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國中會考基測◆國文科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 查單字:關

27.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 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 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A)白石非第一流之作者
(B)白石之詞善於經營意境
(C)有弦外之響者必是第一流詞作
(D)詞有言外之意方顯作者格調之高

  • 討論
  •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私人筆記( 0 )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2F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3F

酸酸 高二上 (2021/07/05)
王國維評論姜白石的詞:「古今詞人在格調上沒有一個比姜白石高,可惜他不在意境上頭下工夫,所 以使人覺得沒有言外的餘味、弦外的餘響,終究不 能進入第一流作者的行列。」

資料來源:翰林

4F

木木立 大二下 (2021/07/09)

(A)王國維認為姜白石可惜在不能在意境上用力,故無物外之趣,終究不能算是第一流的詞家

(B)「惜不能於意境上用力」可知

(C)弦外之響非一流詞作家為一的條件

(D)有言外之意乃有意境,而非格調

  • 查單字:關

懸賞詳解

國中會考基測◆國文科

【已刪除】16. 某古典戲曲中有一段唱詞:「俺讀些稗官詞寄牢騷,對江山吃一斗苦松醪 1。 小鼓兒顫杖輕敲,寸板兒軟手頻搖。一字字臣忠子孝,一聲...

10 x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前往解題

懸賞詳解

國中會考基測◆國文科

【已刪除】1. 這張圖最可能在傳達下列何種訊息? (A)透過大量傳播,知識就會變成真理 (B)與其獨自苦讀,不如多與他人交流 (C)反覆誦讀,有助於將...

10 x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前往解題

���� �ֶ��� ������и�������⾳

��ԭ�ġ�
�Ž���˸��֮�ߣ������ʯ��ϧ�����⾳���������ʾ�������֮ζ������֮�죬�ղ������ڵ�һ��֮����Ҳ��

�����ġ�
�Ž�����ڸ����û��һ���Ƚ���ߣ���ϧ�������⾳���¹�������ʹ�˾���û���������ζ����������죬���ڲ��ܽ����һ�����ߵ����С�

��������
������ܰ���ʼ��������ά���ì�ܵ�����������ܰ������д����Ƿȱ���õ�ı׶ˣ�����ά���ǽ��������һ������֮�еģ����������ų��ڵ�һ������֮�⡣����ڶ��ܰ���ͽ������˵�ȡ���ϣ��ܰ���Ҫ��΢���ȵġ�
������Ա�������ˣ���Ӵ�ķ�����˵�������������κ��ڣ���ĩ���˵�Ⱥ��׶ˣ�����Ҳ������Ⱦ���ӽ��籾�˶��ԣ���Ϊ����׷����Ұ�ƹ·ɡ���ȥ�޶˵����֮�����������������ּƮ�������˲���׽�����ټ��Ϻ��õ�ʣ�ʹ��������޾͸�Ϊͻ��������д��״���ϣ�Ҳ���б��δʵ�������������֮ò�����������￴�����ո�һ�㡣��һЩ�������˽�����ڱ������ⷽ��IJ��㡣��ּ�Ѿ��������͸���׷Ѱʲô����֮ζ������֮���ˡ�
����ά���ɽ���ʲ�����γ�ԭ���Dz����⾳���������˴��ġ��⾳�����ں����롰���硱˵�����Ƶġ�������˵���������澰�������Ŀǰ�����������ڿɸ��Լ������ϵ���Ȼ����������������Ҫ�󣬽����ߵļ�����ȫ�������·�ӡ��䲻������ά���ۣ�ԭ���ڴˡ�������ά���ڽ��籾���Dz������ϵģ�������Ϊ������֮�ˣ����뽪����͵����ݡ���Ȼ���Ը���һ����ϵ��ֻ������ά��Ϊ��������Ϊ�˵ĸ߸��û����������У��Ӷ��γɴʵĸ߸�����ⶼ��ƫ���˶��⾳��׷�󣬶������շ�����λ����ɵġ�����ά�Խ������һ���۷�����������ϵ���ǿ�������ģ������Խ���ʵĸ�Ĥ��Ҫ����������������ƫִ����ɵġ�

〔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

譯:古今詞人在格調上,沒有比姜夔更高的,可惜他不在意境上下工夫,所以他的詞作讓人覺得沒有言外的餘味、弦外的餘響,終究不能列入第一流作者。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四十二則評析:

此則王國維繼承了前人論詞的方法,重點強調了格調和意境。他借對姜夔詞的評判,褒揚了意境(與境界一脈相承),並認爲意境高比格調高更加重要,只有意境高的人才稱得上是第一流的作者。

那什麼是格調呢?姜夔本人在《白石道人詩說》有言:「意格欲高,句法欲響,只求工於句、字,亦末矣。故始於意格,成於句、字。句意欲深、欲遠,句調欲清、欲古、欲和,是爲作者。」從這段話可知所謂「格調」即是意格句調,所謂「格調高」就是用意深遠,字句聲調清脆和諧。單從格調來講,姜夔確實是按照他的理論主張創作詩詞,王國維也看出了這點,所以對姜夔詞的格調給予了很高評價。但王國維爲了支持自己提出的「境界說」是最高的評詞標準,他必須從「意境」上給予姜夔否定性的評價。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針對意境,王國維講到的「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固然屬於意境中的表現,但更接近於「神韻說」的主張。這可以視爲王國維提倡的真景物、真感情的「境界說」的一種補充說明。從這裏可以看出王國維在提倡「境界說」以求「成一家之言」的同時,也部分接納和吸收了前人的評詞主張。

那姜夔的詞到底有沒有「言外之味,弦外之響」呢?答案是肯定的,並不像王國維講的那樣。姜詞重比興和寄託,辭精意隱,需要了解詞中用事(用典)才能體會出他的良苦用心。像《齊天樂·蟋蟀》、《暗香》、《疏影》等作品,乍看過去,古淡朦朧不知所云,細思細想,意味無窮。姜夔又深曉音律,所謂的「弦外之響」更是不成問題。姜夔詞之所以被王國維這樣評價和看待,最主要原因還是他的個人審美觀念決定。他不太喜歡間接、意隱、用典太多的作品,他覺得那樣的作品太「隔」。景不真,情不真,不符合他「境界說」的理論主張。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四三〕南宋詞人,白石有格而無情,劍南有氣而乏韻,其堪與北宋人頡頏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詞可學,北宋不可學也。學南宋者,不祖白石,則祖夢窗,以白石、夢窗可學,幼安不可學也。學幼安者,率祖其粗獷滑稽,以其粗獷滑稽處可學,佳處不可學也。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氣象論,亦有「傍素波干青雲」之概。寧後世齷齪小生所可擬耶?

譯:南宋詞人中,姜夔有格調而缺少性情,陸游有氣象而缺少神韻,其中可以跟北宋詞人平分秋色的,只有一個辛棄疾罷了。近人作詞親近南宋而疏遠北宋,是因爲南宋的詞容易學,北宋的詞不容易學。學南宋的,不是親近姜夔,就是親近吳文英,是因爲姜夔、吳文英比較容易學,而辛棄疾不容易學。學辛棄疾的人,都親近他的粗獷、滑稽,是因爲他的粗獷、滑稽比較容易學,而真正好的地方不容易學。辛棄疾詞好的地方,在於有性情,有境界。就拿氣象來說,也有「橫渡白浪,高上青雲」的氣概。這怎麼是後世齷齪的小人所可比擬的呢?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四十三則評析:

王國維在此則中把前人的多種評詞學說都加以使用,有「格調說」、「性靈說」、「氣象說」、「神韻說」,其中他重點肯定了自己的「境界說」,但不小心也重點肯定了「性靈說」(性情)。他可能是有意迴避使用「性靈」,而用「性情」來替代「性靈」,這樣「境界說」更具有理論的唯一性和最高性。

王國維此則有多重目的。一是矯正清代詞壇以南宋爲宗的風氣,進一步「擡高」或者說恢復北宋地位。二是通過姜夔、吳文英的易學與辛棄疾的不易學,重點肯定辛棄疾的詞學造詣,也否定着清代詞壇以姜、吳爲宗的主張。三是通過辛棄疾詞有性情,有境界,爲自己的「境界說」立論。

王國維評姜白石詞: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四四〕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譯:蘇軾的詞曠達,辛棄疾的詞豪放。沒有二人的胸襟而學他們的詞,就好像東施仿效西施捧心,適得其反。

四十四評析:

蘇軾詞曠達和辛棄疾詞豪放這不是什麼新論,早已是詞壇公認的事實,至於二公「胸襟」的說法也是承襲前人。此則是承續上則的「可學」與「不可學」而來,表面強調的是胸襟,實則是強調天賦和才性。學力可以後天學習和培養;而天賦和才性是先天的,不可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