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 斯 知仁 矣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②。”

【注释】

【翻译】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解读】
 

从犯错观察他人

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这早已为人们所公认。至于如何鉴别人才,历来是用人研究的重点,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和著作,可谓林林总总。很早之前,孔子给出了一个极为特别的识人技巧,那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来了解他。

这个方法有着出人意料的准确性,有时要比形貌识人法、神态观人法、细节观人法、交友观人法还要管用。人能通过行为举止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但很难在犯错上掩饰自己人性上的善恶、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情感上的好恶。那些粗暴虐待他人的人,秉性肯定是凶残的;那些索贿受贿的人,必然是贪婪的;那些冒失犯错的,肯定有勇敢或莽撞的性情。从他们的错误或过失中,不难察觉他们的本性。

乱世之中,群雄并起,许多有识之士就是通过观察首领的过错,进而择主而事的。隋朝末年,由于杨广无道,天下大乱,当时涌现了许多起义领袖,其中著名的有李密、窦建德、萧铣、李渊等。当时,以李密势力最大。但后来,许多杰出人才都离开李密,转投李渊。他们之所以这样抉择,是从李密所犯过错对其做出判断的。瓦岗寨本是翟让所创,翟让见李密才高志大,便推李密为主。但后来,由于翟让贪财求货,李密便设计诱杀翟让的全家和亲信。虽然其中有因,但李密此举,显然是一个大错。杀掉创业者和推举他的人,说明李密残忍并有失道义。不少瓦岗英雄由此初步认清了李密的真面目,开始心生他念。当时,瓦岗军打开兴洛仓,任由百姓取食,贪多的人拿不动,把粮食扔到道路上,李密也不阻止。贾润甫、李等人观察李密之错,认为他没有深谋远虑,不是成就大事的人,对他越发失望。后来,魏徵、程咬金、秦叔宝、李等都相继离开李密,李密最终失败。

这个事例讲的是战乱时期,贤臣择主而事的情况。由于历史上大动乱不是常态,所以,择人与用人多为领导者在和平时期对下属的鉴别和重用。在此,领导者也可以采用“察错识人法”,来观察、识别或者提拔人才。比如,君子待人宽厚,就算自己有过失,其原因恐怕就是过于宽厚了。但是,小人则不同了,他们心存奸险,若是有人犯了错,他们肯定会小题大做,闹得满城风雨,这种方法在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时候非常实用。因此,领导者在择人时,不妨从观察过错入手,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关键词:论语,里仁第四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这一章文句简单,可是义理丰富。『人之过也』这个人,就是讲一般的人。这个过,过失,一般人都会犯过失。过失怎么来的?这里讲的『各于其党』。党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做党类,做类别这意思来讲;第二个做朋党这个意思讲。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意思,孔安国批注里面讲的,「党,党类」,他把它当党类来讲。「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这是讲到这一层意思,讲得也很好。孔安国的批注,注《论语》,孔安国汉朝人。到了南北朝时代,皇侃又给孔安国的批注做了一个疏,把这个话解释得更清楚。皇侃解说,人的过失各有其类,「各于其党」就是各有其类,不能一概而论。譬如说农夫,他耕田的,他属于耕田这类人。那他不懂耕田,他是过失,这个要批评,他得学耕田。如果农夫他不懂得写文书,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过失,可是这个过失不属于他这类工作,不能够就求全责备。

所以观人之过要随类而责,你责备人你看他是不是这类人。他如果不守本分,没有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这个可以责备。可是如果这不是他本分,他没学过,那他犯了过失你就不能够求全责备,应该原谅,这属于仁人之心。所以说『观过,斯知仁矣』。「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这是讲我们观察一个人过失,要看看他属于什么类。如果一个人属于是天资高的贤人贤才,我们可以要求高一些。如果这个人天资比较低,比较愚笨,那我们对他要求不能太高。太高不仅不能让他进步,只会让他生烦恼。就好像你责备一个农夫不懂得写文书,或者责备一个读书人不懂得耕田,这都是没有让贤愚各得其所,没有按类而责。这个心,求全责备的心就不仁。所以我们看过失,就反观我们看过失的心。我看别人的过失,是不是出于仁心,那你就知道了。实在讲,现在人过失太多,不仅说做事方面的过失,连做人都不会做。做人最起码得讲究道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人要讲究道义、恩义、情义,现在人确实很少能做得到。那我们观察到这样的一个情况,要不要求全责备?也不可以。为什么?因为现在人没有接受过教育。他从小就没人教他,他就不知道怎么做人,当然他长大了也就做出不仁不义的事,这个你也不能怪他。就像佛门里面的《无量寿经》里讲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为什么做出这种事情来?他父母没教,父母都不知道。父母为什么不知道?他的祖父母也不知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断层有四五代了,现在人他不懂伦理道德,不知因果,你怎么能怪他?所以我们对现代人只能够宽恕,这是仁心。

我们对过失,「观过」,观察得清清楚楚,但是绝不能求全责备。要怎么办?自己做好样子,自己带个好头,然后我们自己教,希望慢慢把人心转过来,回归到伦理道德上,归仁。这是仁心。又譬如说父母教儿女,许多父母抱怨儿女现在很难教,这《弟子规》光会背,但是做不到。那能责怪儿女吗?首先应该我们自责,我们自己做到没有?如果我们自己都没做到,那你责备儿女做到,怎么可能?这叫求全责备。实在讲,儿女都是学父母的,父母做到了,儿女自然做到。父母没做到,你怎么教他,他都不肯去做。他不服你,「你都不做,为什么要我做?」所以君子、仁人都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观内省。我们学《论语》,《论语》里面讲的都是孔子的心法,圣人的境界。我们看《论语》这些言辞,光读懂不行,要去做,做给众人看。用自己的身教感化世人,这才是仁人。这是第一层意思,刚才讲的「党」是作党类来讲。

第二个意思,这个「党」是做朋党的意思讲,也讲得很好。因为《论语》里面,后面「述而篇」里面出现了「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这个党是作朋党的意思讲,这里用朋党这意思也讲得通。什么叫朋党?《程氏集释》里头,程树德先生他对《论语》有一个批注,批注得很厚的,也是集古今之《论语》批注大成。他讲到,这个党就是「有所亲比谓之党」。亲比就是有私情、有偏私,这结党了。用这个意思来讲,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意思就说,人为什么会犯过?就是因为有偏私,有私情,有自私自利,所以就造出以私害公这些事情。这是过失的来源。

换句话讲,只要有私心,人难免会有过错。如果没有私心,只存公心,那绝对不会犯过失。他事情做得不圆满,甚至我们讲是做错了,错了也是对。为什么?他的发心是对的,为公。如果人有私心,他把事情做得好像对别人有好处,做对了,对了也是错,因为他出发点就错了。实在讲,对也是对在一时,对小范围来讲是对,从长远来看,从大范围来看,还是错。所以圣人看事情他看流弊,看影响的范围,不是看在一时,所以总要把私心放下。

《朱子集注》当中,南宋朱熹朱夫子他《集注》里面,也提了更具体的意思。他把这个党也当作党类来讲,讲得很具体。他引用程子的话来讲,「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程子是朱子的私淑老师,他引程子的话也代表自己的意思。程子讲的,「人之过也」,人犯过各有其类,类别不同,这里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君子他过失常常是因为太厚道,所以有过失。小人过失相反,因为刻薄产生过失。我们也常常看到,确实有这两类人。譬如说有一个人很厚道、很老实,很想帮助人。可是在这个时局因缘当中,他可能没有看清楚。他想帮助人的时候,譬如说,说的话说多了,可能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他自己不知觉,他不是故意。或者是想帮助人,做的分寸没有拿捏好,所以导致事情不圆满,这事当然有过失,可是这个过失出自于厚道的存心,这是君子之类。那小人反过来,小人自私自利、刻薄,所以他犯的过失更重。即使是他在与人交往当中很圆滑,没有得罪人,但是这种小人出发点有自私自利的心,已经错了。这就是《论语》里面提到的「乡原」,好像很圆滑,都没得罪人,人们都跟他关系很好,可是他不能够扶正一乡的正气,还是因为有自私的考虑。

这就后面讲到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君子爱人,爱人、帮助人可能过分了,造成过失。或者分寸没掌握好,但是出发点是对的。小人过失,为自己考虑,见到不平、不正义的事情,也不能够挺身而出匡扶正义,这是属于忍,冷漠、没有爱心。宁愿有君子的这种过失,也不能有小人的过失。君子的过失容易改,他不断的积累人生社会的经验,他就不会犯过失。小人存心坏,这个很难改,必须要他自己回头,自己生惭愧心、生忏悔心,改他的心才能改得过来。所以尹氏,这是程颐的弟子尹彦明,宋儒。他讲到,「于此观之」,从这两类,君子和小人他们的过失来看,就知道仁和不仁,就知道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蕅益大师在批注里面讲的,「此法眼也,亦慈心也。世人但于仁中求过耳,孰肯于过中求仁哉」。蕅益大师讲,君子心存仁爱,所以他有慈心,他也有法眼,他也能够观察人。观察人,他的过失是因为过于爱还是过于忍,是过于薄还是过于厚,他能鉴别君子小人。夫子这句话味道很浓,教我们「观过,斯知仁矣」。世人一般只是从「仁中求过」,一个仁人难免在社会上遭受人家的批评指责,为什么?因为他跟别人不同类。别人都不仁,他很仁,所以世人在他身上找毛病,吹毛求疵。孔子这里教我们「于过中求仁」,从一个人过失当中你去体会,体会他这个心是不是仁。这就是慈悲,这是具法眼。

像我们恩师在讲课当中提到这么一个例子说,过去清末民初这一段时期当中,有一位法师为人非常厚道老实,而且比较笨。在寺院里面做香灯,常常被人捉弄。有一次,其它的法师跟他讲,说你天天搞香灯蜡烛,现在都潮湿了,拿出去晒晒。他听了之后他也不怀疑,拿出晒就晒,他就把蜡烛白天拿出去晒。晒到傍晚,蜡烛都化掉,结果晚上做晚课的时候没有蜡烛点,大家都笑话他。结果维那师把这个事报告给老和尚,住持老和尚。老和尚知道之后,把这个晒蜡烛的法师叫来,跟他讲,说「你也不要做香灯了,你就来我这里,每天你要拜三千拜,拜佛。什么都不要做,就拜佛。」结果这个晒蜡烛的法师很老实听话,就每天三千拜。拜了几年,忽然有一天开悟了,大彻大悟,智慧顿开,能够随口说出诗、偈子,后来讲经说法。这是什么?老和尚具慧眼、具慈心,他能从人的过失当中求仁。他这个过失不是他自己意愿的,他是太老实,失于厚道,没有这个智慧。但是他有一片仁心,这个人老实,他绝对没有私心杂念,所以叫他来拜佛。最后拜了开悟,他成就了。那些笑话他的人都没有成就,他能成就。

那如何能够从过中求仁?这也是一个学问。蕅益大师下面给我们讲的,「然惟过,可以观仁。小人有过,则必文之。仁人有过,必不自掩。故也。」他讲,一个人犯过失,可以从中看出他是不是仁人,看他的存心。怎么看?如果是小人有过失,他一定会自己掩饰自己。「文之」就是文过饰非,他不能勇于承认错误,他会掩饰,用种种借口理由来解释,没有改过的诚意。仁人有过失,他绝对不会自己掩饰自己,他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过自新,下次不会犯,正如颜回不贰过。就从这里就能看到小人还是仁人,这就是法眼。所以你看,孔子这每一句话里头具有很深的学问、智慧,这《论语》很有味道。我们讲得也比较细,一起来学习,相信不知不觉,正如古人讲的,就能变化气质,就能够慢慢做君子、做仁人。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