 哥薩克 (1863) · 戰爭與和平 (1869) · 安娜·卡列尼娜 (1877) · 伊萬·伊里奇之死 (1886) · 克萊采奏鳴曲 (1889) · 復活 (1899) · 偽票據 (1911) · 哈吉·穆拉特 (1912)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哲學著作

懺悔錄 · 什麼是我的信仰 · 到底怎麼辦? · 天國在你們心中 · 四福音書的統一性與演繹 · 什麼是藝術 · 智慧曆書

戲劇

黑暗的勢力 · 光在黑暗中发亮 · 教育的果實 · 活屍 (托爾斯泰)

短篇小說

阿尔貝特 · 破罐子阿廖沙 · Croesus and Fate · The Big Oven · 魔鬼 · 謝爾蓋神父 · 上帝看見真理,但是等待 · The Grain · 傻子伊凡(1886) · 一個人是否需要很多土地 · 霍斯托密爾:一隻馬的故事 · Korney Vasilyev · 主與仆 · 波利庫什卡 · 高加索的囚徒 · Promoting a Devil · Quench the Spark · 襲擊 · Repentance · 塞瓦斯托波爾紀事 · 暴風雪 · 三死者 · 三個問題 · Too Dear! · 两个骠骑兵 · 我們靠什麼活著 · 哪裡有愛,哪裡就有上帝 · Wisdom of Children · Work, Death, and Sickness

规范控制
不幸 的 家庭 各 有 各 的 不幸

  • WorldCat Identities
  • BNF: cb11970672t (data)
  • GND: 4137252-9
  • LAC: 0061F3864F
  • LCCN: no98020472
  • NLA: 35815531
  • NLP: A15226888
  • NNL: 001789423
  • NSK: 000412332
  • SUDOC: 059314249
  • VIAF: 18577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