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人 以下 公司 勞 基 法

:::

  • 首頁
  • 新聞公告
  • 歷史新聞

  • 回上一頁
  • 友善列印
  • 轉寄友人

  • 更新日期:2021-09-30
業務單位:勞工保險局

勞保局表示,依照規定,僱用員工未滿5人的事業單位,應為所屬員工申報參加就業保險及提繳勞工退休金。而僱用員工未滿5人的事業單位可自願參加勞保,並填寫勞保、健保、勞退三合一的投保(提繳單位)申請書件申報員工加保勞保、就保並為適用勞基法之員工提繳勞工退休金。僱用員工未滿5人的事業單位,如不願參加勞保,應填具就保、勞退二合一的投保(提繳單位)申請書件,申報員工加保就保並為適用勞基法之員工提繳勞工退休金。勞保局呼籲事業單位依前述規定,填寫正確書表,儘速完成開戶手續,以保障員工應有之保險及退休金權益。

依照勞工保險條例第8條規定,僱用員工未滿5人之事業單位員工,得自願參加勞工保險。另依照就業保險法第5條規定,年滿15歲以上,60歲以下之本國籍勞工,應以其雇主或所屬機構為投保單位,參加就業保險為被保險人。該等事業單位如自願參加勞保,應填寫勞保、健保、勞退三合一的投保(提繳單位)申請書及勞保、健保、勞退三合一加保申報表,並檢附事業單位之相關證照(如營利事業單位登記證、公司設立核准函或相關登記、立案證照)及負責人國民身分證正、背面影本 (各式書表及證明文件均須備妥一式2份),送勞保局或健保局各轄區分局辦理,即可同時完成勞保、健保及勞工退休金之單位開戶手續,勞保局並自動將符合就業保險規定的被保險人同時納入就業保險被保險人身分。

事業單位僱用員工未滿5人而不願參加勞工保險者,仍應依前開規定為員工申報參加就業保險,不能只為員工申報提繳勞工退休金。辦理投保(提繳)手續時,應填寫就保、勞退二合一的投保(提繳單位)申請書及就保、勞退二合一加保申報表,並檢附前述事業單位之相關證照及負責人身分證正、背面影本,連同「勞工保險投保(提繳)單位委託轉帳代繳勞工保險局保險費或(及)勞工退休金提繳費約定書」各1份送勞保局辦理單位開戶手續,為員工申報參加就業保險並為適用勞基法之員工提繳勞工退休金,以保障員工權益。如延遲不辦,依就業保險法第38條之規定將處以罰鍰,勞工發生保險事故時所受之損失,亦應由事業單位負責賠償。該等單位健保部分如尚未開戶投保,請另填寫健保專用表格,向健保局各轄區分局申報。

勞保局呼籲事業單位依前述規定,填寫正確書表,儘速完成開戶手續,以保障員工應有之保險及退休金權益。

  • 業務單位:新聞聯絡室
  • 發布單位:新聞聯絡室
  • 發布日期:2005-08-29
  • 點閱次數:151236

文字放大

5 人 以下 公司 勞 基 法

勞資大平台 481

發表 2021-08-17 16:58:18

5 人 以下 公司 勞 基 法
 

 本文由  尚耘國際法律事務所  授權轉載

依照規定,僱用員工未滿5人的事業單位,應為所屬員工申報參加就業保險及提繳勞工退休金。

而僱用員工未滿5人的事業單位可自願參加勞保,並填寫勞保、健保、勞退三合一的投保(提繳單位)申請書件申報員工加保勞保、就保並為適用勞基法之員工提繳勞工退休金。

僱用員工未滿5人的事業單位,如不願參加勞保,應填具就保、勞退二合一的投保(提繳單位)申請書件,申報員工加保就保並為適用勞基法之員工提繳勞工退休金。

  • up vote 0
  • favorite 0
  • 回覆

Facebook留言

排班不適用《勞基法》、五人以下不用保、我們都是責任制⋯⋯雇主說的這些都違法!

5 人 以下 公司 勞 基 法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公司很自由,不用打卡」、「正職員工才有特休、生理假」、「試用期不適用《勞基法》」⋯⋯這些規定是合法的嗎?

在應徵時,我們常看到許多公司和主管會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工作規定和「福利」,以下就來一一破解事實為何。

1、「我們的排班不適用《勞基法》」

目前不適用《勞基法》的行業或工作者非常少,一般餐飲業、服務業等排班制的公司也適用。部分行業採用變形(彈性)工時,但還是適用《勞基法》(不過很多公司未必有完成合法變形工時程序)。

  • 勞動部指定適用《勞基法》現況

2、「我們都是責任制」

俗稱的責任制,涵蓋在《勞基法》第84-1條的規定內,是指勞動部核定的部分工作者,可以雙方約定工時與休假。

不過,勞動部指定的是「工作者」,也就是某種職務的人,而不是行業,所以不可能整間公司都適用。而且,84-1除了必須勞動部指定的,還必須雙方書面約定,並報主管機關核備。所以絕大多數雇主說的責任制都是假的。

例如 : 勞動部核定的工作者之一包含事業單位首長、主管及獲有配車人員的駕駛。這裡指的是老闆的司機,或是有配車的人的司機,不是所有的司機(如貨運司機)都適用。

又如 : 保全業之保全人員。不是整間保全公司都是責任制,只有保全人員才是,公司裡的會計、行政人員等都不是。

3、「試用期不適用《勞基法》」

不要被雇主拐了,只要有僱傭關係,當然適用《勞基法》。可以參考我所寫的試用期權益說明:試用期被解僱有沒有資遣費?

4、「五人以下不用保」

只有公司僅五人(不含)以下,雇主不保勞保才不違法,但健保、就業保險、勞退6%,即使只僱用一人也要有。所以不要再說「五人以下不用保」了。

5、「正職員工才有特休、生理假」

《勞基法》沒有區分正職或兼職,只要有僱傭關係,不管是全時或是部分工時,都一樣享有該有的福利。

其中,特休假是權利假,不管全時或部分工時,只要滿半年以上都依法有一定時數的特休假。

而依勞工請假規則的病假、事假、婚假、喪假、公假,及依性平法的生理假、家庭照顧假等等,這些屬於處理假。即使僅到職一天,只要有具體事實,就依法可以請。

6、「我們公司很自由,不用打卡」

出勤紀錄是依《勞基法》第30條第5項、第6項規定,為雇主要準備的,這是雇主的責任,如果雇主沒有準備,就是開罰2萬起跳。因為若是勞檢要看公司是否違法,一定要看出勤紀錄、薪資清冊等資料,才能知道勞工有沒有休假、有沒有加班、公司有沒有依規定給假或給加班費。

若是有些公司違法事項過多,可能一開始出勤紀錄就不拿出來了,所以只要沒有就直接開罰。

7、「月休8天給予基本工資」

《勞基法》的休假是以週為單位計算的,每7天要有1例1休。若是四週28天休息8天沒錯,但一個月不只28天。

我們若以整年來看,一年52週,應該要休52*2=104天,加上12天國定假日共116天。但是以所謂的月休8天來看,一年12個月,等於12*8=96天,中間的差額就是雇主少給的假。因此,月休八天可能違法,除非有給加班費。

8、「前三天或第一週是學習階段,沒有薪資」

只要僱傭關係成立,到職第一天開始就有工資。

9、「加班一律換補休」

依《勞基法》第32-1條規定,以下三要件必須成立才算數。若雇主片面強制只能補休,是違法的。

(1)加班事實發生「後」,(2)依「勞工意願」選擇補休,(3)並經雇主同意。

延伸閱讀

  • 破解面試十大謊言:試用期過後會調薪、公司責任制不需要打卡⋯⋯
  • 生理假常見QA:算不算病假、是否需要證明、可以只請一小時嗎?
  • 試用期QA:試用期算是《勞基法》的僱傭關係嗎?沒通過有資遣費嗎?

本文由曹新南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猜你喜歡

Tags:

人生就像運動場!就用運動的精神建立自我訓練計畫,鍛鍊出最好的自己

5 人 以下 公司 勞 基 法

Photo Credit:中國人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天一到辦公室,就是忙好忙滿,但心裡好像少了點什麼?時時滑手機、刷存在感,也仍然感到焦慮?就連每個週末行程滿檔,出遊、聚餐、上課樣樣來,在睡前,空虛感也常忽然竄起?這樣的你其實並不孤單,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時刻。

當感到空虛、迷失的時候,就做點運動,重新啟動身體的感受吧。運動能讓身體健康,也蘊含著許多實用概念,值得我們運用到很難的人生裡,以下推薦幾個運動訓練x人生學,幫助你重新打造自我訓練計畫,一起在實現目標的路上,不再迷失:

在輸贏挫敗中,訓練耐心

思想的舉重也需要無數次的鍛鍊,舉重女神郭婞淳說:「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給自己多一點鼓勵,給明天多一點期待。」要實現目標、找到自我價值,感受挫敗與耐心等待是必經的路程,就像鍛鍊肌肉不會只做一兩次訓練就立刻有成效,體驗更多的其實是訓練過程中的各種關卡。當自我價值尚未浮現時,你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反覆確認目標與實踐計畫,確保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使暫時看不到成果,也不要輕易地放棄。

尋找正確施力點,勿操之過急

人生和運動訓練一樣,過於心急反而難以達到理想目標。在健身時如果只顧埋頭猛練、執著在增加訓練重量,很可能會用錯施力點、超過自身可負荷範圍,最後造成身體受傷、代償肌群過勞,得不償失。同樣的,在生活中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充實感而將行程表填滿,最終也會過度耗竭精力,身心俱疲。

人生和運動,都是「屬於自己的事」

奧運羽球雙打金牌得主李洋曾說過:「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運動需要設定目標、反覆自我訓練、不斷修正方向,才有機會修得正果,不可能只依靠教練的指導而自己不付出實踐,就能擁有好體態或體能。人生是自己的,不妨在心中仔細描繪想要過的美好生活,在「阿姨…我不想努力」的念頭升起時,想想心中的那幅景象。

小目標持續做,創造複利效果

運動要有明確的鍛鍊目標,才能持續進步。目標不需要遠大,關鍵是持續做,即使是「每天快走時,多走30步」這樣的小目標,堅持一年後也能累積出萬步的差距。若在生活中沒有目標,只是重複日常瑣事完成交辦,讓時間悄悄流走,就可惜了這個人生。為自己建立一個目標與訓練計畫吧!即使是再小的目標都可以,讓自己穩穩地朝目標前行,維持紀錄習慣,更可以感受成果逐漸累積的那份充實。

擁有好的陪練員

陪練員是職業運動選手背後重要的支持夥伴,能幫助選手克服弱點、精進實力。你獨一無二的人生,也需要好的陪練員支持,透過專業的角度指導,讓訓練更有效率、進步更快。更重要的是,陪伴你持之以恆朝目標前行,勇敢無懼。

以「我們的夢想,是陪你抵達你的夢想」為承諾的中國人壽,在「人生GYM」裡,陪你練人生,以公平待客的心,提供你應付人生風險所需的保障,陪伴你在夢想的路上更勇敢前行,成為理想自己。


猜你喜歡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