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壓 高 檢查

偏頭痛是一種已知的特定疾病,並不是「偏一邊頭痛」的簡稱或別名。事實上,偏頭痛的頭痛部位,可以是中間或兩邊,甚至在臉上,不一定在頭的側邊。國際頭痛醫學會把偏頭痛分類為「原發性頭痛」,原發性的概念比較不容易解釋,但從相對的「次發性頭痛」來著手就比較容易理解。「次發性頭痛」是指病人有某種疾病,例如腦瘤,而這種疾病會造成頭痛。所以,偏頭痛作為一種原發性頭痛,意思是它不是潛藏另一種疾病造成,它自己就是一種疾病。

偏頭痛的成因

偏頭痛的成因還不清楚,但很可能是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spreading depression)造成。這種「擴散性抑制」是正常大腦都存在的現象,只是每個人敏感性不同;也就是說,一般人要在很大刺激下(例如:車禍、中風)才會出現,偏頭痛患者只要很小的刺激(例如:睡眠不足、月經)就會產生,有些甚至小到病人感覺不到(例如:排卵時的荷爾蒙變化)。所以,偏頭痛的病人固然會覺得頭痛在某些因素下產生,但有時又是無緣無故、自然產生的。

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敏感性不同,以致某些人特別容易偏頭痛,可能是先天(基因遺傳)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而這種基因遺傳,很可能是所謂「多基因遺傳」,所以很難確定父母會遺傳到哪一部份的基因給小孩。這種多基因、先天和後天交互作用的情形,事實上很常見。舉身高為例:父母的身高和小孩的身高絕對有關係(父母高的小孩比較高),但又不是絕對的(有些很高的父母生出很矮的小孩,反之亦然),並受到睡眠、運動、營養等因素影響。所以,很多病人聽到偏頭痛和基因有關,常常覺得自己的父母沒有偏頭痛,所以自己不是得偏頭痛,其實是因為作用的機制和參與的因素很多,有時候會覺得好像不成立,如果以統計學來分析,可以很清楚發現偏頭痛的遺傳性是存在的。

如何診斷偏頭痛

偏頭痛的診斷,目前都是根據國際頭痛學會所發佈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三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he Disorder, 3rd edition, ICHD-3):

A.至少有5 次發作符合基準B-D

B.頭痛發作持續4-72 小時

C.頭痛至少具下列4 項特徵其中2項

◎單側

◎搏動性

◎疼痛程度中或重度

◎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或避免此類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

D.當頭痛發作時至少有下列1項:

◎噁心及/或嘔吐

◎畏光及怕吵

E.沒有其他更合適的ICHD-3診斷如何治療偏頭痛

偏頭痛要做甚麼檢查

如果確定是偏頭痛,理論上是不需要做任何檢查,因為檢查也不會發現任何異常。問題是,即便病人的頭痛特徵都符合上述診斷要件,還是不能100%地說就是偏頭痛。如果真的有必要,醫師還是可能會安排像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等檢查。一般而言,腦電波對於頭痛的診斷,是沒有幫助的。腦電波這種檢查,主要是針對癲癎,在某些特殊疾病也會有特殊發現(例如:狂牛症、肝性腦病變),但對於頭痛,要檢查出腦瘤或中風這些腦部問題,準確性實在是太低,不值得做。

偏頭痛的治療-分為兩部分:止痛和預防

◎止痛

止痛比較容易了解,就是使用止痛藥。止痛藥可以分為一般止痛藥和偏頭痛專用止痛藥(例如:翠普登類藥物)。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建議使用鴉片類或巴比妥類藥物來止痛,因為這些藥物的成癮性比較高,而過於頻繁地使用止痛藥,可能會造成頭痛的進一步惡化。

◎預防:

預防分為生活中預防和用藥預防。

生活中預防:

首先要找出有甚麼引發因子,從而預防之。比較常見的包括:月經、壓力、睡眠、生病、天氣變化等等,也有些食物比較容易引發偏頭痛(譬如:巧克力、起司、柑橘類水果等等),但單一食物引發的比例都比較低(<10%)。每個人的引發因子不同,所以不需要一視同仁地避免,確定會引發偏頭痛再避免就可以。上述的引發因子有的可以避免,有的不太可能調整;此外,有時似乎沒有明顯引發因子,病人還是產生偏頭痛。所以,有時候還是需要用藥物來預防。

用藥預防:

預防的藥物有很多種,但基本上都要每天吃藥一陣子才會有效果,所以通常是偏頭痛比較頻繁或對止痛藥效果不佳的病人才會使用。如果真的需要預防,但不喜歡每天吃藥,也有一些注射藥劑(肉毒桿菌素和CGRP拮抗劑),可以一個月或三個月一次,但這些注射藥劑的健保給付條件很嚴格,或是根本還沒有納入健保給付。

結論

所以,偏頭痛的患者需要做腦波嗎?答案是不必,因為檢查也看不出異常。其實「聰明就醫」的原文中,美國神經醫學會的建議是:無須對單純性的頭痛,進行常規性的腦波檢查。但問題是,病人很難判斷,自己的頭痛是不是單純?所以,頭痛還是應該就醫。如果醫師判斷頭痛是單純性的,應該就不需要檢查;過多的檢查,不能促進病人健康,甚至可能有害,也會增加健保的負擔,以及病人時間和金錢的浪費。但如果醫師認為頭痛可能不單純呢?這時通常會安排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這類檢查以排除腦部病變(實際項目會依臨床的狀況而定),通常腦波是沒有幫助的。

特別是在起床或者搬東西等出力的時候?頭痛的原因有很多,而上述的情況則要留意,這可能是所謂的高腦壓頭痛,常出現於剛起床、或者搬東西等出力的時候。而不論是什麼樣的頭痛,都應即早就醫檢查找出原因。來看醫師怎麼說!

【常在這些情況下出現】

神經內科/王嚴鋒醫師 表示,腦壓太高或太低都會引起頭痛,而高腦壓的特性就是在出力的時候會很痛,包括了像是搬東西,其他像是閉氣時也會突然劇痛,甚至是半夜睡覺睡到一半就會痛醒。

腦壓 高 檢查

【常會慢慢出現這些症狀】

而醫師也表示,這類的狀況通常會是慢慢地出現,像是眼睛一邊看的不清楚、走路老是會往一邊撞、常常一隻手或一隻腳不靈光等。如果有這些狀況出現,就要合理的懷疑是不是腦部構造是否出現異常、長了什麼東西等。

腦壓 高 檢查

【高腦壓頭痛常找上肥胖族群】

醫師也表示,高腦壓頭痛通常有個特性,肥胖的族群常常會有腦壓較高的狀態,也就常常容易引起高腦壓頭痛。所以肥胖族群若出現上述情況的頭痛,更應即早檢查。

腦壓 高 檢查

【即時性的頭痛:低腦壓型頭痛】

另外,腦壓太低也會引起頭痛,醫師表示低腦壓型的頭痛通常會是一個非常即時性的反應,常常會在起床的幾分鐘內就到達難以忍受的劇痛,而其他也可能出現脖子僵硬、噁心、想吐等,而在躺下之後就又不痛了、如正常人一般。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36歲于小姐,近日接連出現莫名頭痛,甚至痛到從睡夢中醒來,前往醫院檢查,抽取脊髓液並測量壓力,才發現腦壓高達349毫米水柱,超過正常值兩倍,確診罹患「原發性顱內高壓症」,經服藥後症狀才改善,醫師提醒若腦壓過高恐影響視力,並提醒注意頭痛6大警訊,有可能是罹患腦膜炎、腦瘤、腦中風、腦壓過高、過低,千萬不可大意。

台中一名于小姐近來因頭痛就醫,醫師抽取脊髓液檢查,才發現腦壓是正常值兩倍,罹患「原發性顱內高壓症」。(記者陳建志翻攝)

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孔勝琳表示,這名于小姐日前就診時表示,近1個月來經常頭痛,不但上廁所用力、從椅子站起來、低頭撿東西都會莫名抽痛,晚上睡覺甚至痛到醒來,先替她安排斷層掃描檢查,排除腦部腫瘤與腦出血的疑慮後,替她抽取脊髓液並測量壓力,雖排除感染和發炎,卻發現腦壓高達349毫米水柱,超過正常值的2倍,確診為「原發性顱內高壓症」,經服藥治療情況才明顯改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孔勝琳醫師表示,原發性顱內高壓症並不常見,好發於20到40歲年輕肥胖女性,臨床發現也和過量補充維他命A、服用特定抗生素或調經使用女性賀爾蒙等因素有關,若未積極治療,除頭痛外更會影響眼睛,造成視神經萎縮,出現畏光、視力減退等情形。

 孔勝琳醫師因此提醒,頭痛通常有6大警訊:第1是首次出現頭痛,或以前有頭痛,但這次頭痛的特徵與以往不同;第2是急性、突發性的頭痛,或頭痛一天比一天嚴重;第3是伴隨發燒及頸部僵硬或意識不清的頭痛;第4是頭痛伴隨意識不清、語言障礙、手腳麻木或無力、癲癇等;第5是頭痛會被姿勢改變所引發,如痛到躺不住想坐起來,或頭痛到坐不住想躺下;第6是年齡大於50歲後才開始產生的頭痛,因此6大警訊可能是腦膜炎、腦瘤、腦中風、腦壓過高或過低等高危險性病症,千萬要儘快就醫檢查確認病因。

36歲于小姐最近一個月以來經常頭痛,每當她上廁所一用力,或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低頭撿東西時,頭都會莫名抽痛,甚至睡覺睡到半夜還會被頭痛痛醒。飽受頭痛之苦的她,6月底在友人介紹下來到長安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經孔勝琳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為原發性顱內高壓症(原發性高腦壓頭痛),一般好發於20~40歲年輕女生且體型肥胖者,患者必須接受治療積極控制腦壓,以避免視神經萎縮造成視力惡化。

孔勝琳醫師指出,頭痛學和一般醫學較不同之處在於,頭痛的病程愈久,愈安全,反而是最近新發生的頭痛要特別小心。高危險性的頭痛通常有六大警訊:1.第一次頭痛,或以前有頭痛過,但這次頭痛的特徵與以往不同;2.急性、突發性的頭痛,或頭痛一天比一天嚴重;3.伴隨發燒及頸部僵硬或意識不清的頭痛;4.頭痛伴隨神經學症狀,如意識不清、語言障礙、手腳麻木或無力、癲癇等;5.頭痛會被姿勢改變所引發,如頭痛到躺不住一直想坐起來,或頭痛到坐不住一直想躺下;6.年齡大於50歲後才開始產生的頭痛,以上皆有可能是腦膜炎、腦瘤、腦中風、腦壓過高/過低等高危險性病症的徵兆,必需非常小心注意。

日前于小姐前來就診時,孔勝琳醫師發現她的頭痛症狀,即包含高危險性頭痛六大警訊裡的第1種(頭痛的特徵與以往不同),以及第5種(頭痛會被姿勢改變所引發),疑似有顱內壓上升的現象,此種現象常代表著有腦膜炎、腦瘤或腦中風的可能性,因此馬上為她安排腦部斷層掃瞄檢查。在排除掉腦部長腫瘤與腦出血的疑慮後,孔醫師緊接著立即在急診室為她抽取脊髓液並測量壓力,進一步檢查腦部是否有壓力過高、發炎或感染的現象。結果顯示于小姐腦壓高達349毫米水柱,高於正常值二倍之多,但所幸脊髓液經檢驗並無發炎及感染現象,因此將于小姐的頭痛診斷為原發性顱內高壓症(原發性高腦壓頭痛)。

孔醫師說,原發性顱內高壓症並不常見,多好發於20~40歲年輕女生,且大多數體型略為肥胖,此外也和過量補充維他命A、服用特定抗生素、或調經使用女性賀爾蒙等因素有關。雖然它是一種良性的病症,但顱內壓過高沒有被積極控制時,除了造成頭痛影響生活品質之外,更會產生併發症影響眼睛,造成視神經萎縮,出現畏光、視力減退等情形。所以這類患者最重要是透過藥物治療及控制體重,積極將顱內壓控制下來,並定期至眼科追蹤,以免發生眼部病變。同時,孔醫師也呼籲民眾如出現上述高危險性頭痛的六大警訊時,千萬不可以只吃止痛藥緩解頭痛症狀,一定要趕快至神經內科就診,確實找出病因,以免延誤病情造成身體更大的傷害。

腦壓如何檢查?

【適當懷疑是否腦部構造異常,盡早檢查】 而有些人也會遇到頭就是很痛,但檢查就是正常的,遇到這種情況醫師建議可以做較準確的「腰椎穿刺」檢查,正常數值會是在80~180單位之間,超過,就要小心可能腦壓過高。

腦壓過高會有什麼症狀?

腦壓增高,可能頭痛、眩暈、不安等症狀,此時若未及時治療,則可能持續性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血壓上昇甚至抽搐、瞳孔變大及昏迷等。 腦壓增高不立即致命,處理不須太快。

腦壓高是什麼原因?

造成腦壓上升原因: 1.外力引起的頭部創傷:如車禍、運動傷害或行人受到高空墜落物擊中頭部等,會導致腦震盪、 腦挫傷、腦出血等。 2.疾病:如腦瘤、腦膿瘍、腦炎、腦膜炎、中風、腦部開刀後。 3.其他:當咳嗽、用力解便、平躺、頭部擺位不當影響腦部血流循環,環境刺激,如光線太亮、 吵雜等因素,均可能誘發腦壓上升。

要如何降腦壓?

一、減少腦壓的方法:.
抬高床頭30度。.
側臥時應維持頸部的平直,避免頸靜脈因脖子或頸部轉動受壓迫而影響腦部血液回流。.
維持體溫37.5度C以下。.
急性期多臥床休息.
如果因翻身或拍背需搖低床頭時,時間不宜過久,盡量採集中護理。.
維持病室安靜,讓患者保持情緒的平穩。.