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會自己好嗎?

要知道自己有沒有B肝帶原,必須驗B肝表面抗原(HBsAg),但光知道「有」帶原恐怕還不夠,現在的技術已可進一步檢測出表面抗原的「量」有多少,對於低B肝病毒量的帶原者而言,可預測病情發展,是極有意義的指標。

B型肝炎會自己好嗎?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臺大醫院內科部及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高嘉宏,接受《好心肝》雜誌諮詢時指出,表面抗原指的是B肝病毒外殼中的一種蛋白質,血中表面抗原檢查呈陽性且持續6個月以上,表示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表面抗原的檢測是診斷是否感染B肝最敏感的標記,一般在捐血時,也是以表面抗原來檢測捐血者是否為B肝帶原者。

只要能偵測到表面抗原,就表示有B肝病毒感染。若表面抗原在半年內消失,可能只是急性的B型肝炎;若持續半年以上,就不太會消失,每年會消失的比率只有0.6%到2.6%。年紀愈輕就感染,表面抗原消失的機率愈低。

至於這0.6%到2.6%的人為什麼會消失?目前還不清楚,只知道跟宿主的免疫反應有關。可能是免疫反應比較強,把病毒清掉了。至於什麼樣的免疫力可以把病毒清除掉?倘若知道就可研發特定藥物,但可惜目前並不完全清楚,仍待積極研究。

[[MORE]]

健康Q&A

Q:慢性B型肝炎會痊癒嗎?怎麼判斷B肝已經痊癒了?
A:B型肝炎的治療目標是將B型肝炎病毒從人體內徹底清除,達到以下狀況,才算痊癒:

一、抽血檢驗GOT、GPT值降至正常範圍。
二、抽血檢驗B型肝炎病毒量(HBV DNA)變成陰性
三、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消失
四、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變成陽性
五、肝臟病理切片上肝發炎的現象消失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藥物或療法可以同時達成上述目標,但慢性B型肝炎還是可以透過藥物加以控制。
Q:B型肝炎治療成功後,是不是就不會長肝癌?
A:不是。B型肝炎治療成功後,病人成為不活動帶原者,能減低肝癌發生率,但仍非零風險。因為目前的干擾素與抗病毒藥物並無法使人體中B型肝炎病毒徹底清除,可能還是有潛伏的病毒,因此,B型肝炎患者在治療成功後,仍有可能罹患肝癌,因此需持續追蹤檢查。
Q:曾感染B肝病毒而自然產生B肝抗體的人,是不是就不會長肝癌?
A:不一定。曾感染B肝產生抗體者,未來因為B肝而罹患肝癌的風險的確較低,但少數一至兩成者還可以在他們體內看到B肝病毒的DNA,因病毒會嵌入染色體內,或是當初肝臟發炎過有損傷,仍有產生肝癌的風險。此外,肝癌發生的成因很多,除B肝外還有C肝、黃麴毒素、脂肪肝等,所以不能保證不會罹患肝癌。總之,沒有B肝或C肝病毒感染,罹患肝癌的機率的確非常低,但是臨床上少數個案仍有機會產生肝癌。
延伸閱讀:預測肝癌風險新指標!B肝表面抗原定量檢測

B型肝炎是國人肝病的最大禍首,如果不謹慎追蹤控制,可能演變成肝硬化,罹患肝癌的機率也上升。胃腸肝膽科醫師邱宏智表示,B型肝炎有3種常見的感染方式,最常見的就是母體垂直感染,其次是透過血液或性行為傳染。

不過他強調,不必太過擔心母體垂直感染,因為在注射B型肝炎疫苗後,大部分的嬰兒都可以免於感染,只有在母親病毒量非常高時,仍有5%的機會傳染給新生兒。

一起吃飯、共用浴室會傳染B型肝炎嗎?

如果同住的家人有B型肝炎,日常生活上需要如何預防傳染?邱宏智表示,一起吃飯、共用餐具等日常行為並不會傳染,但像是刮鬍刀等可能接觸到血液的用品,就不建議共用。

延伸閱讀:最新保肝觀念!同桌共食會染肝病?真正致病原因其實是「它」

如果另一半是B型肝炎患者,病毒也可能透過性行為傳染,邱宏智提醒,有些人雖曾接種B型肝炎疫苗,但20、30年後抗體可能降低,因此建議安排檢查確認體內是否仍有抗體,沒有的話,重新接種疫苗即可。至於接吻會不會傳染B型肝炎,邱宏智認為,即使有病毒,數量也非常細微,基本上沒有傳染風險。

B型肝炎會自己好嗎?

示意圖/TVBS

B型肝炎不一定需要治療 但務必追蹤

如果檢驗出B型肝炎,但肝指數正常,需要治療或追蹤嗎?邱宏智表示,即使肝指數正常,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還是比一般人高,因此建議只要有B型肝炎,就應該定期追蹤,包括每半年抽血檢查肝指數GOT、GPT和胎兒蛋白,以及每半年做超音波檢查。

延伸閱讀:肝功能好不好,不能只看GOT、GPT!醫師教你解讀4種肝指數

那麼,什麼狀況下才需要治療呢?邱宏智說明,目前針對B型肝炎的口服藥物僅能「抑制」病毒,無法「根治」。如果肝指數正常,代表肝臟發炎不嚴重,就不需要服藥,但若是肝指數持續不正常,超過正常值上限的2倍,就要考慮使用藥物(健保有給付)。

但他強調,如果肝臟已經非常粗糙,甚至已有肝硬化情形,也會建議服藥治療,將肝指數降下來,肝臟發炎的程度也下降,引發肝硬化、肝癌的機會就會減少;另外也建議將追蹤檢查時程縮短為3個月一次。

延伸閱讀:遠離4個危險因子 不怕肝癌來敲門、肝臟可以用到老!

除了定期追蹤檢查外,日常需要特別注意哪些事項?邱宏智認為,B型肝炎者不需要特別使用保健食品,只要平時注意規律作息、飲食正常均衡、勤加運動即可。

◎ 本文出自/照護線上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B型肝炎停藥恐肝硬化、肝癌?台大發現預測肝炎復發關鍵

肝不好,不一定會累!合併這5種症狀要小心

熬夜會爆肝?疲勞是肝不好?保肝片能降肝指數?醫師這樣說

黃疸是肝病警訊?醫師打破迷思:原因不只一種!

罹患肝癌怎麼辦?開刀是首選!醫師解析4大療法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B型肝炎會自己好嗎?

B型肝炎會自己好嗎?


自從民國 73 年開始新生兒全面施打疫苗,B型肝炎在 30 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已經很罕見了。但假如把全部的人口納入,台灣大約還有十分之一以上的 B型肝炎患者(約 250 萬人)。所有的 B型肝炎患者,其實都可以稱為帶原者,指的是抽血會發現 B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現陽性。

所有 B型肝炎帶原者,隨著時間流逝都可能產生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現在已經不再使用「健康帶原者」這樣的名詞,一旦確認 B型肝炎帶原,至少每三到六個月門診追蹤,已經是全世界普遍的共識。

不過有相當比例的帶原者(通常是年輕人),在發現時肝指數完全正常,超音波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異常;有些樂天的人覺得這樣挺好就不管他,也有人會一直擔心 B型肝炎會不會持續惡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肝指數正常還需要追蹤?

大多數 B型肝炎的帶原者在年輕時,肝臟都會和病毒相安無事;但後續的命運卻是因人而異:有少數的幸運兒隨後會因為免疫系統的活化而痊癒,但免疫的過度活化也可能造成猛爆性肝炎;有些人長期慢性發炎導致肝硬化,變成肝癌的高危險群;但也有人不到肝硬化的程度就長出肝癌。

定期追蹤,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以及超音波的目的,就是盡量早一點找出變化的徵兆,在情況轉壞之前就介入治療。目前我們知道,肝指數過高和慢性發炎有關;所以如果肝指數持續升高,並符合健保給付的標準,就能夠用口服抗病毒藥治療(干擾素也是一個選擇,但不在今天討論的範圍)。

B型肝炎會自己好嗎?


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證實,在肝指數持續過高的這群患者中,有效的口服抗病毒治療可以改善發炎,減少肝臟的纖維化;甚至可以減少肝癌的機會!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不給付全部 B型肝炎的患者都使用抗病毒藥?


肝指數正常,吃了藥會更好嗎?

有人說:「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很可惜在 B型肝炎的世界中似乎不是這樣。過去有些研究針對肝指數正常的帶原者給予抗病毒藥,發現病毒雖然可以很快被抑制下來,但卻不像 C 肝一樣能夠完全殺死病毒。最近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也發現,在四年的用藥後,這些原先肝指數正常的患者,只要一停掉藥物,病毒馬上就會死灰復燃,甚至肝指數也會突然上升。

肝病專家都知道來說,B肝的肝指數突然升高雖然令人擔憂,但有時候是代表免疫系統的活化,只要沒有發生嚴重的狀況,有些幸運兒的病毒反而會因此被清除掉。但是在香港的研究中,並沒有觀察到這個現象。也就是靠著人為的用藥然後停藥,在肝指數正常的族群並沒有什麼額外的好處。

提醒各位讀者:所有 B型肝炎患者還是要經過醫師評估具體狀況,切勿輕易自行處置!

有人會說,既然停藥以後會復發,那我不停藥總行吧?理論上長期壓制病毒,對減少肝硬化和肝癌會有幫助,不過在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前提下,國際的專家共識還是把藥物保留給肝指數持續異常或是已經有肝硬化、明顯纖維化的患者。

以台灣來說,肝指數正常健保是不給付抗病毒藥物的(有一些特例等下會談到),必須全部自費使用,還不知道要吃到猴年馬月;此外長期的用藥也要考慮到抗藥性的問題。所以目前在國內,一般也不會建議這些患者自費、長期用藥;儘管如此,規則追蹤還是很重要。


哪些肝指數正常的帶原者該用藥?

雖然前面說了這麼多,還是有一些肝指數正常的帶原者應該要用抗病毒藥,那就是:

1. 懷孕 28 週後,高病毒量的孕婦(健保給付 e 抗原陽性,至產後四周)

2. 準備接受癌症化學治療(健保給付)

3. 已經有肝硬化(健保有條件給付),或明顯的肝纖維化

B型肝炎會自己好嗎?


這些患者服用藥物可以降低急性發作、或是垂直傳染率,甚至肝硬化的患者也可能因此改善肝臟機能;所以這些患者即使肝指數正常,也應該要積極和醫師溝通,評估是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最後一個明顯的纖維化則是稍微麻煩的地方。過去認為肝指數正常的人肝臟也都不錯,後來發現,雖然抽血跟超音波可能暫時沒有異常,還是有些人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纖維化。當纖維化到達一個程度,肝癌的風險也會隨之提升;如果能確定有明顯纖維化,用抗病毒藥是有幫助的。

可能有人會問,我怎麼知道自己肝臟有沒有產生纖維化?在過去最準確的方式是利用肝穿刺(切片),這也是健保給付的條件之一;但它屬於侵入性的檢查,有一定的風險性。有人利用超音波、抽血的數據等評估,好處是簡單方便,但準確度就略遜一籌,而且也不屬於健保的標準。

近年很熱門的技術則是肝纖維化掃描儀,原理跟超音波接近但更加準確,在未來有可能成為肝穿刺以外的重要輔助工具。雖然目前健保還不給付,但對於肝指數正常,也不符合健保條件,但有強烈意願想要治療的患者,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如果結果暗示有明顯纖維化,那麼自費長期治療的意義就比較大。同時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研究給我們更清楚的方向。


畫線重點記起來

● 所有的 B型肝炎帶原者,都應該至少三到六個月追蹤。

● 肝指數正常的帶原者,還是可能產生慢性肝炎、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與肝癌。

● 肝指數正常的帶原者目前傾向保守治療,具體適用狀況還是須和醫師討論。

b型肝炎會自己痊癒嗎?

大多數B型肝炎的帶原者在年輕時,肝臟都會和病毒相安無事;但後續的命運卻是因人而異:有少數的幸運兒隨後因為免疫系統的活化而痊癒,但免疫的過度活化也可能造成猛爆性肝炎;有些人長期慢性發炎導致硬化,變成肝癌的高危險群;但也有人不到硬化的程度就長出肝癌。

b型肝炎會消失嗎?

A:不是。 B型肝炎治療成功後,病人成為不活動帶原者,能減低肝癌發生率,但仍非零風險。 因為目前的干擾素與抗病毒藥物並無法使人體中B型肝炎病毒徹底清除,可能還是有潛伏的病毒,因此,B型肝炎患者在治療成功後,仍有可能罹患肝癌,因此需持續追蹤檢查。

b肝一定會變肝癌嗎?

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大部分的人痊癒,但約有五分之一成為帶原者,帶原者之中約4成持續有肝炎發作的情形,此類病人有15-20%發生硬化,之後發生肝癌機率大大增加。

b型肝炎有藥嗎?

B型肝炎病毒在進入細胞後,會進入細胞核中複製新病毒。 但是,目前並沒有單一藥物可以除去這種病毒。 目前經過美國FDA核准的藥物–口服抑制病毒複製的藥物,包括在台灣已經上市的干安能、干適能、喜必福和貝樂克,及經由免疫反應治療的干擾素。 因為方便性和副作用的因素,口服抗病毒藥在國內的接受度高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