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 上 的 魔術 師 場景 在 哪裡

《天橋上的魔術師》播出後高度神還原1980年代西門町中華商場的場景也立刻引起網友們瘋狂討論,這部堪稱是台版《請回答1988》的作品讓不少老台北人都掉回了當時那個年代的繁華與榮景。

主角之一朱軒洋說,雖然《天橋上的魔術師》不是自己經歷過的時代,但可以透過此劇,體會到父母親年輕時的生活感受,其實情感上沒有差很多:「只是以前的人少了數位時代的東西,那時候年輕人除了手機,快樂的方法跟我們現在一樣,大同小異。」

為了讓民眾更能身歷其境的感受劇中的場景,《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組特別規劃了主題場景散步地圖,分別是西門紅樓「家庭情感滿載發記皮鞋店」、信義誠品店一樓「為夢想抽籤天靈通」、台北地下街一號廣場「見證青春山奇制服、雜貨店」,打造出四個故事場景、三大打卡點,讓觀眾在追劇同時,還有出遊散步最佳好去處!

此外,台北市西門紅樓二樓還有「影集的99樓-戲劇場景 VR 展」,將戲劇場景局部還原,包含世界點心與廁所、天橋木作塗鴉、魔幻走廊等。

影集中的中華商場投影、天橋入口 360 環景,以及鎖店及西服店的定點 stereo 360VR,讓觀眾可藉著背負式互動 VR 體驗,與主角小不點家商場閣樓的「祕密基地」神合影,以及重返神壇天靈通來抽[金魚籤詩」。

展期自即日起至3月1日截止,活動皆免費參加,惟互動VR體驗需事先預約>>這裡報名

《天橋上的魔術師》一座商場 三個世代 離散又重聚 撼動人心的親情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故事講述:1980年代,西門町天橋上來了一個神秘的魔術師,與他相遇的人們不只看見了絢麗的魔術,也會遇見自己人生中最初的愛戀、青春期的困惑甚至是家庭的決裂。最終,魔術師讓人們相信了自己的心,成就了自己生命的奇蹟。

《天橋上的魔術師》2月20日起,於公視、myVideo每週六晚間9點同步首播,每周播出兩集,Netflix台灣每週六晚間10點、11點新集數上架。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作家吳明益於2011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由十篇互涉的小說組成,故事背景發生在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吳明益取材自己孩提時生活在中華商場的記憶,以孩童的視角,交織出屬於商場的奇幻故事。出版後屢屢獲獎也深受讀者喜愛,不僅賣出日本、法國等海外版權,並改編為漫畫及電視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由導演楊雅喆執導,莊凱勛、孫淑媚、李奕樵、朱軒洋、初孟軒等人主演,楊雅喆、蔣友竹、陳虹任、吳季恩等人共同編劇,雖然也是十集的篇幅,但與原著的十篇小說有很大的不同,唯一不變的是,這些故事都帶有奇幻的風格,且都發生那座已經拆除的中華商場。

中華商場興建於1960年,沿著中華路,由忠孝西路口到愛國西路口,共八座三層樓的建築連貫而成,是商場也是住宅,是當年台北的重要地標之一。1992年,隨著鐵路地下化、捷運工程施作,30年的老中華商場也遭到拆除,瓦礫堆消失在台北城,成為了每個老台北人口中各式各樣的故事。

為了拍攝電視劇,劇組耗費8,000萬打造了一個復刻版的中華商場,試圖透過老照片與口述記憶重現回記憶裡的歷史場景,對新的觀眾來說,這棟懷舊的場景如此新奇,對老台北而言,則能反覆對照自己的記憶與劇中的場景有哪些相符與相異。

雖然可以不斷試圖靠近,卻不可能真的再回到中華商場,但商場的人並非只生活在商場裡,走出商場之外,還有許多沒被拆除的地景持續,就跟著電視劇的腳步,帶我們走回歷史當中,離開中華商場,走訪阿派與阿蓋、小不點與點媽去過那些,仍未消失、真實存在的地方。

1.阿派拉皮條的暗巷「標點符號桌遊店」後門

第3集〈水晶球〉是以鎖鑰店大兒子阿派為主角,整天遊手好閒的他,除了愛玩機台,也愛到處耍帥,卻也因性格衝動而被少年隊給抓過,後來他拿了大哥的錢,去做一套西裝,送給好兄弟阿猴,而他自己則成為混幫派的弟兄。

「不是你的人,終究不是你的」

某天,他在暗巷攔下路過的學生拉皮條,卻被好友阿猴與小蘭給看見,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有點丟臉,卻不知道是因為被小蘭看見而羞恥,還是被阿猴看見更難堪一些。這個暗巷在劇中出現兩次,拍攝地點是在距離西門町不遠的內江街與西昌街口。

天橋 上 的 魔術 師 場景 在 哪裡

拉皮條的場景是內江街與西昌街口。(圖/取自方格子Vocus)

那個地方是「標點符號桌遊店」的後門,當然沒有皮條客在此阻街。不過,至今在萬華一帶仍有許多類似的巷弄,不少男性路過就會被盯上眼,問說要不要喝茶、吃魚,但已經愈來愈少,他們也愈來愈老,彷彿很快就要消失在歷史的洪流當中。

大約是在中華商場拆除前幾年,許多女權團體發起反雛妓運動,1988年更號召「華西街大遊行」走入巷弄中,高喊「嫖雛妓有罪、嫖雛妓無恥、嫖雛妓不道德。」的口號,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是台灣女權運動的重要事件。而「不道德」三個字也被挪用進了電視劇中,成為小不點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

Facebook

電子郵件地址或手機號碼 密碼

忘記帳號?

註冊

無法處理你的請求

處理這個請求時發生問題,我們正盡快修復。

  • 返回首頁

  • 中文(台灣)
  • English (UK)
  • 한국어
  • 日本語
  • Français (France)
  • Español
  • Deutsch
  • Italiano
  • Português (Brasil)
  • العربية
  • हिन्दी

  • 註冊
  • 登入
  • Messenger
  • Facebook Lite
  • Watch
  • 地標
  • 遊戲
  • Marketplace
  • Facebook Pay
  • Oculus
  • Portal
  • Instagram
  • Bulletin
  • 本地
  • 募款活動
  • 服務
  • 投票資訊中心
  • 社團
  • 關於
  • 刊登廣告
  • 建立粉絲專頁
  • 開發人員
  • 工作機會
  • 隱私政策
  • Cookie
  • Ad Choices
  • 使用條款
  • 使用說明
  • 聯絡人上傳和非用戶
  • 設定
  • 活動紀錄

Meta © 2022

(8/25新增)

公視旗艦級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釋出前導海報和預告,層層疊疊的樓梯,宛如將人捲入暗藏深處不為人知巨大秘密的渦輪,視線中央出現了一隻眼睛散發奇異光芒的斑馬,就像是魔術師的華麗開場,網友及書迷紛紛敲碗大喊期待,定檔於2021年二月開春首檔播出。導演楊雅喆說:「為什麼我們的童年如此的相信未來?為什麼生命裡面總有些奇妙的魔幻時刻改變了我們?為什麼當我們長大之後卻懷疑起未來?那些在原著中隨風四散的「眾生相」到底還是整個劇的靈魂,能夠從中讓觀眾重新找回童年的勇氣,是我們始終沒有放棄的核心價值。」

《天橋上的魔術師》前導海報

原子映象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故事講述:1985年夏天,國小四年級的小不點是中華商場皮鞋店的小兒子,生意囝仔一張嘴花蕊蕊,每天都會去天橋上擺攤賺零用錢。這天,商場裡來了一個神秘魔術師,他有一個聚寶盆、一隻散發彩色光芒的斑馬,還會變好多神奇魔術。小不點崇拜魔術師,他買了魔術道具每天練習。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商場裡的少男少女們遇到這個神秘魔術師;而每次看過魔術的人,都會得到改變一生的神奇力量⋯。


《天橋上的魔術師》殺青後,今天開放媒體公開拍攝,斥資8千萬、佔地兩公頃的「中華商場」是台灣電視史上最大型的片場,小說中的皮鞋店、眼鏡行、小吃店、鐵道,甚至是公廁都「穿越時空」般呈現在眼前,楊雅喆表示「能走過的店幾乎都不穿幫」比百分百還原更重要,但當年在中華商場生活過的民眾,看完稱讚「還原度99.9%」;王誌成表示,確實很多人光看牆面上的四個大字就感動不已,可惜花了3個月,加上事前大規模田野調查和募集老照片所打造出的場景就要拆除。

公視總經理曹文傑、導演楊雅哲喆、美術指導王誌成是,《天橋上的魔術師》主要幕後推手

王誌成打去趣地說因為自己的任性和企圖心,「不小心」超過預算,他透露還原過程最困難的是取得店家授權,例如「佳佳唱片行」,同時也不想辜負其他店家的期望,盡可能跟當年一樣;不過有家台南的軍用品支援大量道具,所以「置入」了店名當回報。

承載許多老台北人回憶的家佳佳唱片行

Daniel Ku

拍了108天,導演楊雅哲喆說片場有4隻小狗都跟劇組人員產生感情,拆掉雖然惋惜,但她他體恤工作人員,認為早點拆掉也能減少他們的工作負擔。事實上,主場景曝光後,不斷有朋友情商入內參觀,但他決覺得非業界人士踏進劇組後反而會干擾拍攝,所以一律推給製片。「小說家的書讓我了解『凡事都有消失的可能』」楊雅喆說:「因為『萬物必將消失』,所以人們才會忘記一些痛苦的事,讓燦爛留在腦海裡。」

戲中的中華商場二樓場景,其實在蓋在汐止空地的一樓

Daniel Ku

說到最喜愛的場景,楊雅哲表示私心喜歡天橋下那四家代表婚喪喜慶的商店,因為之前看過類似的照片,事前拜託王志誌成,最後打達成「美麗的夢」,「其中有一場戲,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都在那裡一排呈現,對我而言是很美的,尤其是在夜裡。」

真實度已受肯定,故事的奇幻情節會怎麼處理?楊雅哲楊雅喆說這部戲的製作規模龐大,謙虛表示導演的角色相對不那麼重要,會聆聽美術組和特笑效團隊的建議,「我真心覺得這是集體創作的部分占絕大多數」,他感謝不同國家的特效團隊給了劇組不同面相的想法。至於鏡頭如何調度才不會穿幫?「就拉藍Key(去背合成藍木幕)啊!」別的劇組來參觀還以為是拍好萊塢大片,王誌成笑說:「無止盡的藍Key!」

高度還原的軍用品店,店內道具其實來自台南

Daniel Ku

日前釋出的預告,出現在長廊奔跑的小孩,拍過,《囧男孩》的楊雅喆這次怎麼指揮這群小演員?「世界上怎麼會有受控的小孩呢?如果有的話那就是魔術了,任何你想像得到的狀況都有」楊雅喆說因為教育環境不同,現在的小演員拍攝時看重的也不一樣,經過3個月的訓練後已「脫胎換骨」,楊雅喆說:「我們的演員管理成員很像魔術師、馴獸師」把原本不受控的小孩變成很可愛的小孩,「他們不會在再問我無聊的問題,他們會問說『我這樣的表達是不是像角色中的小孩該有的情緒』,關於演員,大家拭目以待!」

《天橋上的魔術師》美術指導王誌成與導演楊雅哲喆今天像向媒體分享拍攝過程

可以透露的是劇中的靈魂人物,「魔術師」這個角色由莊凱勛飾演,楊雅喆誇讚他是個很用功的演員,小說中的魔術師只是賣道具的人,但電視劇中成了真的會變魔術,莊凱勛除了反覆練習,魔術指導員也在拍攝現場確認他的手法無誤。

當年許多學生會到中華商場訂做制服

Daniel Ku

《天橋上的魔術師》已經殺青,預計2021年夏天於公視頻道分10級集播出。

《天橋上的魔術師》美術劇組高度還原當年中華商場的店家

商店內的陳設細節相當講究,導演楊雅哲喆說每間店都可以營業

Daniel Ku

複刻的眼鏡行,電動門真的能運作,裡面的眼鏡和驗光器材也不馬虎

Daniel Ku

充滿年代感的皮鞋店,樓上通常是商店住家,是許多人的四,四、五、六年級生兒時回憶

Daniel Ku

小說改編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電視劇,時空背景發生在1984~1988年的中華商場

Daniel 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