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提 退休 金

⋯⋯ back

自 提 退休 金

2017退休專欄 系列三〉

你因「不夠有錢」而不願自提6%?雖眼前可支配所得較多,但自提可享「遞延稅負」效果,減稅又能加快退休儲蓄,整體而言,對勞工比較划算!

自 提 退休 金

身為勞工的你,自提6%了嗎?

在2005年施行的「勞退新制」之中,很多人只記得雇主必須提撥最低6%的勞工薪資至勞工的專屬個人勞退帳戶,卻忘了,原來勞工也能自行提撥薪資至戶頭中,最高可提撥6%。

根據勞保局截至今年元月的統計,在繳納勞退帳戶的639.95萬人之中,有40.5萬人自願提撥,自提率只約6.32%。

「會自行提撥者,大多是薪資較高的族群!」勞保局勞退組組長李靜韻指出,以參加勞退新制者的提撥工資級距來計算,平均薪資為台幣3萬7000多元(經常性薪資),但自願提撥的40.5萬人,平均薪資卻高達6萬3000多元,比一般平均值高出近一倍。

《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勞工可以在6%範圍中自願提繳退休金,也就是說,可以自訂提撥比率,最高為6%。

那麼,自提族群都提撥多少?

答案是5.44%。這表示,大部分的「自提族」都提滿6%,儘可能擴大勞退帳戶的儲蓄水位。

為什麼所得較為豐厚的族群樂意自提,但整體的自願提撥的比率卻難以突破,長年介於6%左右?

自提部分的薪資可享「遞延稅負」效果

《遠見》連續兩年民調追蹤,發現「不夠有錢/手上資產不夠多」是勞工不願意自提的首要因素,其次為「不知道可以自願提撥」。

因為「不夠有錢」而不提撥,雖然眼前可支配的所得較多,但若加計稅負優惠,不提撥反而較不划算!

「大家只知道自提可以加快退休金儲蓄,卻常忽略自提部分的薪資,可享有『遞延稅負』的節稅效果!」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楊建華說,薪資自願提繳的部分,可以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一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需併入所得課稅。 他觀察,有錢人較有意願自提,是因節稅效果更明顯。

例如,所得稅率5%者,提撥100元,因這100元當年度無須課稅,可省5元;但所得稅率為45%者,每提撥100元就能節稅45元。

至於自提部分如何從所得額中扣除?李靜韻舉例,小明提繳工資的級距落在40100元,如果他每月自提6%,那一年就提繳28872元(40100元X6%X12個月)。

假設小明當年度的所得總額為48萬1200元(40100元X12個月),但要扣掉28872元之後的45萬2328元,才需納入綜合所得總額。

退職所得再享退休金 定額免稅額

那麼,延後課稅如何節稅? 楊建華解釋,若一個人的所得稅率為12%,等於自提部分的薪資在當年度免扣12%,等到退休時,這部分的薪資才需課稅。而且,退休後所得不若在職時多,適用的所得級距較小,如果是最小的5%,那等於少繳7%。

更何況,退職所得還可享有「定額免稅」。依照財政部106年度公告,分期請領退休年金者,全年免稅扣除額為78萬1000元,超過才要繳稅。

「退休金免稅額這麼高,等於是『雙頭省稅』:自提的部分,在職所得與退休金都幾乎課不到稅!」楊建華表示,全年度78萬1000元,等於一個月的退休金大約6.5萬元,很少有人能領這麼多。

就算退休金領超過免稅額,也不見得課得到稅,因為「退休金所得」除了扣掉退休金免稅額,還得再減掉一般免稅額與扣除額,才是繳稅稅基:「綜合所得淨額」。

施羅德投信總裁巫慧燕觀察,不少國家諸如美國已有「自動加入」與「自動增提」機制,只要勞工不選擇退出,就會自動將特定比例的薪資撥進退休帳戶中,並逐年放大提撥比例,可說是循序漸進、「無痛」放大退休資產。

既可減稅又能加快退休儲蓄,從今天起,你該好好考慮自提6%。

施羅德:掌握「ABC」三招 周全退休規劃

根據勞保局104年最新的統計數字,勞工自願提撥退休金的比例僅6.2%,可說是相當低,至於民眾為何不願意參與自提?根據施羅德與《遠見雜誌》2016年合作的調查顯示,分析出三個可能的原因:

三原因 民眾不自提

第一, 有許多民眾(達39.6%)認為自己沒有錢;其次,仍對勞退制度不甚了解,因為根據調查可以發現,竟然高達53%左右的勞工並不知道自願提撥的「新制勞工退休金」專戶是獨立管理,甚至有約20%勞工認為也會像勞保一樣破產!此外,還有17.2%的受訪者甚至不知道可以自提,或是不知如何申請自提。

第三個原因,也就是在投資標的上、民眾沒有其他選擇。從此調查可以發現,針對自願提撥部份,有超過四成的民眾希望自己決定投資標的,並願意自行負擔盈虧。

簡單來說,一般民眾對勞退新制並沒有真正的理解,甚至不知道自提的好處在哪,是讓勞工沒有積極參與好制度的主因。

準備退休金 從ABC開始

其實,我們目前的勞退新制,也就是所謂的「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已為全球趨勢,領取的退休金額取決於企業以及個人提撥多寡及其報酬率,每個人專款專戶,沒有破產疑慮。

另外,參與自提的好處是,資金是由政府統一管理,保障兩年定存利率,甚至對受薪民眾來說,參與自願提撥有「遞延付稅」的好處。

當然,一般民眾最常抱怨的是沒錢,施羅德建議不妨從「ABC」開始。A(Attitude),讓準備退休金成為一種習慣,重新檢視自身的消費習慣、調整財務,以長線為退休金做準備。B(Behavior),也就是積極行動。最簡單的,在企業已經提撥的6%之外,便是主動參與每月薪資提撥,自提比例可隨著薪水增加,從1%至6%。所謂聚沙成塔,以每個月三萬元的薪水計算,提撥1%,每個月只要300元,就可以輕鬆開啟退休金規劃的第一步。

C(Choice)就是選擇,自提之外,再額外選擇商品,以周全退休規劃。因為以施羅德集團的研究,假設年報酬率3%(扣除通膨),每月以月薪的15%作退休準備,40年不間斷,才能在退休後固定領取2/3的最終薪資。而以台灣目前的勞退制度來看,就算提撥薪資12%(企業6%+自提6%)至個別帳戶,但以目前不到2%的年利率,距離世界銀行建議的所得替代率應達七成的理想,仍有一大段。

因此,對一般民眾來說,勢必得在自提之外做其他準備。而每位勞工的年紀不同、風險承受也不同,建議是年輕族群要累積資產,應以積極成長型商品為主;而老齡族群則是要活化資產,以保守的收益型產品為核心。

閱讀其他文章

  • 自 提 退休 金

    年金改革霧煞煞 千萬勞工如何捍衛權益?

    閱讀文章

  • 自 提 退休 金

    勞退帳戶每年分紅 賺多少自己查得到!

    閱讀文章

  • 自 提 退休 金

    規劃勞退自選平台 可借鏡私校退撫自選機制

    閱讀文章

  • 自 提 退休 金

    做對關鍵三件事 勞退自選平台才能成功

    閱讀文章

  • 自 提 退休 金

    做好退休前準備 自學四招存夠老本

    閱讀文章

熱門文章

  • 1勞退自提是什麼?有哪些好處?不想自提要怎麼做? |群益投信
  • 2『定期定額買基金』完全攻略!實測公開:盡早開始,你也可以輕鬆存千萬!| 群益投信
  • 3 勞保、勞退,退休金可以領多少?提早退休捷徑全公開-群益投信
  • 4ETF指數型基金是什麼?何謂ETF?ETF投資新手教學|群益投信
  • 5基金淨值是什麼?基金配息、報酬率要怎麼看?|群益投信

自 提 退休 金

勞退自提是什麼?

為提供退休的基本保障,政府訂定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雇主必須依法幫員工提繳勞工退休金。2005年7月1日上路的勞工退休金條例(所謂的勞退新制)規定,雇主應為勞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勞工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並存在勞保局所設立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這個專戶的所有權為勞工,當勞工年滿60歲退休時,就可以向勞保局請領個人專戶累積的本金及收益。而即便勞工換工作,帳戶也會跟著勞工續行。

除了雇主提繳的6%外,勞工也可自願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另外再提繳退休金。可以另外自提的金額可以是1%、2% 、3% 、4% 、5% 到最高6%,以最高一級月薪(15萬)來說,最高可提撥9,000元。勞工自願提繳的退休金可依照個人經濟能力選擇提繳1%到6%,如果財務規劃改變,也可隨時透過雇主向勞保局申報停止自願提繳退休金。根據勞保局統計110年8月,自願提繳勞退金的勞工已達79萬3965人,占全體新制勞退提繳人數的11.14%,平均自提比例5.62%

勞退自提有哪些優點與缺點?如何申請?

藉著勞退自提,勞工不僅可以強迫自己多一分退休準備,提早為未來做打算;由於自提的部分還不計入當年度的所得,不用被課稅,等於變相省了一筆錢。

月薪水 4 萬的小群若參加6%自提,可省 1,440 元的所得稅;但以年薪百萬的上班族小益為例,因所得稅率12%,若自提 6%,可以少交6,048的所得稅(年度自提額 50,400*稅率12%=6,048)。隨薪水升高,勞退自提節省所得稅的差異會更有感,這也是高收入工作者普遍喜歡申請勞退自提的原因。

每月自提6%

無自提

小群:所得56萬(月薪 4萬)  ; 繳稅(5%稅率)

繳稅6,160

繳稅7,600

節稅情況

所得稅少交1,440

小益:所得98萬(月薪7萬)  ; 繳稅(12%稅率)

繳稅24,792

繳稅30,840

節稅情況

所得稅少交6,048 (淨所得少50400*12%)

勞退自提具備的好處:提繳的時候不計入當年度的薪資所得總額,課稅的賦稅優惠,提領的時候還可享受不低於兩年定期存款受益保證的收益,所以自提退休金能享受賦稅優惠跟保障收益兩大好處。

對於不擅投資的人來說,加入勞退自提可強迫儲蓄,政府的操作會兼顧成長性和安全性,避免我們自己做風險太高的投資,或是根本完全不投資。但政府平均收益率5.77%,在2008年金融海嘯那一年,勞退基金的績效是-6%,賺得少也賠得比較少,相對比較穩健與安全。政府有提供最低保證(銀行二年定期存款利率平均數),避免萬一自己操作失利折損退休金。
 

勞退自提如何申請?

目前只能透過受雇公司向勞保局進行申請,還沒開放個人勞退自提線上申請,採書面表單申請方式,向人資單位提出申請。

不想申請勞退自提,怎麼做比較好

由於勞退基金績效偏保守、無法滿足想每年出國旅遊或請看護等花費較高的退休生活。雖然勞退新制基金近五年的平均報酬率有5.7%,但是,若要享受更有品質的樂退人生,均經驗數據顯示約需7%,單靠勞退新制基金可能稍嫌勉強。假如50歲就退休,在沒有退休年金可提領的情況下,假設65歲才能請領政府年金,約15年需靠自己準備的退休金支應每月的生活支出,總共約需準備600萬。

自 提 退休 金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

除此之外,勞退基金配置未提供不同年齡所需要的資產配置,特別是對年輕族群太過保守。一般資產配置常用100或110減年齡等於應該投入股市的比例,如果比較保守一點用100來減,那30歲的人就應該投入100減30,等於是可以投入70%在股市,享受股市成長的好處,但保留30%在債券等比較保守的投資上。如果放眼全球,看上表「全球股票指數」和「債券指數」的過去五年報酬率,用70%:30%的比例來算加權平均,就會得出30歲的人應該有10.02%的報酬率

不同階段 退休理財規劃大不同

理財工具繁多,共同基金因有專業投資機構代為操作,再加上產業發展成熟且產品線完整,正好可以根據不同的人生階段,靈活運用各類基金特性,來進行各階段風險程度最適合的資產配置,此外,群益投信發行的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運用私校退撫儲金操作經驗,包含積極、穩健與保守三種基金,相當適合作為退休的投資工具。應趁早擬定計劃與行動,才能儘早達成退休目標,安心享受理想中的退休生活。

延伸閱讀︰ 如何提早退休? 選對投資法,退休年齡自由選

【不同人生階段的退休理財規劃】

項目

20~35

青年期

35~50

壯年期

50~60

中年期

60歲以上

收割期

理財目標

累積人生第一桶金

加快資產累積速度,退休理財規劃萌芽並執行

累積一定資產,運用理財達成退休目標

退休在即,退休理財規劃的成果

風險承受度

最高

投資方式

定期定額

母子基金;  定期定額/單筆

母子基金;單筆/定期定額

母子基金

資產配置參考

80%風險性資產;20%保本性資產

70%風險性資產30%保本性資產

60%風險性資產;40%保本性資產

50%風險性資產;50%保本性資產

建議投資基金類型

1.單一國家/產業股票型基金 2.區域股票型基金

1.全民退休組合基金; 2.全球股票型基金;3.區域股票型基金;4全球平衡型基金;5.債券型基金

1.全民退休組合基金;2.全球股票型基金;3.股票入息型基金; 4.全球平衡型基金;5.債券型基金

1.全民退休組合基金; 2.全球平衡型基金;3.債券型基金

資料來源: 群益投信整理

返回列表頁

加入群益投信 LINE 官方帳號,獲得第一手市場資訊、優惠、最新理財講座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