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傳 襄公 三 十 一 年

�Ӳ�֮����Ҳ�����ܶ�ʹ֮��������ܶϴ��£��Ӵ���������ģ��������֪�Ĺ�֮Ϊ������������֮���ա���λ��������ܷ񣬶�����Ϊ���������ı��ı��Ұ���ı�������֣���������֮�£��Ӳ������Ĺ�֮Ϊ��������ʹ��Ϊ��������ȳ�����Ұ��ʹı�ɷ񡣶������ӣ�ʹ��֮���³ɣ������Ӵ���ʹ��֮����Ӧ�Ա��͡��������а��¡�
---------------------------------------------------------------
֣������Ӳ�����ִ����ѡ�����ܵ�������������������ܹ����Ϲ��Ҵ��£��Ӵ���ò����������IJɣ�������ܹ�֪�������ڹ������ж������ܱ�����Ǵ����������ϡ���ְ�ߵ͡���󱰼���������񣬲��һ��������⽻�����������ı�����ԣ���Ұ��ı�����ܻ�óɹ����ڳ�����ı���ͻ�ʧ�ܡ�ÿ��֣��Ҫ�����֮����⽻���˵�ʱ���Ӳ���������ѯ�������ڹ���������������������Ƕ���һЩ�⽻���֮��������ȼݳ�����Ұ�⣬������ı�������Ƿ���С��ȵ���ȥ�ٸ��߷���ӣ��������������ϡ������������¿��У��Ӳ��ͻ�����������Ӵ�������ȥִ�������Ӧ��Ը�����������ı��͡�����Ӳ�ִ��ʱ������ʧ�ܵ����鷢����

材料一:
子产①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②美秀而文;公孙挥③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子产: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②子大叔:游吉,或称“子太叔”,又称“世叔”。③公孙挥:字子羽,春秋郑国人。
材料二:
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①,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②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③人于萑苻④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⑤,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节选自《左传·昭公》)
(注)①艺:极限。②狎:轻视。③取:同“聚”。④萑苻(huán 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表强盗出没的地方。⑤慢:对上司无理。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B.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C.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D.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即“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
B.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后也用于指学校教育。
C.社稷,即土谷之神。君主祭土地神和五谷神来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D.子,即先秦“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文中的子是对“子大叔”的简称,不属于五等爵位之列。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产以民为本,开放言路。然明建议毁掉乡校,子产却建议保留,认为百姓的议论有利于为政者修改完善治理方案。
B.子产忠诚许国,不避流言。子产推行改革,按丘征收赋税,引起国人指责,子产认为只要他推行的政策有利于国家,他就不会改变。
C.子产修盟诸侯,不辱使命。子产认为贡赋没有极限,小国难以满足要求,从而据理力争,最后周天子不得不同意提议。
D.子产为政灵活,宽严相济。子产在毁乡校问题上表示要听从百姓观点,而在丘赋问题上,却绝不纵容百姓,坚持法度。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
(2)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15.结合材料一,思考子产为政鲜有败事的原因,并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1.A
12.D   “子是对‘子大叔’的简称”错误。文中是对对方的尊称。
13.C “周天子不得不同意提议”错误,原文“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可译为“贡赋没有限度,小国不能满足要求而有所缺少,这就是获罪的原因。诸侯重修旧盟,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生存。贡赋没有限制,灭亡的日子将会马上到来”,最后“晋人许之”,没有提到周天子同不同意这个提议。
14.(1)况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法度,所以能够成功。百姓不可放纵,法度不可改变。(度:法度。济:成功。逞:放纵。)
(2)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宽:宽厚(的政策)。服:使动用法,使……服从。鲜:少。)
15.①任人唯能。  ②多方咨询,广泛询问。
【解析】根据“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是以鲜有败事”等内容可知,子产为政,任人唯能,多方咨询,所以很少有不成功的事情。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并任用贤能的人。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大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能分辨那些各国大夫们的族姓、班位、贵贱、能与不能,并且还善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划,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在城市中则不能。郑国将有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做外交辞令。接着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大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做忠善的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堵住怨恨的。”
材料二:
郑国子产制定丘赋制度。国内的人都指责他,郑国大夫子宽把(这些)话告诉子产。子产说:“有什么妨害?如果对国家有好处,(个人)生死都由它去。况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法度,所以能够成功。百姓不可放纵,法度不可改变。《诗经》说:‘礼仪和道义没有过失,为什么担忧别人的话?’我不变更了。”等到结盟的时候,子产争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的次序,轻重是根据地位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地位低下而贡赋重的,这是在天子附近的小国。郑伯,是男服。让我们按照公候的贡赋标准,恐怕不能足数供应,谨敢以此作为请求。诸侯之间应当休兵,从事于友好。使者催问贡税的命令,没有一个月不来到。贡赋没有限度,小国不能满足要求而有所缺少,这就是获罪的原因。诸侯重修旧盟,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生存。贡赋没有限制,灭亡的日子将会马上到来。决定存亡的规定,就在今天了。”从中午开始争论,直到晚上,晋国人同意了。结盟以后,子大叔责备子产说:“诸侯如果来讨伐,难道可以轻易地对待吗?”子产说:“国家不和别国竞争,也会遭到欺凌,还成个什么国家?”郑国的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大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水柔弱,民众轻视并和它嬉戏,就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子产)病数月后去世。大叔执政,不忍心施行严政,而施行宽柔政策。郑国(因此)有很多盗贼,(他们)从沼泽地聚集人手。大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的,不会到此地步。”发步兵去攻击沼泽地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


文章标签:

左 傳 襄公 三 十 一 年

相关阅读


三十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楚王郏敖派遣薳罢来鲁国聘问,这是为新立的国君通好。穆叔问:“王子围执政的情况怎么样?”薳罢回答说:“我辈小人吃饭听使唤,还害怕不足以完成使命而不能免于罪过,哪里能参与政事?”再三地询问,他还是不回答。穆叔告诉大夫说:“楚国的令尹将要发动大乱,薳罢将参与协助,他在隐瞒情况。”

子产辅助郑简公而去到晋国,叔向问起郑国的政事。子产回答说:“我能不能见到,就在这一年了。驷氏、良氏正在争夺,不知道怎么调和。如果能调和,我能够见到,这就可以知道了。”叔向说:“不是已经和好了吗?”子产回答说:“伯有奢侈倔强而又固执,子皙喜欢居于别人之上,两人互不相让,虽然他们已经和好,还是积聚了憎恶,不久就会爆发。”

二月二十二日,晋悼公夫人请为杞国筑城的役卒吃饭。绛县人中间有一个人年纪很大了,没有儿子而自己服役,也去接受夫人的饭食。有人怀疑他的年龄,让他说出自己的年龄。他说:“下臣,是小人,不知道记录年龄。下臣生的那一年,是正月初一甲子日,已经过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日了,最末一个甲子日到今天正好是二十天。”官吏走到朝廷里询问,师旷说:“这是鲁国的叔仲惠伯在承筐会见郤成子的那一年。这一年,狄人进攻鲁国,叔孙庄叔当时在碱地打败狄人,俘虏了长狄侨如和虺、豹,而都用来命名他儿子。满七十三岁了。”史赵说:“亥字是‘二’字头‘六’字身,把‘二’拿下来当作身子,这就是他的日子数。”士文伯说:“那么是二万六千六百六十天了。”

赵孟问起老人的县大夫是谁,原来就是他的下属。赵孟把老人召来向他道歉,说:“武没有才能,担负了国君的重要职务,由于晋国多有忧患,没有能任用您,让您屈居卑下已经很久了,这是武的罪过。谨由于没有才能而向您道歉。”于是就任命老人做官,派他辅助自己执政。老人因年纪大了而辞谢,赵孟就给了他土地,让他为国君办理免除徭役的事务,做绛地县师,而撤除了他的舆尉的职务。

当时鲁国的使臣正在晋国,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夫们。季武子说:“晋国不能轻视啊。有赵孟做正卿,有伯瑕做辅佐,有史赵、师旷可以咨询,有叔向、女齐做国君的师保。他们朝廷上君子很多,哪里能够轻视呢?尽力事奉他们然后才可以。”

夏季四月某一天,郑简公和他的大夫结盟。君子因此而知道郑国的祸难还没有结束。

蔡景侯为太子般在楚国娶妻,又和儿媳妇私通。太子杀死了蔡景侯。

当初,周灵王的弟弟儋季死了,他的儿子括将要进见灵王,叹气。单国的公子愆期做灵王侍卫,经过朝廷,听到叹气声,就说:“啊,一定是想夺取朝廷的权!”进去把情况报告灵王,而且说:“一定要杀了他!他不悲哀而愿望大,目光到处张望而抬高脚,心在其他地方了。不杀,必然造成危害。”灵王说:“小孩子知道什么?等到灵王死去,儋括想要立王子佞夫。佞夫不知道。二十八日,儋括包围苏地,赶走成愆。成愆逃亡到平畤。五月初四日,尹言多、刘毅、单蔑、甘过、巩成杀了佞夫。括、瑕、廖逃亡到晋国。《春秋》记载说“天王杀死他的兄弟佞夫”,这是由于罪过在于周王。

有人在宋国太庙里大喊大叫,说:“嘻嘻,出出。”鸟在亳社上鸣叫,声音好像在说:“嘻嘻。”五月初五日,宋国发生大火灾。宋伯姬被烧死,这是为了等待保姆来。君子认为:“宋伯姬奉行的是大闺女而不是媳妇的守则。大闺女应当等待保姆,媳妇就可以看具体情况行事。”

六月,郑国的子产去到陈国参加结盟,回来,复命。告诉大夫们说:“陈国,是要灭亡的国家,不能结好。他们积聚粮食,修理城郭,靠了这两条而不安抚百姓,他们的国君根基不巩固,公子奢侈,太子卑微,大夫骄傲,政事各行其是,谁也作不了主,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大国之间,能够不灭亡吗?不超过十年了。”

秋季,七月,叔弓去到宋国,这是由于安葬共姬。

郑国的伯有喜欢喝酒,造了地下室,并在夜里喝酒,奏乐。朝见的人来到,他还没有喝完酒。朝见的人说:“主人在哪里?”他的手下人说:“我们的主人在地下室。”朝见的人都分路回去。不久伯有去朝见郑伯,又要派子皙去楚国,回家以后又喝酒。七月十一日,子皙带者驷氏的甲士攻打并且放火烧了他的家。伯有逃亡到雍梁,酒醒以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又逃亡到许国。大夫们聚在一起商量。子皮说:“《仲虺之志》说:‘动乱的就攻取它,灭亡的就欺侮它。’摧毁灭亡的而巩固存在的,这是国家的利益。罕氏、驷氏、丰氏本来是同胞兄弟,伯有骄傲奢侈,所以不免于祸难。”

有人对子产说:“要靠拢正直的帮助强大的。”子产说:“他们难道是我的同伙?国家的祸难,谁知道如何平定?如果有主持国政的人强大而且正直,祸难就不会发生。姑且保住我的地位吧。”十二日,子产收了伯有氏死者的尸体而加以殡葬,来不及和大夫们商量就出走了。印段跟从他。子皮不让他走。大家说:“别人不顺从我们,为什么不让他走?”子皮说:“这个人对死去的人有礼,何况对活着的人呢?”于是就亲自劝阻子产。十三日,子产进入国都。十四日,印段进入国都。两个人都在子皙家里接受了盟约。十六日,郑简公和他的大夫们在太庙结盟,又与国内的人们在郑国城门外结盟。

伯有听到郑国人为他结盟,很生气;听到子皮的甲士没有参加攻打他,很高兴,说:“子皮帮助我了。”二十四日,从墓门的排水洞进入,靠着马师颉用襄库的兵甲装备士兵,带着他们攻打旧北门。驷带率领国内的人们攻打伯有。两家都召请子产。子产说:“兄弟之间到达这地步,我服从上天所要帮助的一家。”伯有死在买卖羊的街市上,子产给伯有的尸体穿上衣服,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为他号哭,收尸并把棺材停放在街市旁边伯有家臣的家里,不久又葬在斗城。驷氏想要攻打子产。子皮为这发怒,说:“礼仪,是国家的支柱。杀死有礼的人,没有比这再大的祸患了。”于是就停止了。

当时,游吉去晋国以后回来,听说发生祸难,不进入。让副手回来复命。八月初六日,逃亡到晋国。驷带追赶他,到达酸枣。游吉和驷带结盟,把两件玉圭沉在黄河里表示诚意。让公孙肸进入国都和大夫结盟。十一日,游吉再次回到国内。《春秋》记载说:“郑人杀良霄。”不称他为大夫,这是说伯有从国外进来已经丧失官位了。

当子蟜死了以后,将要安葬时,公孙挥和裨灶早晨商量丧事。他们路过伯有氏家时,看见门上长了狗尾草,公孙挥说:“他门上的狗尾巴草还在吗?”当时岁星在降娄,降娄星在天空中部,天就亮了。裨灶指着降娄星,说:“还可以等岁星绕一周,不过活不到岁星再到这个位置就是了。”等到伯有被杀,岁星正在娵訾的口上,明年才能到达降娄。

仆展跟从伯有,和他一起死了。羽颉逃亡到晋国,做了任邑的长官。鸡泽的会见,郑国的乐成逃亡到楚国,就乘机去到晋国。羽颉靠着他,和他勾结着一起奉事赵文子,提出了进攻郑国的建议。由于有宋国盟誓的缘故,赵文子不同意这项建议。子皮让公孙鉏代替羽颉做了马师。

楚国的公子围杀了大司马?掩而占取了他的家财。申无宇说:“王子必然不能免于祸难。善人,是国家的栋梁。王子辅助楚国的政事,应该培养好人,现在反倒对他们暴虐,这是危害国家。而且司马,是令尹的辅佐,也是国君的手足。断绝百姓的栋梁,去掉自己的辅佐,斩除国君的手足,以危害国家,没有比这再大的不吉利了。怎么能免于祸难呢?”

为了宋国火灾的缘故,诸侯的大夫会见,商量给宋国赠送财货。冬季十月,叔孙豹和晋国赵武、齐国的公孙虿、宋国的向戌、卫国的北宫佗、郑国的罕虎以及小邾国的大夫在澶渊会见,并没有给宋国赠送什么东西,所以《春秋》没有记载与会者的姓名。

君子说:“信用恐怕不能不谨慎吧!澶渊的会见,不记载卿的名字,这是由于不守信用的缘故。诸侯的上卿,会见了又不守信用,他们尊贵的姓名全都丢掉了,不守信用是这样的不可以啊。《诗》说,‘文王或升或降,都是在天帝的左右’,这是说要守信义。又说,‘好好地谨慎你的行动,不要表现你的虚伪’,这是说不守信义。”《春秋》记载说“某人某人会于澶渊,宋灾故”,这是为了责备他们。不记载鲁国的大夫,这是由于为他隐瞒。

郑国的子皮把政权交给子产,子产辞谢说:“国家小而逼近大国,家族庞大而受宠的人又多,我不能治理好。”子皮说:“虎率领他们听从,谁敢触犯您?您好好地辅助国政吧。国家不在于小,小国能够事奉大国,国家就可以不受逼迫了。”

子产治理政事,有事情要伯石去办,赠送给他城邑,子太叔说:“国家是大家的国家,为什么独给他送东西?”子产说:“要没有欲望确实是难的。使他们都满足欲望,去办他们的事情而取得成功。这不是我的成功,难道是别人的成功吗?对城邑有什么爱惜的,它会跑到哪里去?”子太叔说:“四方邻国将怎么看待?”子产说:“这样做不是为了互相违背,而是为了互相顺从,四方的邻国对我们有什么可责备的?《郑书》有这样的话:‘安定国家,一定要优先照顾大族。’姑且先照顾大族,再看它归向何处。”不久,伯石恐惧而把封邑归还,最终子产还是把城邑给了他。伯有死了以后,郑简公让太史去命令伯石做卿,伯石辞谢。太史退出,伯石又请求太史重新发布命令,命令下来了再次辞谢。像这样一连三次,这才接受策书入朝拜谢。子产因此讨厌伯石的为人,但担心他作乱,就让他居于比自己低一级的地位。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田土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推翻他。

丰卷准备祭祀,请求猎取祭品。子产不答应,说:“只有国君祭祀才用新猎取的野兽,一般人只要大致足够就可以了。”丰卷生气,退出以后就召集士兵。子产准备逃亡到晋国,子皮阻止他而驱逐了丰卷。丰卷逃亡到晋国,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他的田地住宅,三年以后让丰卷回国复位,把他的田地住宅和一切收入都退还给他。

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帮助他。”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土田,子产使之增产。万一子产逝世谁来接替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