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往生者做什么?

『佛教与清明节』 依佛教的说法,亡者因过去活着的时候种下的种种恶因缘,以致他们往生恶趣。那些因执着于财产和子女的亡者,因此转生为不幸的众生。他们可能回到家中流连在门后,制造阴森的气氛。清明祭祖之时,佛弟子当以诵超度类的经文为主,透过为他们...

Posted by YBBM Yayasan Belia Buddhist Malaysia 马佛教发展基金会 on Sunday, April 2, 2017

所以每個人,其實都不會死,靈識是永存的,而壞死的只是不堪使用的物質體,如同衣服舊了,要換新衣,房屋壞了,要換新房一樣,所以就生命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健全的靈識」,故「往生」一詞,是指一個靈識由這一世,到下一世的過程,所以說一個靈識「投往生命」的另一個開始,就叫「往生」。

可見「往生」,是生命的另一個開始,並不是「往死」,只是人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及對亡者的不捨,因沒有正確的認知,故對「往生」一事,多數給予負面悲傷的印象,或不想去面對及潦草處理,這對亡者而言,是很可惜的事情。

  • 能为往生者做什么?
  • 能为往生者做什么?
  • 能为往生者做什么?
  • 能为往生者做什么?
  • 能为往生者做什么?
  • 能为往生者做什么?

(圖可點選左右切換鍵閱覽)

「做七」是什麼?

現在人喜歡以「集氣」或「祝禱」來為亡者加分或送行,實話說,如此的方式比較偏向有形世界「做給人看」的作用,如同告別式的舉行一樣,這樣的儀式,只是家屬代亡者給至親之人或好友一個「告別世間」的儀式,但對亡者的助益有限,這個宇宙真理複雜難懂,一般人更無所適從,更或許大家「只想聽好話,不想聽真話」,那就更不好說了。

總體來說,此期生命結束,到下期生命開始之間,一般稱為「中有」(即中陰身),除非是生前造大善及大惡之人,在往生當下即受報投生,否則所有芸芸眾生,皆需經歷中陰七次受生的輪轉(每個七都是七天),最短一個七,最長七個七,但最後一定會在七七四十九天投生別道,這如《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三第十供下堂法事中云:「補特伽羅為數取,生經七日太匆匆,如斯七七日纔終,決定受生隨業轉」。

可見每個生命結束,是從死亡那刻算起,但真正決定投生的時間點,大都是決定在人死亡後的第四十九天,故如實真正的「做七」就很關鍵及重要,因為這是我們幫亡者累積功德與資糧,投生到好地方最後的機會了。

該怎樣正確利益亡者?

現今社會時間寶貴,故許多往生佛事或做七法會,順勢縮減或改變,最常見的就是「切七」,就是不在亡者正七做功德,原因無他,就是希望快快了事,但我們應該站在亡者立場著想,因為亡者處在中陰就是「識雖聰利,性只昏蒙」的狀態,意指亡者靈識在正七當天,意識會較生前更清楚,但佛性卻是昏蒙暗淡,除非遇到諸佛教化開啟善根,否則亡者中陰就是習氣依舊,而且重點是平時的六天當中,中陰眾生都是處於昏睡狀態。

所以當我們為亡者在「切七」當天作功德,那亡者是處在睡眠狀態,那又有何參與感及功德可言呢?所以為亡者作功德,儘量不要「切七」,而應是在「正七」作功德才是。(正七算法:亡者若在星期一往生,則正七為星期天,算法是從星期日晚上11:00起算,到星期一晚上10:59:59期間)

再則現今寺廟法務繁忙,同意允諾為齋家做七的法會,一般也只能安排在每個寺廟每週固定共修法會中(星期六或星期日),安立一支超荐牌位來做七,就算圓滿了,但實則有待商榷,為什麼呢?

  1. 首先每個寺廟共修法會的當天,不一定剛好是亡者的正七時間。
  2. 寺廟的隨堂超荐,是眾多冥界眾生的聚會,不是單獨為亡者所作的法會,這對新亡人來說還是有差別的。
  3. 其實亡者更需要一些財施蓮花資糧,就說現今寺廟法師,哪個道場不需要信眾的財施資助,更何況是受苦羸弱的亡者呢?
  4. 做七法會結束,是否能夠如實回向給亡者,還看有沒有如法的文疏法印上呈,才能名副其實、事半功倍啊!
  5. 法會超荐不是靠人多或名氣,而是有沒有不違因果及對症下藥,甚至是恭請諸佛降臨主事,那就各憑每個寺廟的本事了。

普濟禪寺做七法會的殊勝

如果福慧具足,能為亡者啟建一場獨姓的「慈悲藥師寶懺法會」,藉由毘盧觀音佛祖及藥師佛的慈悲教化及加持,令亡者體悟四大假合,靈識本無病痛之苦,才能領受後續的法會功德,否則當亡者一直停留病痛的情執,亦是障道的苦源,亡者若是我們的歷代祖先,對我們也會有所影響。

或至少為亡者作完七場「七七誦經法會」,這也是普濟禪寺常住慈悲,看到現今許多亡者的苦楚,及家屬無所適從的現況,故給予有心人或有緣的亡者,一個可以得到諸佛救度的因緣與機會。

這樣「七七誦經法會」的功德,原則上,我們會為亡者持誦一部《佛說阿彌陀經》,並為亡者備齊一般寺廟少有但對亡者有助益的一切供具,如一艘往生龍船,十二朵蓮花,冥衣冥鞋冥帽七套,金元寶六百個及一份專屬燒化文疏等,更重要的是由大慈大悲的毘盧觀音佛祖及本寺僧眾法師們為單一亡者,單獨於亡者正七時間,所啟建的「七七誦經法會」,這樣的功德,補足了上述所說「切七法會」的弊病及寺廟「大眾隨堂超荐法會」的不足。

功德,指功业与德行。“做功德”一词,是指请僧众设道场以超度亡灵,包括念佛、诵经、布施等一系列活动。中华佛教的教义,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三世说(前世、今世、来世)”等理论,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罪孽。生前有罪孽,死后就会受到惩罚,在阴间受苦,罪孽深重者则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儿孙们为报答父母养育深恩,在他们逝去之后请僧人诵读经忏,替逝者忏悔,祈求亡灵超生,脱离苦海,认为这也是尽孝的表现。

  1. 为已故家人烧金银纸和黄符纸。
    请注意尤其是在首7天 (头七)每天烧一套。过后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和尾七,个别烧一套,俗谓“烧七” 。这能帮助往生者转生到三善道,也能减少往生者的冤亲债主对他的怨恨。总共需要14套往生者金银纸配套。*金银纸配套可在中心购买。 
  1. 给往生者进行49天祭祀,供饮食香烛水果。 
    如果有条件,请在家中安奉往生者遗像和供品 49天,或请中心代劳。 

谘询电话/WhatsApp:
新加坡:+65 9388 1439
台 湾:+886 972 466 998
吉隆坡:+6017 8930090
槟 城:+6016 923 6090
香 港:+852 98092618
其 他:+65 8666 5557

做佛事的时候,亡者的家属大都是站在雇主的立场,并不直接参与,共同礼诵;甚至诵经礼忏的坛场在做佛事,他们通常也只在一旁交际应酬、谈话,乃至打麻将,而把佛事当成表示哀荣的点缀。这种情况,既对佛法不敬,也对亡者无礼,只可说是一种习俗的活动,不能称为佛事。

做佛事必须具备虔诚、恭敬、肃穆、庄严的条件,最好是亡者的家属、亲友亲自持诵、礼拜佛经、忏仪、圣号。必要时,礼请僧众做为导师,指导、带领佛事;坛场则不可吵杂、零乱、喧哗。

佛事不是仪式,不可把佛事做为葬仪的一个节目来看。家属亲友必须尽可能地全体参加,能够跟随持诵最好,否则亦当陪伴、聆听、礼拜。依亡者亲友的虔诚、恭敬,感应诸佛菩萨,以佛法的神力及佛法的道理,给予亡者救济及开导。因为做佛事就是召请亡者临坛听法,化解烦恼的业力,而得超生离苦。如果亲友、眷属对于佛事漠不关心,既不参与,也不礼敬,对亡者的功用,纵然是有,也极其轻微。

为亡者做佛事,最好是在过世之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通常,人在死后,若有重大的恶业,直接下堕三涂;若有众多的善业,便可立即生天;若修净业,即可往生净土。否则的话,就在四十九天之内,等待因缘成熟,随缘、随业转生。

在未转生之前,为他超度,便能转恶业的力量为善业的基础,心开意解、积习渐消,便可超生天界,乃至往生净土。如果已堕三涂,依亲友眷属做佛事的功德力量,也能减少亡者的痛苦,改善三涂的环境。如果已生天界,也能增进亡者在天上所享的福乐。如果已生净土,也能使他莲品高升。即使是在四十九天之后,当然还是可以做佛事,同样可使亡者得到超度与救济的力量。所不同的是,如果死者已经转生或下堕,就没有办法挽回他投生的类别。

根据《地藏经》的记载,若要超度先亡眷属,应该恭敬、供养诸佛菩萨,读诵、受持诸种佛经。如果依照《盂兰盆经》的记载,应该布施、供养出家僧众。综合而言,以亡者亲属的立场,用亡者遗留的财物,尽力布施,供养三宝,救济贫穷,利益社会,乃至等施一切众生,使之离苦得乐,都是促成亡者超生离苦,往生佛国的助缘。

在七七之内,最好从过世的那一刻起,佛号不断,是为助念。如果他在世时专修西方净土的弥陀法门,当然为他专念阿弥陀佛,由数人或者一人一人地轮流助念。如果没有任何法门是亡者的专修,当然也以阿弥陀佛圣号为其助念。假如生前已有专修的法门,例如常诵某一部经或常持某一尊佛菩萨的圣号,最好是以他所修的法门为其持诵回向。

以我们中国的习惯,能够在四十九天每天做佛事,当然最好;否则死后的头七天或三天,乃至仅仅一天,或者每逢七期的那一天做佛事,都是好的。这要看亡者家属的人力和物力的条件,可有伸缩增减。万一人力、物力均不许可礼请僧尼做佛事,就算只有家属一人,也应该为其诵经;若不会诵经,至少也会为亡者念佛才对。至于焚烧竹扎纸糊的房屋、家具、交通工具等冥器,以及经咒、纸钱、银箔,乃至生前的衣物,都是民间信仰的习俗,与佛法的佛事无关。唯其有慰灵、祭典的作用,也不能一概否定。

以佛法的观点,厚葬是没有必要的,铺张的葬仪也是多余。与其以亡者的财物及亲人的力量,做虚有其表的所谓哀荣的排场,不如拿钱去供养三宝、弘扬佛法、布施贫穷、利益众生、功德回向,更合乎佛法。丧葬宜力求庄严、肃穆、简单、隆重;否则不是佛事,而是藉亡者的丧葬仪式来显示丧家的虚荣而已。当然也不宜用贵重的衣物及珍宝陪葬,此对亡者没有实际的利益,同时也浪费了有用的物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