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部疼痛要看哪一科?

作者:刘冰(消化内科医师)

无论男女,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下腹疼痛的经历,那出现下腹疼痛时候,我们究竟应该去哪个科室看病呢?消化内科?泌尿外科?还是妇科?

今天我就来带着大家剖析一下这个问题,让大家下次再出现类似症状的时候,不用再在医院走冤枉路,节省就医时间。

下腹部都有什么器官?

下腹部疼痛要看哪一科?

根据腹部九分法的划分,下腹指的是在肚脐以下5-10cm的位置,画一条线,这条线以下的范围。有时包括左侧和右侧,统称为下腹部。

这个位置疼痛了,首先要知道这个位置都有哪些器官和结构,才能知道去哪个科室看病。

无论男女,下腹部主要都是盆腔,右侧器官包括结肠回盲部、阑尾、右侧输尿管;左侧有乙状结肠、左侧输尿管;中间包括直肠、膀胱。但男女有别,男性下腹涉及前列腺,女性在膀胱和直肠中间多了子宫,左右两侧都有输卵管和卵巢。

所以当我们感到下腹痛,主要涉及三个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下腹疼痛该去哪个科室?

当下腹疼痛时,我们该怎么鉴别才能知道去哪个科室呢?一般我们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就能鉴别出来了。

消化科

需要去消化内科看病的主要是肠道方面的问题,除了下腹痛之外,一般伴有大便的异常改变,包括腹泻、大便不成形、黑便、血便、腹泻便秘交替等等,或者下腹痛和饮食或者大便有比较明确的关系,比如大便之后腹痛好转这种症状。

泌尿科

需要去泌尿外科看病的多会伴有小便的异常,比如比较常见的尿路感染,就会有尿频、尿急的症状;膀胱结石会伴有尿液突然中断的症状和尿常规隐血阳性的化验结果;年轻男性比较常见的急性前列腺炎下腹痛也会比较明显,同时伴有尿道滴白。

妇科

下腹部疼痛要看哪一科?

对于女性来讲,下腹痛很常见的原因是妇科疾病,尤其是妇科炎症,会导致盆腔积液,引起长期的下腹隐痛,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疾病同时可能有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下腹痛没有上述大小便异常、同时有月经不调、异常出血等情况的的女性患者,应该首先到妇科就诊,排除妇科疾病。

其他

有一些急性的下腹痛,比如右下腹的剧烈疼痛,一般首先疑诊急性阑尾炎,建议首诊消化内科或者普外科;

如果是突发的剧烈一侧下腹部绞痛和尿道的放射痛,一般考虑输尿管结石的情况,泌尿外科就诊;

女性例假推迟、突然出现剧烈的下腹绞痛伴有阴道出血,首先疑诊宫外孕破裂,速速妇科急诊。

图片来源:123RF图库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

下腹部疼痛要看哪一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 

作者:陳亮恭台北市立陽明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建議就診科別
1.胃腸科
2.一般外科
3.家庭醫學科


【案例1】
靜 盈最近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唯一令她擔心的是,她2個月大的女兒常常於晚上突然腹脹且不停地哭鬧不安,夫妻倆對著小嬰兒抱來翻去,也無濟於事。靜盈想 起最近讀到的育兒大全,有點擔心她的寶寶會不會是急性腸胃炎或是闌尾炎,趕忙抱給家庭醫師診治,檢查完後醫師告訴她只是單純的嬰兒腹絞痛,請靜盈不用擔 心,在改變了餵食方法,隔了幾個星期後,症狀就逐漸改善了。

 


【案例2】
57歲的王先生是某知名企業的總經理,最近幾個月常覺得上腹悶悶 的不舒服,不但胃口變得比較差,而且最近也瘦了,他以為胃口不好是因為常常加班應酬的關係,且公司每年都有定期抽血的健康檢查,所以他一點也不擔心他的身 體狀況。直到上個星期在某次的主管會議上突然昏倒,被送到急診室後,才被診斷出胰臟癌併發腹腔轉移。


【案例3】
90歲的王老太太是某衛 生局長的母親,平時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日前其兒孫為了慶祝其90歲大壽,在家舉辦了一場壽宴,宴間山珍海饈,美饌佳餚,大家酒酣耳熱,載歌載舞,逗的老太 太好不高興,哪料老太太隔天就因發燒、下腹痛被送至醫院急診,初步診斷是泌尿道感染,在採取抗生素治療後,症狀並無明顯改善,且腹痛持續,之後經緊急剖腹 探查,發現原來是一根魚刺卡在腸道上引起局部化膿,將其清創後,老太太終於康復出院。


以上3個腹痛的病例都是活生生發生在我們身旁的例子。不管在急診、腸胃科、內科或家醫科門診,腹痛都是常碰到的問題,但雖然常碰到,醫師在面對腹痛的病人,有時卻還是感到相當棘手,必須做鑑別診斷才能確認病因。

百變的腹痛
腹 痛的原因千百種,其發作起來病況可輕可重、病程可長可短,有時讓人死去活來的劇痛其實並無大礙,但有時候輕微的疼痛卻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腹痛也不一定 是消化系統的問題,可能是其他器官系統出了問題而反映在腹痛上;另外,不同年齡層的腹痛,也代表著不同的警訊。以下就針對常見的疾病來提醒民眾面對腹痛時 要特別注意的事項,以及平常就可以做到的預防保健。

依疼痛位置推論原因
一般來說,腹痛可以依發病過程分為「急性」或「慢性」腹痛。急性腹痛是指需要迅速處理的腹部情況,定義是在1星期內所發生的腹痛;慢性或反覆性腹痛,通常是超過數週以上的腹痛。造成腹痛的原因很廣泛,包括以下幾種:

一、 腹腔外疾病引起的腹痛
心肺系統的問題,如心絞痛、心肌梗塞、肺炎、肺栓塞等;腹壁的皮膚或肌肉的問題,如帶狀疹的感染等,也會引起腹痛的症狀;而其他腸胃的毛病,如食道炎、胃食道逆流等,同樣會造成腹痛。

二、 腹腔內的器官、組織問題
依照疼痛發生的位置,可能會有不同的原因:
1. 接近腰部的疼痛:尿路結石、腎盂炎、後腹膜腔闌尾炎等。
2. 上腹的疼痛: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急性胰臟炎、胃痙攣等。
3. 右上腹部疼痛:膽結石、膽囊炎、膽道發炎、肝膿瘍等。
4. 左上腹部疼痛:脾臟梗塞、脾臟破裂、胰臟炎等。
5. 下腹疼痛:盲腸炎、骨盆腔疾病、憩室炎、腹主動脈瘤等。
6. 腹部中心或是其他部位的絞痛:急性腸胃炎、腸阻塞、腸道炎症、缺血性大腸炎等。

幼童的腹痛表現
除了依疼痛的位置來推測之外,年紀也是腹痛診治上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嬰 幼兒時期若出現腹痛,往往因言語表達不易,更讓父母手足無措。一般而言,3個月內的嬰幼兒,可能因為餵食不當、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糖不耐等因素,引起腸子痙 攣,造成嬰兒腹絞痛,此時可試著改變寶寶餵食的習慣。若寶寶的大便又硬又大或一粒粒的,嚴重者可能還會合併肛裂或大便出現血絲,就有可能是便秘的因素,建 議多讓寶寶補充水分,或買黑棗汁、黑棗來幫助寶寶排便;年紀大一點的幼兒可多補充高纖維與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水果,少吃芭樂或蘋果等容易便秘的食物。6 個月至3歲的幼兒發生陣發性腹痛,合併臉色蒼白、哭鬧不安、嘔吐、虛弱的臉色及草莓狀的糞便,就要考慮有腸套疊的可能,必須儘速就醫處理。
如果小 朋友平時很健康,卻突然有拉肚子的情形,合併嘔吐或肚子痛,那可能是感染到急性腸胃炎,父母必須依照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配合清淡的飲食並補充足夠水分來照 顧病童;若是脫水嚴重或造成電解質不平衡,就需要住院打點滴治療,嚴重的細菌性腸胃炎或下痢,甚至需要注射抗生素來控制。學齡兒童的腹痛,則可能是腸胃 炎、泌尿道感染、腸繫膜淋巴腺炎、闌尾炎等。

老年人的症狀較無特異性
老年人的腹痛原因與表現更是千變萬化。年長者的闌尾炎症狀通常沒有年 輕人來得典型,不一定會合併發燒或右下腹痛,必須特別提高警覺。腸阻塞也是腹痛的常見原因之一,「腹脹」及「便秘」是最常合併出現的症狀,65歲以上的老 年人有1/3的腸阻塞病例是由於絞扼性疝氣(即疝氣脫出的腸子卡在某個位置,通常是疝氣脫出的腹壁開口)而引起的。此外,腸胃道的惡性腫瘤、乙狀結腸的扭 轉、缺血性腸炎以及大腸憩室炎,也是常見的原因。老年人如果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消炎止痛藥,或是解黑大便,其腹痛則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出血所造成的。若本 身有動脈粥狀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合併急速的血壓下降等休克症狀,就要小心是否為主動脈瘤剝離。
總之,老年人的腹痛問題可大可小,且症狀常無特異 性,所以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預防便秘;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史,務必遵從醫囑控制好血壓、血糖,並定期進行健康檢 查。另外,腹痛時切記不可自行服用消炎止痛劑,否則可能會惡化潰瘍的病灶;若有血壓降低、意識不清,或是體重減輕、黃疸等症狀,一定要儘速就醫。

女性需考慮婦科疾病
性 別也是重要的診斷線索之一。育齡期女性的腹痛除了一般疾病之外,還要特別考慮婦科方面的疾病,如經痛、輸卵管炎、輸卵管扭轉、卵巢炎、卵巢囊腫、卵巢化膿 等。若有性生活者,不管是年輕人或已停經的女性(停經一年內仍有受孕機會),如果合併劇烈的下腹疼痛,就必須要考慮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可能。另外,當出現頻 尿、下腹悶痛、小便時有燒灼感,甚至血尿等症狀,則有可能是膀胱炎或尿道發炎,所以女性平時就應該重視保養之道,多喝開水、少憋尿,並注意個人的衛生習 慣。

自我腹痛評估有利於診斷
由於腹痛疾病相當多,醫師需要掌握患者所提供的詳細病史,再配合仔細的理學檢查與實驗室的檢驗工具,才能做出正確診斷。因此,民眾在就醫前應先幫家人或自己進行腹痛評估,一方面可於看診時提供醫師有力的資訊來做判斷,一方面也可先做基本的處理,減輕患者的不適。

首要區分為急性或慢性
一般來說,當發生肚子痛的時候,首先要區分是急性或慢性的腹痛。
慢 性的腹痛通常較沒有時間的急迫性,不用去掛急診,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仍要留意腹痛的頻率、位置(上腹、右下腹、左下腹)、形式(脹痛、絞痛、刺痛、悶痛、 劇烈疼痛)、有無加重腹痛的相關因子(如彎腰、呼吸、姿勢、小便)、腹痛與飲食或經期的相關性、有無伴隨其他相關症狀、有無體重減輕……等徵候,並將這些 資訊告知家庭醫師或腸胃科醫師,因為愈多的線索可幫助醫師愈快做出正確的診斷。
至於急性的腹痛,若是在飯後數小時感到噁心、嘔吐或拉肚子,可能是 因為不潔的食物或飲水所造成的急性腸胃炎。如果是年輕人或體力還能支撐者,可先保持空腹讓腸胃休息,並適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等症狀稍微好轉一點之後,再 以澱粉類的食物開始補充熱量,通常幾天後就可以痊癒;不過,如果是老年人或症狀嚴重者,如發燒、腹痛得很厲害、下痢、意識不清、嘔吐出黃綠色的膽汁、大便 有黏液或血絲等,就應儘速送醫,切勿延誤。
有些腹痛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必須立即請外科醫師處理,包括腹主動脈瘤剝離、急性腸腔破裂、腹腔因腫瘤或子宮外孕造成內出血、缺血性腸炎、箝制性疝氣、急性發炎等,其症狀通常是急速地發生,且會合併冒冷汗、血壓降低、心跳加快、昏厥、休克等,不可不慎。

日常保健不可少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會有腹痛的經驗,不管原因為何,當時的痛苦想必都難以忘懷,因此,為了替自己健康把關,平時應該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幫助排便、少抽菸、少喝酒、多運動、注意飲食衛生,並控制好血壓、血脂及血糖,以減少腹痛的發生。
若不慎發生腹痛,同時合併以上提及的危險症狀,則必須立刻就醫處理,才能使傷害降到最低,以確保健康無虞。
BOX:潰瘍引起的胃痛不容忽視
對 於曾有潰瘍病史、近期有服用退燒止痛藥、三餐不定時、壓力大、精神緊張、抽菸、習慣空腹喝咖啡或茶的人,若腹痛的情形是在空腹時比較痛,吃完東西便有所改 善,則可能是潰瘍引起的胃痛,建議在做胃鏡確認後,除了要遵照醫囑,服用特殊抗潰瘍或合併殺菌的藥物外,改變自我的生活習慣、調整工作步調也很重要。需要 提醒的是,中老年人發生胃痛時,最好要做胃鏡檢查,以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


回到「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系列」專題

下腹痛挂什么科?

如果出现一般的腹痛(痛感不剧烈),且按压时腹部疼痛能有所减轻,考虑为内科腹痛,可以看消化内科。 如果腹部疼痛比较剧烈,且按压时痛感明显加重,一般考虑为外科腹痛,建议普通外科或者急诊腹痛。

右腹痛看什么科?

( 1 )发生在右上腹和下腹的急性腹痛,或弥漫性腹痛,伴腹部板状硬的病人,应考虑急性腹膜炎;腹部胀痛,伴呕吐、不排气、不排便的病人,除外肠梗阻(应就诊急诊普通外科),应去普通外科就诊。

左下腹部痛看什么科?

應該求診哪門診? 症狀為左下腹痛,若為男性,考慮泌尿或大腸疾病,建議驗尿液或做大腸鏡檢。 若為女性,婦科疾病也須考慮,建議先掛腸胃

肚子不舒服要看什么科?

腹部
症狀
建議看診科別
肝硬化
消化內科、一般內科、一般外科
肝功能異常
消化內科、一般內科、一般外科、家醫科
腹痛
消化內科、一般內科、一般外科、家醫科、婦產科
腹脹、腹瀉
消化內科、一般內科、家醫科
我該看哪科www.e-ms.com.tw › information › Man › man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